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浙菜形成特色

明清时期的500多年间,浙菜已经相当广泛,而且这个时期是浙江菜系迅速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为当今浙菜奠定了基础。比如明代浙江慈溪名厨潘清渠写的《饕餮谱》等书,就详细记载了浙江等地的412种肴馔。

据传说,明代温州某古刹有一位老方丈,孤身一人赴福建取经。不幸途中遇上大风流,小船顷刻覆没,老方丈葬身鱼腹。留在寺中的小和尚获知噩耗,悲痛万分,便带念经的木鱼,到师父遇难的地方念经超度。

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小和尚突然发现海面上浮起了许多金光闪闪的黄鱼。他一看,猛然想起师父走时穿的那件黄色袈裟,心想这些鱼肯定是吃了师父的肉体才显出黄色。

于是,他怒火中烧,立即把这些黄鱼捞起来,剥去皮,洗净内脏,抽了骨,把鱼剁成肉酱,然后放在木鱼上狠狠地敲起来。

小和尚把鱼肉敲成一片片薄饼状的鱼片,他把这些鱼片放在船上晒干,带回留念。由于数量过多,多余的就留在船上。船翁吃饭时,拣了些鱼片切丝熬汤,没想到味道异常鲜美。

消息不胫而走,后来人们把这道菜称为“三丝敲鱼”,这道制法奇特的菜肴也就流传至今。

明末清初,“崇仁炖鸭”在清高宗弘历年间已在嵊州等地广为流传。每到冬季,家家户户用土瓦罐焖炖老鸭,老少食之用以进补暖身。清乾隆每下江南必去乡村酒肆大解龙馋。到了清道光、咸丰年间,崇仁炖鸭已成为江浙地方官年年贺岁的必贡品。时人有诗赞道:

紫禁城里龙涎流,崇仁炖鸭岁岁香。

崇仁炖鸭精选常年放养的农家老鸭为主料,用传统的焖炖工艺与现代科技手段完美结合,经高温瞬间灭菌,真空保鲜包装精制而成。其香味独特浓郁,口味鲜美地道。

传说清乾隆他下江南时来到杭州,有一次他穿便服上吴山私游,中午时分恰逢大雨,躲避于山腰间一户人家的屋檐下。

时近中午,乾隆又冷又饿,便推门入室向这家主人以求午餐,主人见状十分同情,将家中仅有的一块豆腐,一半用来烧菠菜,一半与半片鱼头在沙锅中烧炖。

做好之后给乾隆吃。这时饥肠辘辘的乾隆,觉得菜饭味道特别好,他回京后还念念不忘这顿美餐。

当乾隆第二次来杭州时,正逢春节,为了报答王小二一餐之赠,乾隆赐银子助王小二在河坊街吴山脚下开了一家饭馆,又亲笔题了“皇饭儿”三字。还写了一副对联相赠:

肚饥饭碗小,鱼美酒肠宽;

问客何所好,豆腐烧鱼头。

王小二把这副对联挂在店中,并且精心经营,专门供应鱼头豆腐等菜肴,顾客慕名而来,生意十分兴隆,“沙锅鱼头豆腐”也成为历久不衰的杭州传统名菜。

还有传说当年乾隆来杭州西湖游玩,时值清明,乾隆到龙井茶乡时,天忽下大雨,只得就近步入一位村姑家避雨。村姑好客,拿出新采的龙井,用山泉沏了一杯好茶,招待乾隆。

乾隆喝茶后感觉香馥味醇,喜出望外,就想带一点回去慢慢品尝,可又不好开口,便趁村姑不注意,悄悄抓了一把,藏在便服内的龙袍里。

一会,雨过天晴,乾隆告别村姑,继续游山玩水,到了太阳下山了,又饿又渴,便在西湖边一家小酒店入座,点完菜,忽然想起带来的龙井茶叶,于是撩起便服,边取茶叶,边叫店小二泡茶。

店小二接茶叶时,瞥见乾隆便服内穿着龙袍,吓了一跳,赶紧跑进厨房面告掌勺的店主。店主正在炒虾仁,一听圣上驾到,心里一慌,忙中出错,竟将小二拿进来的龙井茶叶,当成切细的葱花,撒进了锅中,葱花拌虾仁,变成了茶叶烩虾仁。

这盘菜端到乾隆面前,乾隆闻了下,清香扑鼻,盘子里虾仁鲜嫩晶莹,尝了一口,顿时觉得美味可口,禁不住连声称赞,“好菜!好菜!”

正是:乾隆无意露龙袍,厨师出错成佳肴。从此,龙井虾仁闻名于世。

清代关于烹饪的著述立论很多,以绍兴人童岳荐的厨膳秘籍《调鼎集》与著名文学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为代表,汇集了浙江一带的众多风味菜肴,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把我国厨师的烹饪经验上升为理论,对我国烹饪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旁注]

古刹 年代久远的寺庙。我国现存大量保存完好的古刹建筑。如唐代宝历年间润州刺史李德裕所建的北固山北峰之巅的甘露寺,东晋始建的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境内的灵岩寺,汉孝明帝敕令修建的洛阳白马寺,南北朝时天竺僧人菩提达摩在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建的少林寺等。

木鱼 打击乐器。原为佛教歌曲的伴奏乐器。木鱼之名称由来,盖取“鱼日夜不合目”,故刻木象鱼,击之,用以诫昼夜思道。于诵经礼忏时,与铜磬相互配合,用以节制经颂。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60年,是我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6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对发展“康乾盛世”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一代有为之君。

[阅读链接]

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不小心流落荒野。有一个叫花子看他可怜,便把自认为美食的“叫化鸡”送给他吃。乾隆困饿交加,自然觉得这鸡异常好吃。吃毕,便问其名,叫花子不好意思说这鸡叫“叫花鸡”,就胡吹这鸡叫“富贵鸡”。乾隆对这鸡赞不绝口。叫花子事后才知道这个流浪汉就是当今皇上。

“叫花鸡”因为乾隆皇上的金口一开,成了“富贵鸡”。流传至今,也成了一道登上大雅之堂的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