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促进鲁菜发展

秦汉时期,山东的经济空前繁荣,地主、富豪出则车马交错,居则琼台楼阁,过着“钟鸣鼎食,征歌选舞”的生活。

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第三年,他开始东巡各地郡县,于是他召集齐、鲁的儒生70多人来到泰山下,商议封禅的典礼,以表明自己当上皇帝是受命于天的。

儒生们的议论各不相同,有的难于施行。于是,秦始皇喝退所有儒生,借用原来秦国祭祀的礼来封泰山、禅梁父,进行刻石颂秦德。

据传说,秦始皇和他的文武大臣们刚登上泰山后,忽然狂风大作,倾盆暴雨顿时从天而降。这时幸亏有五颗松树为他挡住了风雨。待大雨过后,秦始皇便封这五颗松树为“五大夫松”,以称赞它们护驾有功。

这时候,秦始皇忽然感到饥饿难耐。忽然有一位仙女手捧一叠金黄色并薄如蝉翼的饼子送到他的面前。秦始皇惊喜地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仙女说道:“这是泰山碧霞元君送给皇帝的仙饼。”

秦始皇大喜,就命令手下人接过来,还亲自拿了一张饼吃了一口,他感到美味无比,接连称赞好吃。于是,秦始皇就封碧霞元君永驻泰山岳顶。他又留下数张饼下山后,送给了泰山脚下迎接他的老百姓。

老百姓就把这种金黄色的饼与小米和在一起进行再做,并取名叫泰山煎饼,从此以后这就成了泰安人的家常便饭了。后来人们经过不断改良,这里以煎饼为主料的小吃还有油煎饼、糖酥煎饼等。特别是煎饼卷大葱,更是妇孺皆知的大众普通食品了。

秦始皇到了泰山下,泰安县令立即命令手下人到深山密林中采来各种草药,让泰安的有名厨师们做了一个药膳宴席,有灵芝蒸鸡、灵芝蒸鸭、何首乌炖羊肉、四叶参蒸鸡、冰糖黄精汤、银杏猪肘、杏仁豆腐等,奉给秦始皇享用。秦始皇非常高兴,后来,他又多次到齐鲁巡视,并念念不忘这里的美食。

在当时的山东一带,曾经驻守了10万秦军。当时这里人烟稀少,缺粮短菜,将士们每日的伙食都很简单。但是,负责粮草及后勤保障的官员和随军伙夫等人虽然经过了多方努力,但是始终无法做出让将士们可口、满意的饭菜。

有一次,一位将军巡查周边的村庄,他从当地几家农户做饭的方法中得到启发,便回到驻地进行稍加改良,就形成了“一锅烩”的方法,成功地解决了10万将士的吃饭问题。

两汉时期,鲁菜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有大量的海味融入到齐鲁人们的饮馔中。汉武帝进兵山东半岛沿海时,当他吃到渔民腌制的鱼肠时,觉得特别的香,于是就赐名“鮧”。

此时山东的烹饪技艺已有相当水平,后来从沂南出土的庖厨画像石、诸城前凉台的庖厨画像石中,可以看出从原料选择、宰杀、洗涤、切割、烤炙、蒸煮、分工和操作的情景,表现了当时烹饪以及饮宴的全过程和场面。

后来,从山东诸城出土的汉代墓葬画像砖“庖厨图”和山东博物馆珍藏的汉代“厨夫俑”两件文物来看,当时胶东半岛一带的烹饪原料非常丰富,厨夫刀工精湛。

山东临沂白庄汉墓的庖厨图中显示有两间厨房:一间是炊事间,有两名厨师在烹饪;一间为储藏室,里面放置有鸡、鱼、猪等肉类食品。

汉代画像石庖厨图中的庖厨人员所从事的活动,包括屠宰、汲水、炊煮、劈柴、杵臼、洗涤、切菜等,这些厨者大多头戴巾帻,并按分工各司其事。

宴饮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汉代画像石可以看出,人们在宴饮时,常有一些娱乐活动助兴,当时流行的娱乐有投壶、猜拳、下棋、弹琴和歌舞等。

