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过侦察获取情报

情报和侦察是密不可分的。侦察是手段,获取情报是目的。情报就是对侦察得来的敌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判断得出的成果。

侦察是获取敌情的基本途径,尤其是战役战术欺骗所需情报的获取,主要依靠战场侦察。以侦察手段获取情报的方法,大致可分为秘密获取、强行获取、欺骗获取三种类型。

秘密获取。以秘密方法获取情报的好处是受敌情威胁小,便于隐蔽企图。由于敌人的秘密是在不知不觉中被获取的,所以,敌人不会因此而改变决心、变更部署、更改行动时间,将情报置于无用之地,这无疑延长了情报的使用寿命。所以,秘密获取是获取情报的主要方法。秘密获取主要是通过看、听、问、测实现的。

  1. 看——肉眼观察,借助技术器材观察以及照相侦察。观察是对敌情、地形、水域、天气实施侦察的方法。通常由指挥所、观察所、观察哨和观察员,配属一定的观察器材和通信工具,遂行观察任务。观察既可在昼间利用目力进行,也可借助照明器材和夜视器材在夜间和能见度不良的条件下进行。用观察法获取情报,应注意选择隐蔽而便于观察的地点,采取正确的观察方法,并防止被敌人的隐形伪装和示形佯动所欺骗。在配置观察配系时,应注意前后交叉配置,力求互相弥补,不留空隙。对于观察不到的死角,

    要选定特殊标记,控制其接近路,严密监视。观察并不是简单地看,而是伴随着分析和联想。只有这样进行观察才能见微知著,透过伪装,明察真情。

观察具有组织简便,获取情报直接、可靠等优点。特别是夜视器材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的观察能力。夜视器材近几十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新一代微光夜视仪观察距离已达数千米,其体积、重量、功耗、可靠性和图象清晰度都达到了新的水平。70 年代以后,各国竞相发展热成像侦察器材。它不依靠任何光源,而是利用目标本身的热辐射发现目标,具有工作隐蔽,受夜暗和天候条件影响小等优点。美国 1975 年装备的手持式热成像仪,重 4.9 公斤,

对人的探测距离为 400 米,能发现 80 米以内隐蔽在疏林中的行人。英国生产的手持热像仪,对人的发现距离为 2.1 公里,识别距离为 1.2—1·4 公里。目前,一些国家已广泛装备这种观察器材。新的观察器材为获取情报提供了重要手段。但观察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易受地形地物及能见度和伪装的影响,观察距离受限,死角多,不易全面掌握战场情况,等等。因此,观察必须与其他侦察手段相结合,以印证观察所获取情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照相侦察和录相侦察也属于“看”的范畴。照相侦察,把拍摄的目标直接展现在画面上,能够获取详细准确的情报资料,既是空中侦察的主要方法, 也广泛运用于地面侦察。照相侦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空中照相,发展很快。航空照片成为组织大规模战役行动的重要情报资料。高级司令部大都编配了擅长航空照片判读的参谋人员。航天照相是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它的出现,给整个侦察技术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目前,世界上的照相侦察卫星约占军用卫星总数的 60%。海湾战争期间,美国使用了 7 颗照相侦察卫星,其中,KH—12 是第 6 代照相侦察卫星,分辨率为0,1—0.3 米。按照部署密度,平均每隔 15—20 分钟,便有一颗卫星通过战区上空。

录相侦察的历史很短。其优点是形象直观,真实可靠,时效性强。但技术要求高,只能在昼间能见度较好的条件下进行,易受夜暗或不良天候及地形条件的限制。80 年代发生的一些局部战争中,录相侦察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侦察分队派出的录相小组录制的资料,为作战决策机关研究敌情和地形, 提供了生动、可靠的依据,倍受青睐。可以预见,随着有关技术难题的解决, 录相侦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 听——战场潜听、有线窃听与无线侦听。战场潜听是根据声音的内容和特征发现敌情的侦察活动,可直接用耳力或借助就便器材进行。潜听一般在与敌直接接触和夜暗及能见度不良的条件下进行。潜听位置通常选择在敌方指挥所、前沿阵地和敌经常活动的区域附近,通过听辨敌人的交谈和人员车辆运动的声响发现并获取情报。潜听者须有极好的听力,并能根据声音的征候判明敌人行动的性质。若要潜听敌人谈话,还须懂得敌人的语言。

