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欺骗策略的随机性

——骗敌有法,但无定法,能因时、因地、因势、因敌而变化者谓之神。

一切正确地反映了军事欺骗规律的欺骗方法是适用于古今中外、通用于敌对双方的。兵家权谋,三十六计,诡道十二法,这些谋略智慧的结晶,对谁都是敞开的,并不格外钟情于哪一方。有的国家甚至公开出版自己的伪装教材和欺骗条令。欺骗方法本身并不神秘,关键是能否因时、因地、因势、因敌灵活运用。孙膑以减灶计示弱,是因为他要诱敌来追,伏击敌人。虞诩以增灶计示强,是因为他要拒敌追击,摆脱敌人。两种策略遇然不同,但都达到了目的。三国有诸葛亮“草船借箭”,唐朝有张逊“草人借箭”,南宋有毕再遇“张伞借箭”,目的都是骗箭,但使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就战争中的虚实运用来讲,不过是实而虚之、虚而实之、虚而虚之、实而实之、先实后虚、先虚后实这六种。但这六种策略具体运用起来却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比如,实而实之是一种“以真隐真”的策略,其要旨是以巧妙的方法有意暴露自己的作战意图和情况,使敌按照“一骰的欺诈是以假隐真”的思路对我进行判断,从而形成错觉,上当受骗,事物就是这样奇怪,越是直言不讳地粑真情告诉敌人,敌人越是不信,反而把它看成是一种欺诈。因此,使用这种策略常能达成“公开的欺骗”。在 1805 年的奥斯特利茨战役中,法军经过一系列的谋划形成决战态势后,拿破仑派人在阵地上大声宣读他发布的进攻联军的命令。在两军对阵的战场上,谁会相信那高声宣读的命令是真的呢?然而正是这大胆泄漏“天机”的举动,有效地掩盖了“天机”,使联军错误地判断了法军进攻部署和企图,迅速从已占据的高地撤出,结果正中拿破仑的下怀,联军被打得大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某师向三所里实施战役穿插,部队一夜疾进 115 华里,夭亮时,离三所里还有 30 华里, 为了对付敌机的空中威胁,师首长命令全师去掉所有伪装,沿公路成纵队跑步前进。凡十架敌机在他们上空活动,居然把这支志愿军穿插部队误认为是从德川撤退下来的李伪军,并通知三所里守敌,准备了米饭、咸鱼、开水等, 等待犒军。就这样,该师在敌机护送下,及时赶到了三所里,先敌一步占领了有利地形,堵住了敌人的退路,为志愿军取得这次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以上两例都是成功地运用“实而实之”策略的范例。公开的欺骗策略使用起来仍然每每奏效,其原因就在于按照当时当地的情境灵活运用。诸葛亮智算华容道,刘伯承七亘村设伏,都是按兵法中“实而实之”的计谋来安排的,但妙处各有不同。诸葛亮妙在针对曹操深知兵法、多思善断的特点, 算敌之算,因敌而用谋;刘伯承妙在摸透了日军的心理和用兵规律。由于日军熟悉中国古代兵法,懂得“兵不遵常”的道理,断定我军不会也不敢在此再度设伏,而且日军有一股牛劲,往往是撞了南墙都不回头,加之前方需要军械子弹和粮食被服急如星火,七亘村又是必经之路,所以重叠设伏大获全胜。倘若伏击的不是骄傲轻敌的日军,而是力薄心虚的伪军,或者还有其他路线可以迂回,重叠设伏的策略就可能失败。这些实例告诉我们,军事欺骗并非哪一家的专利,准都可以使用,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能不能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同样一种策略,用在此成功,用在彼失败, 问题不在于策略本身,而在于使用者没有因情因势活用。战争中,从来就没有包打胜仗的锦囊妙计,军事欺骗更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一切依时间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谁能灵活运用,谁就能取得成功。指挥员欺骗艺术之高下,往往在此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