传说在汉代,山东福山有一女厨娘善于煎黄花鱼,一次因主人催得紧,鱼没有煎熟,主人叫她重做一条。女厨娘想另做一条时间过长,主人又要发火,情急之下,她将锅内添了些汤汁和调味品,将煎鱼放入锅内溻熟。在汤汁将要煮干时,厨娘盛出鱼端给主人,主人一吃绵软香嫩,于是大加赞赏,问是怎么做的。厨娘如实说出,主人连夸她聪明能干。

女厨娘把这道菜叫“锅溻黄鱼”,她不仅发明了这道名菜,同时还发明了“溻”这一烹调方法。

在汉代,中原地区与西域加强了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了西域的石榴、芝麻、葡萄、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莴笋、大葱、大蒜,从西域还传入了一些烹调方法,如炸油饼、芝麻烧饼等,这些新鲜的饮食以及制作方法对鲁菜的影响十分深远。

南北朝时的农学家贾思勰所撰《齐民要术》中有关烹调菜肴和制作食品的方法占有重要篇章,记载着当时黄河中下游特别是山东地区的北方菜肴食品达百种以上,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烹调技法、菜肴款式均趋完美。

当时使用的烹调方法已有蒸、煮、烤、酿、煎、炒、熬、烹、炸、腊、泥烤等,凋味品有盐、豉汁、醋、酱、酒、蜜、椒,且出现了烤乳猪、蜜煎烧鱼、炙肠等名菜。

贾思勰是山东青州人,他的记录应当是对当时齐鲁烹饪经验的总结与高度的概括。

在南北朝时,齐鲁民间食风朴素、文雅,凡年节宴客待友,皆设美馔佳肴。仅从民间面点小吃的发展情况就可窥其一斑。据载,原来汉桓帝延熹年间的160年,赵岐流落山东临淄,在市内卖饼,这是关于经营面点小吃的较早记载。

《齐民要术》一书,更是记录了丰富的小吃品种,其分类就有:饼法、羹臛、飨饭、素食、饧脯、粽子等,其中有最早记载的面条制法的“水引饼”,是“用秫稻米屑,水蜜溲之……手搦面,可长八寸许,屈令两头相就,膏油煮之”的“膏环”,有“用乳溲者,入口即碎,脆如凌雪”的“截饼”等。

这些用乳汁、枣汁、蜜水、油脂和制面团,还有夹羊肉馅、鹅鸭肉馅的小吃品种,制作技术已很有讲究。其他像杏仁粥、梅子酱、果脯、肉脯等,也已成为当时很普遍的小吃。

[旁注]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姓嬴名政,也称赵政。秦王朝的建立者。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统帅。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划时代的人物。他结束了当时四分五裂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

碧霞元君 就是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县令 在周代时称县正,春秋时称宰、尹、公等。秦汉时,县拥有万户以上者称“县令”,不满万户者称为“县长”。宋代时期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称“知县事”,简称知县。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汉武帝(公元前156~公元前87年)刘彻,幼名刘彘。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代第五位皇帝。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他凭借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赢得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画像砖 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是我国古代民间美术艺术的一枝奇葩,。迄今发现的数千块画像砖,不仅真实形象地记录和反映了战国晚期至宋元时期的社会变化,而且将这一民间美术艺术的发展历程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投壶 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汉民族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投壶礼来源于射礼。由于庭院不够宽阔,不足以张侯置鹄;或者由于宾客众多,不足以备弓比耦;或者有的宾客的确不会射箭,故而以投壶代替弯弓,以乐嘉宾,以习礼仪。

《齐民要术》 北魏时期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本书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我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

[阅读链接]

据传,秦始皇东巡,非常喜欢吃海鱼,但他爱吃鱼却不会吐刺,就因他被鱼刺卡着不知杀掉多少厨师。有一次路经福山,叫福山厨师烹制海鱼给他吃。福山厨师知道大祸临头,就将鱼放到案板上,用刀使劲拍打,嘴里嚷着:“就叫你送了我的命。”可拍打过后,发现鱼肉和鱼刺分离,于是将鱼肉制成丸子,放到锅里煮熟,送给秦始皇吃。

秦始皇吃着又鲜又嫩又无刺的鱼丸子,龙颜大悦,称福山厨师有技术。从此,氽“鱼丸子”这道菜便在胶东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