有线窃听恃指借助技术器材偷听敌人的有线通话。由于插入窃听会分散电话线路的电流,所以容易被发现。为解决分流问题,人们研制出一种高阻抗输入电路,能把电话信号的分流减小到最低限度,使敌人难以察觉。还有一种不与电话线路连接的窃听——感应窃听。感应窃听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为了增大窃听者的安全系数,人们在感应窃听器里装上了无线电发射机。这样,电话线里的电流信号就可以通过无线电发射回来。窃听人员在自己的阵地上,就能安全地监听或录下敌人的通话内容。

无线侦听即通过载获和破译敌无线电通信获取情报。无线侦听具有其他侦察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它能“看到”空中侦察所看不到的东西;它比间谍更可靠;它能提供国家战略层次的情报,也能为战役战术提供宝贵的情报。正因为如此,无线侦听侦察手段从诞生以来,几十年经久不衰。

  1. 问——审问和询问。审问俘虏是获取有关敌情、地形以及其他情报的重要方法。通过审俘,可以获取敌人的兵力、番号、部署、火力配系、工事构筑、障碍物设置、指挥组织等方面的情报。重要的俘虏可以供出密级很高的情报。我军在战争年代,很重视从俘虏中获取情报。对俘虏审问一般采取个别审问的方法。主审人员必须熟悉当面情况,讲究斗争艺术,并注意从其口供中发现漏洞,及时揭露伪供,善于发现线索,利用破绽,顺藤摸瓜,

    各个击破。要警惕俘虏隐瞒身份,伪造供词。对供词要多方查证,注意鉴别, 防止受骗。

询问的主要对象是居民和投诚者。战区居民提供情报有许多优势。其一, 战区居民当地生,当地长,对当地的地形、天候、水文及社会情况熟悉,提供情报相对准确。其二,战区居民分布广泛,耳目众多,可以从不同方向和

角度提供情报,便于互相印证。其三,战区居民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职业, 利用合法身份,即可有效地隐蔽企图,巧妙地侦察敌情。正是由于上述原因, 各国军队都强调从居民中获取情报。然而,只有正义之师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才能依靠人民群众,形成严密的情报网络,置敌于众多耳目的监视之下,并使敌人变成“聋子”和“瞎子”。我军侦察工作在依靠人民群众方面具有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为我军侦察敌情, 传递情报,成为我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有的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为我军通风报信,为胜利作出贡献。

  1. 测——无线电探测、雷达探测和遥感探恻。无线电探测是无线电技术侦察的内容之一。无线电探测与侦听不同。侦听的核心是破译对方的密码,

    而探测则不需要。它不必了解对方电子信号的内容,而是通过测向和定位, 判断对方的作战部署和行动方向。对无线探测技术的要求是,要能够在宽阔的频率内,以很高的灵敏度和分辨能力,在短时间内搜索和标定信号,并能迅速地对其性质进行分析和识别处理。现代战争中,电磁环境空前复杂,需要收集和处理的信号的数量和密度越来越大,对无线探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雷达探测,即利用物体反射电磁波的特性,发现并测定地面、水面和空中目标的距离、方位和速度。雷达具有反应灵敏,搜集目标范围广,探测距离远等特点,是一种全天候侦察手段。但易被发现、干扰和摧毁,且有一定的盲区。使用时,须根据雷达性能,合理配置,力求减小或消灭盲区。并构筑坚固的防卫工事,采取各种抗干扰措施,严格掌握开机时间,防止被敌发现、干扰和摧毁。

遥控战场传感器是 60 年代出现的一种辅助战术侦察器材。通常由人工埋设到交通线上或敌人可能进入的地段,或用飞机空投、火炮发射。它能感受人或车辆运动时的震动、噪声和战斗车辆、兵器发出的热辐射,发出相应的信号,通过导线或无线电进入数据处理中心,经过处理,获取情报。传感器受地形限制小,可对敌后大纵深地区实施侦察和监视,工作隐蔽,使用方便, 所获情报时效性强。但易受干扰和被敌发现。目前,战场传感器有了很大发展。比较有代替性的是美国 1984 年装备的“伦巴斯”遥控传感侦察系统。该

