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鲜脆嫩——浙 菜

浙菜就是浙江菜,是我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浙江位于我国东海之滨,北部水道成网,索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其地西南丘陵起伏,盛产山珍野味,东部沿海渔场密布,水产资源丰富,特色独具,故佳肴自美,有口皆碑。

浙菜选料讲究品种和季节时令,以充分体现原料质地的柔嫩与爽脆。以烹调技法丰富多彩闻名于国内外,其中以炒、炸、烩、熘、蒸、烧6类为擅长。口味注重清鲜脆嫩,保持原料的本色和真味。菜品形态讲究,精巧细腻,清秀雅丽。

起于新石器时期的浙菜

浙菜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文化,经越国先民的开拓积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历史典籍和考古发现都证明,浙江烹饪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黄帝内经·素问·导法方宜论》中说:

东方之城,天地所始生也,渔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盐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

另外,我国的考古学家在1973年从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一处新石器时期早期的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的籼稻、谷壳和很多菱角、葫芦、酸枣的核和猪、鹿、虎、麋、犀、雁、鸦、鹰、鱼、龟、鳄等40余种动物的残骸。

同时,还发掘出了陶制的古灶和一批釜、罐、盆、盘、钵等生活用陶器。据科学家考证,这些文物距今约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是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已发现的新石器时期最早的地层之一。

相传在越王宫内,原先养有一批花鸡,专供帝王后妃观赏玩乐,吴国灭越国后,这些花鸡外流民间,经过当地百姓精心饲养,纯种繁殖,速成为优良的食用鸡种。当地的老百姓用它清炖而食,其肉质细嫩,鸡骨松脆,汤清味美。

后来,越王勾践为了复国,加紧军备,在绍兴的稽山,过去办起了大型的养鸡场,当时人们称绍兴的稽山为“鸡山”,这种优良的鸡主要是为前线准备作战粮草用鸡。

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钱塘江流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最后择机发兵,一雪亡国之耻。

在消灭吴国的战争中,越王勾践在军中主要是喝用越鸡熬的汤来补充营养。后来这道“清汤越鸡”菜便流传了下来。

在当时,吴王夫差与越国交战,带兵攻陷越地鄞邑时,御厨除了用牛肉、羊肉、麋肉、猪肉外,还巧取当地鳗鲞,在鼎中做菜,慰劳将士。

吴王夫差食后,觉得此鱼味道特别鲜美,与往日宫中常吃的鲤鱼、鲫鱼不一样。回宫后,虽餐餐仍有鱼肴,但他总觉得不如鄞邑的可口。后来特从鄞邑找来一个老渔民,专门为他烹制鱼宴。

老渔民将带来的鱼鲞加调味蒸熟献上,吴王夫差食后大悦,赞不绝口,从此鳗鲞身价倍增,这道菜也在民间流传开来。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所谓“饭稻羹鱼”,意思是以稻米为主食,以鱼虾为副食。

这个记载说明,早在数千年前的“楚越之地”,也就是现在的湖南、湖北、江浙等广大江南地区,人们的饮食习俗和“鱼米之乡”的生活方式。

[旁注]

黄帝 华夏上古传说时代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黄帝以姬水成,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河姆渡 是指河姆渡遗址,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

越王勾践(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5年),勾践是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姓姒,因为是大禹的后代,所以姓姒,名勾践,又名菼执。曾败于吴,屈服求和。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成强国。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称霸,是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阅读链接]

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杭州城里有一大一小两家饮食店。大饭店老板欲独霸生意,常常寻事生非,欺负小饭店的老板。一天,大饭店老板唆使一些无赖到小饭店去专点吃豆腐皮,扬言若不能满足要求,就砸掉小饭店的招牌。

此事激怒了一位经常在这里喝酒的江湖好汉,只见他急出店去,跨马挥鞭而去。过了一会儿,返回小饭店,手中托着一包从泗乡买来的豆腐皮。小店老板感激万分,立即动手烹制豆腐皮,并用了上好的猪里脊肉。为了纪念这位好汉的功德,小店老板把豆腐皮卷成了马铃儿的形状。“干炸响铃”名肴就这样问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