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中国第一部世界化学通史
丁绪贤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认识到研究自然科学史,是提倡科学、改进教学的有力措施。因此他像中国化学家王璡、张子高等一样,早在 70 年前便致力于化学史研究。丁绪贤主要侧重研究世界化学通史,是中国开展世界化学史系统研究的第一位学者。1919 年,他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理化杂志》创刊号上发表《化学家普力司莱传》一文,对发现氧气做过杰出贡献的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J.Priestley),首先在中国作了全面介绍普里斯特利具有民主思想,因同情美国独立运动而受迫害,后迁居美国。丁绪贤撰写此文意在宣扬“五四”运动提出的科学、民主的革命主张。1919 年丁绪贤被北京大学总长蔡元培聘为该校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丁绪贤是主张在大学将科学史列为教学内容的少数有眼光的教育家之一。他高度评价科学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在北京大学讲授化学的同时,兼设化学史课程。在紧张教学及系务活动后,经常去图书馆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编写化学史讲义。
1919 年丁绪贤在《北京大学月刊》创刊号发表《有机化学史》长篇译作,
首次介绍有机化学这门 19 世纪兴起的新兴学科的发展史,创译许多化学史专有名词。在此后,他自编化学史教材,经过七八年的努力,几次修改文稿后, 于 1925 年由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题为《化学史通考》,列为《北京大学丛
书》第 11 种。这是丁绪贤主要代表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化学
史书籍。此书出版为国内开展世界化学史研究打下基础。直到 80 年代,这本
书是这方面唯一有参考价值的学术专著。全书共 7 编 24 章,约 40 万字。前
- 编为断代化学通史,第 7 编为特别化学史,包括实验化学及工业化学 2
章。此书按下列体例写成:①“年代和门类互为纲目”;②“插入名人传记于有特别关系之处”;③“以概论和批评助学者的思想和记忆,而以原文、表册和史料为根据或参考”。这与英国学派编著体例是一致的。内容全面,材料丰富,图文并茂,结构严谨,叙事生动,史论结合,确是一部有价值的著作。
《化学史通考》将化学史断代为:①上古时代(远古至公元 500 年);
②中古时代,下分点金(公元 300—1500 年)、制药(公元 1500—1700 年)
及燃素(公元 1700—1770 年)三个阶段;③近世时代,下分第(公元 1770
—1800)、第二(1800—1860 年)及第三(公元 1860—1900 年)三个阶段;
④最近时代(公元 1900—1920 年)。这种分期断代是正确的,符合化学自身
发展实际。丁绪贤于 1925 年谈研究化学史的意义时写道:“可见化学史的范围、性质和目的,是将全部化学合拢起来,算一个通盘筹算的帐目,也是将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的化学思想和观察的成功和失败、影响和趋势导出一种条理,订出一种沿革,证出一种因果,使大家可以比较,可以批评,可以推测,可以激发而兴起。观往知来,志在千秋,正是一般史诏我之事,难道化学史独能例外?所以化学史者是极活动的、极有趣的,而且是极有重要关系的。”这些话确实言之有理。丁绪贤认为学习化学史有下列益处:①打破狭窄专业局限,能统观化学全局、扩充视野;②养成观察问题的发展观点及正确历史观;③从根本上给人以训练,提供化学知识基础;④从前人成败中取得借鉴、观往知来。他对化学史重要性的认识颇有见地。因此在他影响下,国内一些高等院校也一度开设化学史课。《化学通史考》从而成为化学界教研及自学的参考文献。培育了不少对爱好化学史的学者,也受到国际上的关注。这是丁绪贤对科学事业做出的第一个独到贡献。
1927 年丁绪贤受聘为东北大学化学系教授,时该校由张学良任校长,与
丁绪贤共事者有另一位著名化学家庄长恭及史学大师王国维等,“九一八” 事变发生后,丁绪贤南下任安徽大学及东吴大学理学院院长,当时陈淑任苏州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全家遂迁往水城。鉴于《化学史通考》初版早已售罄, 许多人欲购无从,于是上海商务印书馆约以再版。清样排出后,值日军发动“一二八”事变,书馆遭劫,所有书稿同付劫灰,使再版难以实现。在此困难情况下,丁绪贤于 1934—1935 年在东吴大学任教之余再版增订,1936 年方由商务出版。第二版增补库珀(A.S.Couper)、迈尔(V.Meyer)、拜耳
(A.Bayer)及埃尔利希(P.Ehrlich)等人传记,加写电离学说最新发展、20 世纪最新元素及中子、电子的发现,以及原子结构理论等,将原来人物照
片由 40 幅增至 80 幅。这体现丁绪贤紧跟时代前进步伐的严谨治学精神。《化学史通考》第二版还增添主题索引及中外文人名对照表,使读者便于检索, 为中国科学史著作设索引开创先例。从该书中既可了解各历史阶段化学发展总的轮廓,更可知每人、每事细微末节,史料之富为一时之甲,他本拟于 1936 年再版后,复推出第三版,补写中国化学史及所授分析化学历史。但战时时局动荡,以致未能实现计划,他深以为憾。幸而此工作后由张子高、李乔苹、袁翰青及曹元宇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