三、作战效益与军事欺骗

如前所述,弱军要战胜强军,只能智胜,不能硬拼。而智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各种方式迷惑、欺骗敌人,使之在指挥决策和作战行动上犯错误。然而,这决不是说,军事欺骗只是弱者的专利。虽然强者对军事欺骗的依赖性不象弱者那么大,但这丝毫也不妨碍强者对军事欺骗的追逐和利用。这里有一个共同的动机在起作用,即:企求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如同商品生产中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反映了经济效益一样,作战中所付出的代价与获得的利益的比值反映了作战效益的高低。追求作战效益的动机使强者和弱者一样钟情于军事欺骗。因为他们知道巧妙地实施军事欺骗使对方上当受骗,会使胜利来得更容易,付出的代价更小。

任何一个明智的国家元首在定下战争决心时都不会不考虑这样一些问题:是否还有除战争以外的解决矛盾冲突的其他手段;能不能打赢;预期取得的胜利与可能付出的代价相比较,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倘若得失相当, 或得不偿失,就应该放弃战争。当然,历史上也有一些昏君发动过一些“错误的战争”。这些战争都因得不偿失受到了历史的惩罚。这是战争层次上的效益决定论。具体到一个战局,一次战役战斗,也要对得失进行权衡。当然, 所得和所失不能只看兵员的伤亡和武器装备及其他作战物资的消耗,而要联系全局来全面考虑。比如,以伤亡 500 人的代价夺取一个只有 200 名守军的孤岛,孤立地看似乎得不偿失、意义不大,但是如果这个小岛可以作为登陆作战的前进机场和补给基地,付出这 500 人的代价就是值得的。这是战役战斗层次上的效益决定论。它告诉我们,追求作战效益的动机比追求胜利的动机,对作战行动的支配作用更强。不惜一切代价地追求胜利,同只管生产而不计成本一样,是不明智的,弄不好还会产生负效益。两伊战争打了八年, 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财政入不敷出,实力地位大大下降。所以,外电评论,“两伊战争没有胜利者”。

由于成功地运用军事欺骗总是能够显著地提高作战效益,所以,强军并不因其强而轻视军事欺骗的作用。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法西斯德国对波兰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对波兰的进攻是以强凌弱,完全可以以力胜之。但是,德国为了速战速胜,并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在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玩弄了一系列欺骗手法,大放和平烟幕,极力麻痹波兰,在一片和平气氛的掩盖下,秘密地完成了战争准备,突然向波兰发起进攻,很快便突入波兰腹地。波军在突然进攻面前仓促应战,损伤惨重,溃不成军,而德军只付出很小的代价。1945 年,苏军对日本关东军的进攻也是以强击弱。但苏军并未因其强而打堂堂之阵,而是采取了大量的战役伪装措施,巧妙地掩盖其战

役企图,使关东军对其发起进攻的时间和主突方向作出了错误的判断。结果, 苏军打了一场“真正的闪击战”。如果打堂堂之阵,苏军也能打胜,因为当时日本败局已定,但损失将会大得多。J973 年 10 月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战前采取了大量伪装欺骗措施,麻痹了以军,使以军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粹不及防,埃军原计划强渡运河可能要伤亡 2.5—3 万人,实际仅死亡 208 人。军事欺骗对提高作战效益的作用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