系统探测距离,对车辆 500 米,对人员 50 米,地区中继距离为 60—100 公里,

可连续工作 90 天,并可自动识别目标性质,具有较好的抗电子干扰能力。传感器探测将成为军队战场侦察的重要手段。

强力获取。强力获取情报是武装侦察分队集中兵力、火力,对敌某一局部实施强有力的突然打击,强行获取情报的一种方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袭击捕俘,二是伏击捕俘。

袭击捕俘,就是隐蔽接近预定目标,以奇袭手段捕捉俘虏。袭击捕俘的战斗方式,一是偷袭,二是强袭。偷袭,即隐蔽接近目标,采取突然行动, 捕捉俘虏。对临时驻止或宿营之敌,易于达成偷袭。对于野战阵地防御之敌, 若警惕性不高,障碍不严,或地形有利,也可达成偷袭。由于偷袭能够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所以,应作为袭击捕俘的主要方式。强袭,即以坚决的战斗行动打击敌人,强行捕俘。强袭通常是在敌防御配系严密,警惕性甚高,或偷袭过程中被敌发觉等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行动。袭击捕俘前,应首先摸清袭击目标的情况,认真察看地形、敌情,制定完备的协同方案和应急措施,进行认真、周到、细致的准备。行动方案要力争偷袭,准备强袭。

动作要迅猛果断,打敌措手不及,乘敌混乱之际,捕捉俘虏,迅速撤离。袭击捕俘以获取情报为目的,切忌恋战,因小失大。

伏击捕俘,就是预先隐蔽在敌人必经之地,待敌人经过时,以突然的行动捕捉俘虏。伏击的对象,主要是突出孤立、远离主力、不便支援的徒步运动之敌,或单个战斗车辆。伏击方式分为待伏和诱伏两种。待伏,即将兵力预先埋伏好,隐蔽待机,待伏击目标通过时,将其捕获。诱伏,就是按待伏方法把兵力配置好以后,再以各种欺骗手段,把伏击目标诱至伏击地点加以捕获。不论待伏还是诱伏,都应正确把握进入阵地的时机,减少暴露的机会。由于伏击捕伏预有准备,地形有利,敌在明处,我在暗处,我是突然袭击, 先发制人,敌是仓促应付,被动挨打,所以,成功的把握较大,是获取战术情报的一种重要方法。

欺骗获取。以欺骗手段获取情报的方法主要是:战斗侦察、火力侦察和化装侦察三种。

战斗侦察是以进攻或佯攻行动进行的侦察。目的是进一步查明敌人的阵地虚实、兵力部署、火力配系、工事构筑、障碍设置等情况。战斗侦察既可以在作战地域进行,也可在敌后进行。进攻战斗准备时的战斗侦察,主要是诱敌暴露兵力部署、火力配系,查明敌军防御部署的变化情况。防御作战有时也实施战斗侦察,其目的是查明敌发起进攻的方式,主要进攻方向和兵力等情况。战斗侦察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敌前沿或浅近纵深的敌情,情报的时效性较强。但运用人员、武器多,器材消耗量大,易暴露作战企图,须慎重使用。进行战斗侦察时,应正确选择时机,明确规定使用的兵力、火器、行动方向和任务。做到周密组织,突然实施。在实施中,采取各种欺骗手段, 渲染进攻气氛,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迫敌作出反应,借机查明情况。攻击行动要有明确限度,以保证诱敌暴露为宜。侦察分队应指派专人,选择良好观察地点,边观察,边标绘,边记录。侦察完毕后,迅速将结果整理上报。

火力侦察的目的是迫敌、诱敌还击,以发现其兵力部署、火力配系、目标的性质、位置、数量等情况。进行火力侦察时,火器应事先秘密占领临时发射阵地,做好射击准备。火力袭击要突然、猛烈,出敌不意,使敌产生错觉,逼敌暴露明暗火力和兵力部署。为提高侦察效益,在实施过程中应贯彻边打边查、以查为主的原则,组织严密的观察和记录。达成预期目的即主动撤离,切忌恋战,遭敌火力报复。

化装侦察是以欺骗手段获取情报的重要方法。其特点是隐蔽真实身份, 取得某一空间的行动自由,创造机会接近被查目标,以利获取情报。我军在历次国内战争中,十分重视化装侦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同国外敌人的作战中,也不乏化装侦察的成功战例。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侦察排长杨育才冒充美军顾问,在翻译的配合下,率领侦察分队趁夜暗闯过三道哨卡, 打掉敌白虎团团部,顺利完成任务。在 1962 年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中,

