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智利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西临太平洋,海岸线长约 5300 公里。北面和东

面与秘鲁、阿根廷、玻利维亚相邻。国土南北长而东西窄,南北长达 4330

公里,东西平均宽 180 公里,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国土面积约 75 万平方

公里,人口 1320 万(1990)。首都圣地亚哥。

该国地形从东向西大致可以分成三条南北纵向地带。东边是安第斯山脉,西面是海岸山脉,其间是谷地。智利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因而多火山地震,安第斯山区有活火山 20 多座,图蓬加托山海拔 6800 米,

是世界著名的火山,1964 年曾有喷发活动。由于智利南北纬度相差 38°34

′,因而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南纬 30°以北的北部地区,因为受到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加上有秘鲁寒流的强烈影响,所以干燥少雨,属热带干旱气候。不少地方年平均降水量不到 10 毫米。在南纬 30°~38°之间,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凉爽干燥;冬季则吹西风,气候温和多雨,因此属亚热

带夏干气候。年降水量大约在 500~1000 毫米之间。在南纬 38°以南的地区, 全年受来自海洋的潮湿西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可达 2000 毫米以上,是以温和湿润为特征的温带海洋气候。

智利原来的居民是印第安人,公元 15 世纪中叶以后,北部地区成为印加帝国的一部分。16 世纪中期,西班牙人入侵,智利大部分成为殖民地。1818 年独立。居民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他们占总人口的 75%左右,白人约占 20

%,主要是西班牙人及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移民的后裔。印第安人约占5%。西班牙语是国语,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

(一)旅游点和旅游区

该国的旅游资源集中于几个大城市和一些旅游区。

圣地亚哥,位于中部,是智利首都,全国最大的城市,南美洲第四大城, 也是主要的旅游城市。该市地势比较平缓,南面屹立着一些不高的残丘。气候夏季干燥而温和,冬季比较凉爽,雨雾较多。年降水量 370 毫米,绝大部

分降落于冬季。城市 1541 年始建于马波乔河的中心岛上,后与河岸相连。由于多次遭受地震和洪水灾害的袭击,目前古代建筑已不复存在。该市不仅经济发达,在交通、文化上也相当发达。有铁路和公路干线与各地相连,西面可通向太平洋岸的重要港口瓦尔帕莱索和圣安东尼奥,西郊有现代化的国际机场,因而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该市有许多重要的文化设施,如著名的智利大学、天主教大学、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图书馆、历史博物馆、国家美术馆等。市中心附近的圣卢西亚山和市东北部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山也是名闻遐迩的风景游览区,后者山上有一尊巨大的大理石圣母雕像和古炮台。该市还有一些公园、动物园及若干广场,都是游人常去的地方。

瓦尔帕莱索,位于中部沿海瓦尔帕莱索湾的南岸,是智利重要的海港和工业城市。气候比较温和,降雨集中于冬季,夏季干燥。 初建于 1536 年, 后屡遭地震破坏。经济和交通比较发达。它是南美洲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岸的铁路的西端终点,与首都间有电气火车运行。市内有瓦尔帕莱索天主教大学、圣玛利亚工业学校和主题不同的博物馆,还有不少殖民时期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在城东北 9 公里有旅游业兴盛的卫星城镇比尼亚德尔马,其海滨有南美洲最著名的海滩。

复活节岛,太平洋东南部的小岛,距离智利海岸约 3900 公里,行政上属于瓦尔帕莱索省。1722 年,荷兰航海家登上该岛的那一天正好是复活节,因而该岛被称为“复活节岛”。岛上人口约 2000 人,目前保留着波利尼西亚文

