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湘菜全盛发展

明清时期,是湘菜发展的全盛时期,这是与当时社会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分不开的。

制作精致的菜肴,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条件,当然还要有食客品尝的闲情雅致,而这只有在达官贵族的家庭才能具备,一般民众只可能在家常菜色上花样翻新。因此,湘菜品味质量的高度发展、烹饪技术的长足发展,是在富裕之家以及官宦衙门中兴起的。

相传在清光绪年间,有位湖南的进士谭延闿,他经常食用红煨鱼翅。有一次谭延闿要请一位客人,但听说这位客人是一位美食家。为了能让这位美食家客人品尝到湘菜的特色,他便让厨师对谭家的红煨鱼翅进行改造,使这道菜更加鲜美。

谭府的一位厨师是一位做红煨鱼翅的高手,为了让谭延闿和客人满意,他经过多次尝试,便将用红汤煨制鱼翅改为用嫩鸡、五花肉与鱼翅同时煨制。

当这道经过厨师改造加工后的鱼,端上客卓之后,谭延闿请那位美食家客人品尝,这位美食家客人尝了一口,顿时感到鲜美、软糯、柔滑、醇香,对谭府这道菜赞不绝口。

于是,后来人们便将红煨鱼翅改为此法烹制。因为谭延闿字祖庵,所以后人都把这道菜命名为“祖庵鱼翅”。

传说清末官吏庄赓良,为江苏武进人,出身世宦之家,颇讲究饮食。他曾任湖南地方兵备道、按察使、布政使等,在长沙也颇有权势。因其好美食,便成为长沙许多大酒楼的座上客。

有一次,庄赓良来到长沙豫湘阁酒楼,让掌厨师傅肖麓松做份爽口的新鲜菜。肖麓松从厨多年,烹饪技艺高超,他做的菜曾令许多食客赞叹不已。

但肖麓松也知道让这位庄大人满意并非易事,急得在厨房中直转悠。正巧有两位厨师在烹制红煨鱼翅和油淋鸡,他灵机一动:何不将“油淋”和“红煨”用于一菜呢?

于是他将煨制入味的鸡再用油淋,成菜香酥软烂,香浓爽口,庄赓良品尝后连声称好。庄大人一叫好,来这儿点名吃这道菜的人也多起来,但得有个菜名呀,因源自庄赓良,便称之为“油淋庄鸡”。

据记载,长沙作为湖南的首府,湘菜的发展状况尤其具有代表性。例如,在清代中期,长沙城内陆续出现了对外营业的菜馆。

这些菜馆分为“轩帮”和“堂帮”两种。轩帮有长盛轩、紫云轩及聚南珍等数家,专营菜担;堂帮有旨阶堂、式讌堂、先垣堂、菜香堂、嘉宾乐、飶香居、庆星园、同春园、六香园、菜根香等10家,人称“十柱”,以经营堂菜为主。

随着明清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不断发展,南来北往的官宦商贾、文人墨客日益增多,有需求便有发展,堂帮菜馆的生意日益兴隆,更多的湘菜堂馆便应运而生,接着,堂帮又陆续开设了天居乐、天然台、玉楼东、挹爽楼、曲园、讌琼园、登瀛台、裕湘阁等菜馆酒家。

到清末,堂帮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广,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一些商贾和官衙的厨师相继开设菜馆,各自以拿手的招牌菜招揽生意、招徕食客。

这些人员的素质和眼界远较市井普通的饮食从业者为高,便组织同业人员筹集资金,在长沙城内的永庆街兴建了厨业祖师的庙宇“詹王宫”,作为结帮聚会的场所。在经常的聚会中,他们不断相互切磋烹饪技艺,收徒传艺,研制出一些特色名菜,也经研讨而初步形成了湘菜的烹饪技术理论。

这些,都在客观上促进了湘菜品质的提高和饮食业的发展。因此,在明、清两代,湘菜发展出现了全盛的局面。

[旁注]

谭延闿 字组庵,湖南茶陵县人,1904年中进士,他28岁点翰林,授翰林院编修,后与时偕行,支持立宪;辛亥鼎革,又赞成革命,追随孙中山,后与汪精卫合作,又与蒋介石结盟,直至逝世。曾担任国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长。

庄赓良 原名恺生,宇心安,一字醒庵,晚号栩园老人,近代书法家。江苏常州人。1906年擢任湖南按察使,不久又升为湖南布政使。1910年春,湖南一带因受水灾,粮食歉收,米商囤积居奇,酿成抢米风潮,经庄安抚,始得平息,然因此罢官后回到家乡,以读书写字自娱。

商贾 是我国古代对商人的称呼,释为行商坐贾,行走贩卖货物为商,住着出售货物为贾,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我国古代著名商贾有春秋时期的越国大夫范蠡,“孔门十哲”之一的子贡,以“奇货可居”闻名天下的阳翟大贾吕不韦等。

詹王 传说我国古代有四大厨神,即彭祖、伊尹、易牙及詹王。詹王为春秋时期楚王的厨师,他认为任何食物必须放盐,放在味同嚼蜡,经过被楚王所杀。后来楚王发现不放盐的菜果然食之无味,觉得误杀了詹王,于是封詹王为厨神。

[阅读链接]

“五元神仙鸡”又名“五元全鸡”,古已有之。清代《调鼎集》曾有“神仙炖鸡”的记载。其制法是“治净,入钵,和酱油,隔汤干炖,嫩鸡肚填黄芪数钱,干蒸更益人”。这是以黄芪炖鸡,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故名“神仙鸡”。

在清同治年间,已有“五元神仙鸡”,据传为曲园酒楼所制。开始也是用全鸡加黄芪蒸制,后来改加荔枝、桂圆、红枣、莲子、枸杞子,入体加调味蒸制,名为“五元神仙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