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镏生
(1902—1983)
蔡镏生,物理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催化动力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光化学研究的先驱者。他善于将新的物理实验技术应用于化学科学研究之中,对我国实验物理化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创建和领导的吉林大学化学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化学人才,科研成果卓著,已跻身于全国综合性大学化学系的先进行列。
蔡镏生 1902 年 9 月 18 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一个贫寒家庭,青年时代
就热爱化学,胸怀“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的雄心壮志。 1920 年在泉州培元中学毕业后,免费就读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24 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在努力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他与吕兆清(我国制革工业的开拓者和实业家)为振兴民族工业,系统地开展了鞣皮方法的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制备皮粉,研究皮粉的物化性质和操作工艺。他们不顾校方的阻挠和要挟, 在北京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洋法”制革厂。
1929 年,蔡镏生赴美国留学,在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攻读光化学与化学反应动力学。他不仅刻苦地学习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还特别注意学习所需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术。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氰基紫外光聚合”和“气体通过熔融石英的扩散速度”。通过学习和科研实践,他纯熟地掌握了光学与光谱技术、真空技术以及精湛的吹制玻璃仪器的技术,这使他的两项研究工作很快地取得了满意的结果,1932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
蔡镏生 1932 年回国后,仍回燕京大学化学系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和教授。他在物理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不懈地拼搏,曾与本校物理系葛庭燧教授合作,研究了“鱼藤酮的紫外吸收光谱”和“鱼藤酮的光化学分解”, 还开展了有关溶液吸附规律的探索研究。在几年时间里,他在中国化学会志上连续发表了 10 余篇研究论文,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与好评。同时,他还创办了北京生生仪器厂,利用他研制的玻璃制造化学实验用的各种玻璃仪器,供国内一些高校和研究单位使用。
1937 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了侵华战争。在敌伪统治下的北平,物价飞涨, 民不聊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燕京大学被迫停办,当时蔡镏生已是颇有名气的化学教授,不管是日本人把持的学校,还是中国人主办的学校,当然都欢迎他任教。蔡镏生欣然接受北平私立中国大学何其巩校长的聘请,与张子高教授一起主持该校化学系的工作,不为日本侵略军效力。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其反动行径和贪污腐败的反动统治,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1947 年,北京的大学教授发表了“反饥饿、反迫害、支持学生运动宣言书”,蔡镏生在宣言书上签了名,同情与支持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表达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浩然正气。
1948 年春,蔡镏生应邀到美国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共同开发示踪原子技术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他同卡门(M.D.Kamen)教授合作,用 C14 研究了若干氰化物的反应动力学,发表了“氰化物和腈类(N≡)化合物的交换”、“氰化钠对β—羟基丙腈和β-羟基丙酸的作用”等研究论文。他们所做开创性的研究证明,示踪原子技术是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这一技术在今天仍被广泛采用。蔡镏生在科学研究中所表现出的渊博学识和高超的实验技能受到了美国学者的赞赏。1949 年学术访问结束时,美国圣路
易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拟聘请他担任教授,并给予优厚的报酬。此时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打来电报,请蔡镏生回国任教。在去留的抉择面前,蔡镏生毅然决定“回国去,培养中国自己的大学生”并于接到电报一周之内离美回国。蔡镏生回忆他抵达祖国口岸的情景:“当时我下船,而许多人正在上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蔡镏生以满腔热情投身于发展新中国教育事业
的行列,先是担任燕京大学化学系主任,1952 年到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化学系,长期担任系主任工作。他曾任第三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长春市民主促进会副主任委员,长春市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1982 年 5 月 4 日参加中国共产党。1983 年 10 月 24 日病逝于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