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秘鲁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西南濒临浩瀚的太平洋。国土大体介于赤道和南纬 18°之间,全部在热带地区。海岸线长约 2800 公里。面积 128.5 平方公

里,是南美洲第三大国。人口约 2233 万人(1990)。

秘鲁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有安第斯山脉纵贯,而东侧和西侧低;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 1/2,而且多山间高原和盆地。全国可明显划分出三个自然地理区。一是干燥的西岸平原。它位于太平洋沿岸,呈狭长的带状。由于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离岸东南信风,近海又有秘鲁寒流,因而降水很少(年降水量不足 50 毫米),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但夏季温度不很高,冬季也温和宜人。二是凉爽的中部山地。其东侧和西侧有高山,西科迪勒拉山的瓦斯卡兰山海拔 6768 米,是秘鲁最高峰。东、西高山之间的南部地区是山间高原,高原上分布着著名的米斯蒂活火山。该地区由于海拔高度较大,气温比较低,因而气候凉爽。海拔 2000~4000 米处,人口较为稠密,历史上是印加帝国的重要地区,其首都即位于这里的库斯科。三是东部热带雨林区。位处安第斯山脉以东,包括亚马孙河上游的乌卡亚利河谷和马腊尼翁河下游的泛滥平原。来自大西洋的热湿气流于此受到安第斯山脉的阻滞,形成丰沛的地形雨,地势又比较低,因而气候湿润而炎热,覆盖着大片的森林。

(一)旅游资源

秘鲁是南美洲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尤以印加遗迹对外国游客最具有吸引力。该国的旅游点和旅游胜地大多数分布在一条旅游线路上。通常旅游者首先到首都利马,然后再去历史名城库斯科、美丽的的的喀喀湖、阿雷基帕、钦博特、真理城、马丘皮克丘古城堡、纳斯卡谷等地。利马是该国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重要的

旅游城市。它位于西岸平原的沙漠之中,西连太平洋港口城市卡亚俄。最早建于 1535 年。在殖民时期,是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基地。该城于 1764 年和 1970 年地震时破坏严重,后来经过重建和发展。1821 年该国独立时成为首都。这里气候干燥,一年中基本无雨,但因地下水水位较高,仍有许多树木生长。该市分为老城和新城两个部分。老城现仍遗留许多殖民时期的建筑, 房屋较矮,街道狭窄,但有很多广场。地处中心位置的是“武装广场”,其以东是建于 17 世纪、保持西班牙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周围还有 1938 年建造的利马市政大厦等高大建筑。广场东北面不远,有风光优美的阿拉梅达公园。另一个著名广场是圣马丁广场。这里矗立着美洲独立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圣马丁将军的塑像。第三个重要广场是“五月二日广场”,广场上有为纪念1866 年战胜西班牙舰队而建立的大理石碑,附近有拉丁美洲最重要的高等学府之一——圣马科斯大学。在该市的新城,有博利瓦尔广场,其周围有建于19 世纪初、藏有珍贵艺术品的博物馆、人种学和考古学博物馆(馆内藏有印

加时代以前的石器、土器和木乃伊)和宗教法庭陈列馆等。此外,还有全国艺术博物馆和“黄金博物馆”,后者收藏有 6500 多件印加时代的黄金工艺品。

卡亚俄,是利马的外港,位于利马以西的卡亚俄湾,既是商港和渔港, 也是军港。该港拥有全国最大的渔轮队,每年捕鱼量很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粉加工中心。到此参观的游人也相当多。

库斯科,秘鲁南部的历史古城,古代印加帝国的首都,是该国最重要的旅游胜地。它位于安第斯山山间盆地中。气候凉爽,景观壮美。印加人以此为中心建立了印加帝国,创造了作为南美大陆文明最高峰的印加文化。后来西班牙入侵,又屡次发生地震,受到很大破坏。但现在仍遗留许多印加时代的宫殿、庙宇等建筑。这些古建筑加上后来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大量建筑, 形成了该市独特的建筑风格。市中心有武装部队广场,其东北有太阳神庙、月亮神庙和星神庙,东南有太阳女神大厦和蛇神殿遗迹,西南方有印加人庆祝帝国军队胜利归来的“欢庆广场”。在距离库斯科城 1.5 公里处,有举世闻名的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这里是古印第安人举行“太阳祭”的地方。在古堡东面有肯科遗迹,现尚存圆形竞技场和神庙。另外,在距城 9 公里处,

