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欺骗
战略欺骗是为顺利达成战略企图而实施的欺骗。
战略概念产生于战争实践,并长期使用于军事领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它还是一个单独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仅限于军事一战争范畴。后来, 渐渐发展成为一个类概念。战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内涵扩展到对国家全局及各个重大领域的筹划与指导;外延扩展到各种战略:总体战略、国家战略、经济与社会发展战备、外交战略、国防战略、军事战略、战区战略、军种战略等等。战略欺骗所使用的战略概念仍是传统的、狭义的战略——军事战略。
军事战略的定义众说纷坛。约米尼认为,战略是“在战场上指挥大军的艺术”。克劳塞维茨给战略下的定义是:“战略就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利德尔·哈特认为,“战略是一种分配和运用军事手段以求达到政治目的的艺术。”美参谋长联席会议统一的军事战略定义是:“军事战略是运用一国武装力量,通过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达成国家政策的各项目标的一门艺术和科学”。美军所说的军事战略只包括武装力量的使用, 不包括发展,实际上等于作战战略。但是它把不属于战略的战役战术也包括
进去了,没有充分体现战略的全局性。相比之下,我国关于战略的定义突出了战略的全局性:“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按照这一定义,我们可以说:战略欺骗就是直接为战争全局服务,并且能对战争进程和结局产生显著影响的军事欺骗。
战略欺骗的特点是:①欺骗涉及面广,包括大量人员和组织。②欺骗持续时间长,可达数日数月之久,有的长达数年。比如,希特勒对苏联的战略欺骗就持续了两年之久。③欺骗利害关系大,对战争或战局的进程和结局有重要影响。④欺骗手段综合性强,往往需要政治、外交欺骗的配合。⑤欺骗的指挥级别高,通常由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实施指挥,有时,其决定权掌握在国家首脑手中,只有国家元首才能决定是否进行欺骗。而且,国家首脑常常扮演战略欺骗的角色。
战略欺骗通常在以下几个方面欺骗作战对象:①散布和平论调,伪装友善姿态,隐蔽战争准备,使对方看不到战争迫在盾睫,从而处于不备状态;
②当对方预见到将有进攻发生时,使其在进攻时间和性质方面得出错误的结论;③当对方对进攻时间有正确预见时,则在作战地点和主要打击方向方面欺骗敌人。
战略欺骗是达成战争突然性的重要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对波兰、法国、苏联等国的进攻是突然袭击的典型战例。发动上述战争前,德军均进行了战略欺骗。战后发生的局部战争也大都进行了战略欺骗,并达成了突然性。如 1973 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1979 年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1982 年美国对利比亚的突袭,等等,都比较典型。美国学者罗纳德·舍温和巴顿·惠利利用统计学方法,对 1914 年至 1973 年间 93 例战略性交战的资料进行了分析。他们首先为战略性交战的级别确定了三条标准:①一场战争的首次打击:
②新开辟一条战线或一个战区的作战行动;③在已经停故的战线上重新发起进攻或攻势。只要具备其中一条,就可以列入“战略级”。统计结果是:93 场战略性交战中,有 76 场进行了欺骗(占 82%)。可见,战略欺骗的运用十分普遍。战略欺骗的效果怎样呢,统计结果显示,进行了战略欺骗的 76
场战略性交战全部达成了突然性,而在未进行欺骗的 17 场战略性交战中,只有 11 场达成了突然性(占 65%)。可见,战略欺骗与突然性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他们紧接着分析突然性与胜利的关系,结果发现,在达成突然性的战略性交战中,取得胜利的概率为 93%。这说明,突然性对交战结局具有重要作用。战略欺骗之所以能对战局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也就在于它有助于达成军事行动的突然性。
战略欺骗的对象往往不限于交战国,而是面对整个国际社会。作战对象的盟国、中立国,甚至欺骗者的友好国家都在欺骗之列。在国际交往日益增多、间谍战空前活跃的情况下,保守战争秘密是非常困难的。把战争秘密透露给第三国,也就不难传入交战国。这从反面启示人们,可以把中立国作为战略欺骗的伙伴。假装无意把假的战略情况透露给中立国,交战国的情报人员就能比较容易地从中立国获取这些情报。有些国家貌似中立,实际上暗中与交战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国家会主动把欺骗信息传递给交战国,从而不自觉地成为欺骗者的助手。
此外,战略欺骗对欺骗手段有着更大的容量。有些手段,如,谈判、出访、签约、新闻媒介、间谍等,一般不能用于战役欺骗和战术欺骗,但对战略欺骗完全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