某团侦察排 20 人身着印军服装,深入听布、鲁克塘地区侦察活动三天,顺利地查明了沿途道路、河流、桥梁情况,为部队穿插创造了有利条件。

化装侦察成功的关键是装得象。为此,应把握三点。一是遵循既要有利隐蔽、又要方便侦察的原则,正确地选择化装身份,使侦察人员以化装身份出现在特定场合和时间时,不致引起敌人的怀疑。二是认真研究活动地区的敌情、民情等情况,熟记预定侦察地区的地形、道路、居民地的名称及其相

互关系,并了解当地的风俗、方言、衣着打扮及职业情况,并据此进行周密准备。三是胆大心细,见机行事,同敌斗智斗勇,机智果断地处置情况,出敌不意地获取情报。实践证明,化装侦察多数失败于装得不象。装得不象, 不仅搞不到情报,而且会弄巧成拙,自我暴露。60 年代初,蒋军在东南沿海多次组织小股匪特登陆,化装成人民解放军,刺探情报。有的冒充大尉军官, 却在肩章上装了五颗星(大尉四颗星),手上还带着金戒指。当即被群众识破。还有的遇到岗哨盘查时回答:“我是去抓逃兵的,长官别误会!”群众一眼就看出根本不是人民解放军官兵,于是将其俘获。所谓装得象,就是要使服装、言语、举止、作风乃至随身携带的装具、使用的证件、货币,都要与装扮的身份相适应。当然,任务不同,可不作同样的要求。如果化装的目的仅仅是接近敌人,只要在服装和装具等大的方面象就行了,其他方面不必强求。若是打入敌人内部窃取情报,就要在各个方面与装扮的角色维妙维肖。

以上是为军事欺骗提供情报保障的基本途径及方法。这些途径和方法各有特点、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为战略欺骗提供情报保障,有的侧重为战役欺骗提供情报保障,有的只限于战术范围使用,主要为战术欺骗提供所需情报。无论哪个层次的指挥员,在实施军事欺骗前或实施过程中,都应精心组织情报工作,及时获取定下欺骗决心、制定欺骗计划和实施欺骗行动指挥所需要的情报。只有及时获取准确而充分的情报,才能增强军事欺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重视情报工作的指挥员,不仅不能有效地欺骗敌人,而且每每被敌人欺骗。永远谨记:情报工作是军事欺骗的生命。主要参考书目

《兵不厌诈》〔英〕安东尼·布郎著新华出版社

《兵家权谋》李炳彦著解放军出版社

《军事谋略学》李炳彦孙 兢著 解放军出版社

《军事谋略学》陈维仁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

《现代谋略训练基础》石庆明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

《战与谋》陈尤龙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

《战争趣事》吴安怀刘彦张志杰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

《谋略制敌的故事》刘思起编著军事科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将帅用兵故事》胡兴茂 郑京编著解放军出版社

《中国古代用间百例》宋培英编译军事科学出版社

《现代战争中的突然袭击战例》洪科编人民出版社

《百战奇观》马忠方高峰编著山东友谊书社

《兵经释评》李炳彦崔夺臣解放军出版社

《孙子兵法浅说》吴如嵩战士出版社

《百战奇法浅说》张文才解放军出版社

《通俗战役学》郭其侨 周航 姜普敏编著解放军出版社

《战术学概论》齐正钧主编解放军出版社

《第四种战争》杨旭华郝玉庆编著国防大学出版社

《兵不血刃的战争》马忠温金权等编著军事科学出版社

《作战与心理》陈继安王继平主编科学普及出版社

《奇妙的伪装》卓衍荣吴斌顺战士出版社

《电子侦察与电子干扰》刘景贵战士出版社

《国防千里眼——雷达》王士俊战士出版社《苏美间谍战》庄汉隆解放

军出版社

《斗智》〔美〕拉·法拉戈著群众出版社

《情报·间谍·保密》张殿清宁夏人民出版社

《防间保密与国家安全》喻中桂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

《说三国话权谋》李炳彦孙兢解放军出版社

《纵横捭阖》李炳彦孙兢编著解放军出版社

《战略欺骗》徐晓军扈新生译军事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