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近代教育

1926 年,曾昭抡回国后,先在广州兵工试验厂当技师,因决心献身于教育和科学事业,1927 年转到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后又兼化工系主任。1931 年后,曾昭伦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他在中央大学,特别是到北京大学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首先,加强实验室建设。他认为,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必备的条件。在他主持下,北京大学化学系扩建了 4 个实验室,进行了设备改装和增补,购置了许多新的实验仪器和化学药品,使实验室成为师生从事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

**曾昭抡重视图书资料工作。**他为北大化学系图书室订购了许多美国、 英国、德国等国的图书、期刊,亲自选定书刊目录,千方百计补齐缺刊,保证师生能接触到学术领域的各个方面及其最新发展。

**重新编写教材。**曾昭抡强调教材要反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他亲自编写讲义,把一些最新动态和成果加进去、介绍给学生。他曾讲授过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合成、有机分析、炸药化学和化学工程等多门课程,由于他备课认真,又博学多闻,所以他的讲课很受学生欢迎。

**曾昭抡还为改革教学方法做了许多工作。**有时他在课堂上一边讲课, 一边做示范实验,或者讲完了所学的内容后,集中一段时间让学生去做实验。例如有机合成课要求学生用一定数量的原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0 个合成实

验;又如有机分析课要求学生对 10 个未知化合物和 5 个未知混合物进行分离、鉴定并写出报告。他这样重视实验的教学方法,在当时的中国尚属罕见。

曾昭抡对学生训练十分严格,他要求每个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接受科学研究的训练,一定要做毕业论文。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学生 1934 年开始做毕业论文,从此,我国各大学也相继实行毕业论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