化传统和习俗。该岛面积 117 平方公里,大致呈三角形,其三个顶点附近分别有一座火山。海岸十分陡峭,气势雄险,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岛上既无河流湖泊,也无高大树木,植物和动物都相当贫乏。该岛在当地被称为“拉帕努伊”,意思是“石像故乡”。岛上有许多巨型石像。在该岛的四周,有 600 尊火成岩雕凿的半身石像,一般高 7~10 米,重达 90 吨左右。造型生动,排列整齐。他们一双长手置于腹部,面向大海,表情茫然。岛东南部山区还有300 多尊尚未雕成的石像,其中有一尊竟高达 22 米。岛的南部,有一些刻有象形文字的石板,至今无人能够破译。据测定,这些石像是在公元前 1680~ 1100 年间完成的。但是这些石像的雕刻者、它们的含义、雕刻的目的是什么? 人们在当时是如何雕刻、搬运和排列这样巨大石像的?目前都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湖泊旅游区,位于该国中南部南纬 40°以南以北一带,从特木科往南到

蒙特港。既有湖光山色和自然风光,又有历史文化遗迹。这一南北延伸的长条形地带分布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美丽湖泊,其中最大的是延基韦湖和托多斯洛斯桑托斯湖。此地带以东是安第斯山脉及其山前的丘陵。在安第斯山脉的若干火山中,最著名的是比亚里卡火山(海拔 2840 米)和奥索尔诺火山(2661 米)。在特木科,有藏有印第安人历史文化展品的阿劳卡尼亚博物馆、印第安人村落和集市,以及原始阿劳卡尼亚印第安人最后的村落洛波斯。距蒙特港不远的湖区最大岛屿奇洛埃岛上现住有印第安人,他们仍然保留着特有的传统习俗。

极地旅游区,是从蒙特港向南到合恩角的智利,也是世界距南极最近的地区。这个地区的自然风光具有极地地带特征。从蒙特港乘船出发,经过众多的岛屿、峡湾和冰山雪原,抵达离火地岛不远、仅一水之隔的蓬塔阿雷纳斯港。该港是世界各国科学考察人员和科学工作者、新闻记者及旅游者前往南极地区的重要中转站。旅游者可到位于该港以南地区以圣拉斐尔冰川著名的圣拉斐尔国家公园和托雷斯德佩因公园参观,也可横越麦哲伦海峡到火地岛上观察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去南美洲最南面的合恩角国家公园领略大洋的自然风光。

(二)发展中的旅游业

智利比较重视旅游业,交通运输、旅馆等旅游基础设施都有一定水平。全国有 6 个国际机场,两家航空公司,国家拥有波音飞机 11 架,私营的铜业

航空公司拥有波音飞机 7 架。主要国际机场有首都的阿图罗·梅里诺·贝尼特斯机场和北部阿里卡市的查卡柳塔机场。近几年来,该国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速度。鼓励和增加对旅游业的投资,新开辟了一些旅游点和旅游区,进一步增加和完善旅游设施,如建造滑雪中心,组织赴南极考察和观光,举办国际音乐会等。目前,全国共有旅游饭店 564 个,拥有床位1260 万张。1986 年起,旅游业成为智利增长最快的行业。1989 年,入境国际旅游者达 53.3 万人次,旅游收入为 2.6 亿美元。1992 年,赴智利旅游的

外国旅游者比 1986 年增长 1 倍。旅游外汇收入从 1.8 亿美元增加到 7 亿美元。

统计表明,该国旅游收入以每年 25%的增长率向前发展。至 1993 年 9 月底,

已有 104.6 万名外国旅游者到达该国访问,创近年来外国旅游者人数的最高

记录。估计 1993 年旅游业外汇收入将超过 8 亿美元。

据分析,该国旅游业发展迅速的直接原因是欧洲旅游者人数的剧增。近10 年间,来自欧洲的外国旅游者增加 1 倍以上。另外,与 1993 年 1 月智利政府决定免去签证手续后,来自玻利维亚的旅游者大量增加也是一个原因。此外,与日本游客的明显增加也有一定关系。原来到该国旅游的日本游客很少,但 1993 年 1~9 月约为 5000 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