还有温泉和瀑布等自然风景。每年到此访问的旅游者一般有 10 多万人。

马丘皮克丘,位于秘鲁南部,据估计是建于四五百年前的古印加帝国古城废墟,也是来该国的游客必到的旅游胜地。它离库科斯仅 110 公里,交通方便,旅游者可乘火车或汽车从库科斯到达这里。古城形势险要,两侧是高达 600 米的绝壁,绝壁下是水流湍急的乌鲁班巴河。西班牙入侵后,该城被

废弃,直到三百多年后的 1911 年才被美国耶鲁大学一位历史学教授发现。古城的街道虽然狭窄,但排列井井有序。城内有用巨石建成的宫殿、寺院堡垒和作坊,还有高大的金字塔及塔上太阳神庙。最令人惊叹的是发掘出土的表明一天时间的石制日晷,它显示了印加文化当时所达到的较高科学水平。人们在废墟的石壁上发现了一些符号和标记,但至今还是一个尚未解开的谜。的的喀喀湖,是世界最高的大淡水湖之一,是与玻利维亚的界湖,长 200

公里,宽 66 公里,面积 8330 平方公里,海拔 3812 米,是该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该湖处于群山环抱的高原上,那里不仅幽静美丽,而且也是南美洲印第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印第安人把它看成是圣湖。湖中盛产多种鱼虾, 沿岸还生长着茂密的芦苇和暗青色的蒲草。从古代起,印第安人就用这种蒲草制作称为“托托拉”的小船。现在湖内还有数十个印第安人居住、用它们堆筑的水上小岛。在玻利维亚境内,有著名的太阳岛和月亮岛,岛上有许多印第安人的建筑和其他遗迹。秘鲁境内的许多环湖城镇,都有古印第安人的文化遗迹。

阿基雷帕,位于著名的米斯蒂火山山麓的谷地中,是秘鲁第三大城市, 阿雷基帕省的首府。周围群山环绕,林木繁茂,呈现一片绿色。相传印加帝国统治者曾来到这里。16 世纪上半叶,西班牙殖民者继续修建了许多西班牙风格的城市建筑。该市曾多次发生地震,因而现有房屋都比较矮小,而且多用白色火山凝灰岩筑成,故又叫做“白城”。城内建筑保存得极为完好,尤以教堂和修道院最多,如 1612 年建造的大教堂、坎帕尼亚教堂、圣奥古斯丁教堂和卡德琳娜修道院等。还有圣奥斯丁大学和圣玛丽亚天主教大学。前者校园内有考古学博物馆,藏有印加帝国时代的木乃伊和陶器等。该城附近还有温泉等旅游点和印加文化的遗迹。

秘鲁的旅游城市和旅游点还有很多,如壮丽的亚马孙河、可尔卡峡谷、

纳斯卡谷巨画等等。可尔卡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每年都有很多喜欢冒险的旅游者到这里来访问。纳斯卡谷巨画位于秘鲁西南部沿海伊卡省东南谷地,占地面积 250 平方公里。这是游客必到的“世界大奇迹”。

(二)比较发达的旅游业

秘鲁在南美洲中属于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交通运输状况有所改善,但是还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存在着和美国之间的航空运输上的矛盾。全国公路总长 68675 公里,泛美公路长 3300 公里,在秘鲁境

内即有 1818 公里。秘鲁是南美洲第一个兴建铁路的国家,现有铁路 2500 公

里。全国有港口 28 个,其中有 9 个是深水港。空运业发达,全国有 3 条主要

航线,由 3 家航空公司经营。利马国际机场是国内航空运输中心,也是西半球的重要机场之一。用于旅游业的旅馆数量不足,质量也不高,是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80 年代,外国旅游者一般年份为 20~30 万人次。1990 年旅游收入为 5 亿美元,比 1989 年增长 12%。1993 年,到秘鲁观光的外国旅游者约 30 万人次,旅游收入 4.5 亿美元。由于近几年来在国内和平和反恐怖斗争方面取得进展,该国的旅游环境也得到改善。据旅游部门估计,1994 年将接待外国旅游者 45 万人次。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秘鲁正在着手提高旅游接待水平, 在饭店、交通设施和旅游专业人员培训上进行较多的投资,作出更大的努力。

到秘鲁访问的外国旅游者主要来自北美和欧洲,他们一般占全部外国旅游者的一半左右。由于该国的自然旅游资源,特别是它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对欧洲和北美旅游者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因此,只要不断克服不利于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该国的旅游业将会得到较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