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粤菜快速发展

那是在我国的大唐时期,外商大多聚集在羊城,商船结队而至。当时广州地区的经济与内陆各地相比,发展较快,同时也带动了饮食发展,这为粤式饮食特别是粤菜的成长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和场所。到了南宋以后,粤菜的技艺和特点日趋成熟。

相传唐代的时候,白云山有座寺庙,寺庙后有一股清泉,那泉水甘甜,长流不息。寺庙有个小和尚,调皮又馋嘴,从小喜欢吃猪肉。出家后,他先打杂为和尚煮饭。

有一天,小和尚趁师父外出,偷偷到集市买了些最便宜的猪手,正准备下锅煮食。突然师父回来了,小和尚慌忙将猪手扔到寺庙后的清泉坑里。

过了几天,总算盼到师父又外出了,他赶紧到山泉将那些猪手捞上来,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猪手不但没有腐臭,反而变得更白净。

小和尚将猪手放在锅里,再添些糖和白醋一起煲。熟后拿来一尝,口感不肥不腻,又爽又甜,美味可口。小和尚又惊又喜。此后,他不但自己开了荤,引得其他和尚也破了戒斋。后来,“白云猪手”传到民间,人们如法炮制。

唐代诗人韩愈被在潮州时,在诗中描述的潮州人食鲎、蛇、蒲鱼、青蛙、章鱼、江瑶柱等数十种。

粤菜在唐代已比较注意改进烹调,懂得运用配料和掌握火候《岭表录异》称:当时广州人已能根据食料而采用煮、蒸、炸、炒、烩、炙、甑等烹调方法,并使用多种凋料,如酱、醋、姜、非、椒、桂等,广州菜开始多样化,形成独有风味。

传说南宋末年,当朝小皇帝赵昺由闽南逃至粤东。有一天,他的队伍路过潮汕一座山中古寺,这小帝王又疲又乏,饿得发昏,遂停脚于庙中。

寺中老僧慌忙接驾。那时是兵荒马乱之年,破山庙中僧人们的日子本来就够苦的了。这时候的穷寺中又哪有好吃的东西来应付不期而至的大军,又哪来好东西可招待这位真命天子。

万般无奈之下,这里的和尚们只好就地取材,摘田地里尚未长大的番薯的叶子,熬煮做成汤,硬着头皮恭恭敬敬地进献给宋帝赵昺。

不料一整天滴水未进的落难小皇帝竟然是狼吞虎咽,吃光之后居然连声叫好。并向近臣陆秀夫询问这是什么好东西,怎么这样香?

但陆宰相也不知道吃的是什么饭,其他的臣下也都不懂。迫不得已,诚惶诚恐的驾寺老僧只好据实呈告。

谁知这穷途皇帝不仅不以为忤,后而龙颜大悦,认为在这大宋江山危难之际,想不到这小小的番薯叶也能够救驾有功,高兴之余,遂把它册封为“护国菜”。

这“护国菜”,经过厨师们的改造,已不是当初的民间吃法。在菜馆里,它的取料、配料和烹制相当精致。已成为一道粤菜名菜。

南宋《岭外代答》记载:粤人“深广及溪峒人,不部鸟兽虫蛇,无不食之。其间异味,有好有丑。山有鳖名,竹有鼠名鼬,戗鹳之足,猎而煮之,鲟鱼之唇,活而燎食之。蜂房之毒,麻虫之这秽,悉炒而食品店之。蝗虫之微生,悉取而燎食之。”可见,广东烹饪技术已有较高水平。

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期,大批中原士族南下,中原的烹调技术更是随之大量流入南方。南逃的皇室把中原饮食习俗一直带到琼海,使广东菜系保留了许多中原古代食法。

南宋人惊叹的岭南“不问鸟兽虫蛇,无不食之”的地方风格与正食的北味烹调技术相结合,就转变为南方特有的菜肴。至此,粤菜作为一个菜系已初具雏形,“南烹”之名见于典籍。

[旁注]

《岭表录异》 唐代地理杂记,全书共3卷,唐刘恂撰。此书与《北户录》同系记述岭南异物异事,也是了解唐代岭南道物产、民情的有用文献。其中记载最多的是岭南人的食物,尤其是各种鱼虾、海蟹、蚌蛤的形状、滋味和烹制方法,岭南人喜食的各类水果、禽虫也有记述。

《岭外代答》 宋代地理名著。地理学家周去非著,共10卷。记载了宋代岭南地区即今两广一带的社会经济、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以及物产资源、山川、古迹等情况。所记条分缕析,较以前记载岭南情况各书叙述为详,参考价值甚高,是研究岭南社会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

赵昺 我国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在位2年,享年8岁。1278年4月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元祥兴。南宋于1279年3月19日在崖山海战中被元军大败,全军覆灭,陆秀夫于广州崖山遂背着时年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张世杰、杨太妃等人也相继投水殉国,宋王朝灭亡。

宰相 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代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代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

[阅读链接]

据说粤人食蛇,是从古越族的先民中遗传下来的一种饮食习惯,尽管如此,广州人吃蛇却是从宋代开始普遍起来的,广州人爱吃蛇,民间有“秋风起,三蛇肥”之谚,说明吃蛇与季节有关,以蛇为主料的菜肴或基本上以蛇为用料的筵席,为岭南所独有。

岭南蛇餐多至百余种。其代表菜式有菊花龙虎凤,即龙为蛇、虎为猫、凤为乌鸡、三蛇炖水鱼、玉液彩龙鸡、美极鲜蛇碌、毒蝎煲三蛇、椒盐蛇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