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西

巴西位于南美洲中部和东部,东面濒临大西洋,其余三面与除智利和厄瓜多尔以外的所有南美洲国家相邻。陆上边界 15719 公里,海岸线长 7408

公里。面积约 851 万平方公里,居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五位。人口约 1.5 亿(1990),在世界各国中也居第五位。首都巴西利亚。

巴西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大部分地区低于海拔 900 米,41%的土地

在海拔 200 米以下。主要由两个高原(即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和三个平原低地(即亚马孙平原、沿海平原和巴拉圭低地)构成。圭亚那高原在该国北部,是海拔 300~400 米的丘陵状高原。巴西高原位于中部、东部和东南部, 面积很大,约占国土面积的 1/2。高原向西和向北倾斜,地表起伏不大。东侧有著名的面向大西洋的大断崖,西侧面向广阔的亚马孙平原。亚马孙平原这一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在巴西境内面积达 200 多万平方公里,地势低平,

海拔多在 150 米以下。沿海平原沿北部和东部大西洋岸布列,比较狭窄,宽度在 32~64 公里之间。其背面是巴西高原的大断崖。巴拉圭低地有巴拉圭河上游流经,是常受泛滥的湖沼地区。由于纬度较低,该国气候都属于热带或亚热带类型。整个北部、东北部和亚马孙地区属于热带气候,而南部的巴拉那、圣卡塔琳娜、南里奥格朗德属于亚热带气候。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分布有面积广阔的热带雨林;以南包括东北部在内的巴西高原为热带干湿季气候,南部是亚热带湿润气候。

巴西原来是印第安族图皮人和阿拉瓦克人居住的地区。后来遭到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经过葡萄牙人 3 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后于 1822 年独立。居民中,白人移民的后裔占一半以上,混血种人也比较多(38%),其他是黑人和印第安人。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大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

(一)旅游资源

巴西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主要是城市旅游景观和自然风光。前者主要有巴西利亚、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后者有伊瓜苏瀑布、石头城、桑塔那水上村庄等。

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海拔约 1100 米,是巴西的首都。其外围有

8 个卫星城镇,面积将近 6000 平方公里,人口约 120 万。这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兴城市,于 1956 年才开始建设,1960 年,巴西的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此。该市的建设有三个特点。一是建筑物风格多样,新颖别致,反映了古今建筑艺术的精髓。如众议院,建筑极为奇特,呈碗形,象征要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而参议院,是一座覆碗状的建筑,表示重大问题应当集中。二是绿化水平高,城内到处有草坪、鲜花和树木,象是一座花园城市。三是城市造型和结构十分独特,整个城市以 3 个广场为核心布设,象是一架飞机。机头部分

是总统府、国会、最高法院和政府各部的大楼;机身是交通主轴及其两侧的高层建筑;机翼是商业、住宅和旅馆区;机舱和机尾是文化区、体育运动区和工业、出版印刷区。巴西利亚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还是文化中心。这里有著名的高等学校巴西利亚大学、外形象是埃及金字塔的国家剧院、圆形帽状的巴西利亚大教堂、历史学研究所和广播电视台等。还有动物园、森林游览区、钢筋混凝土建筑回音壁,等等。

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圣保罗州的首府,位于巴西东南部马尔山大崖壁旁。气候属热带类型,但因海拔较高,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多雨。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于 1554 年始建。连同郊区面积 7957 平方公

里,人口约 1600 万,是南美洲和南半球的最大城市。交通十分发达,是全国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一半。老市区街道狭窄, 多葡萄牙式旧建筑。新发展的地区街道宽阔,有办公大厦、超级市场、银行和住宅,充满现代气息,南侧保利塔斯大街一带,高楼林立,集中了各国领事馆、大公园、商场、豪华饭店和宾馆、电影院、夜总会等。市内有 3 所大学和许多科研机构,其中位于市中心的圣保罗历史和地理研究所历史悠久, 建于 1894 年。该市还有著名的圣保罗植物园,此园建于 1928 年,占地 12 万平方米。60~80 年代,因人为影响和投入减少,处于停滞状态。1988 年因获得捐款而进行整修恢复,于 1993 年 2 月重新向游人开放。园内有 3000 多种植物,栖息着猴、刺猬、红鹿、金丝雀、苍鹭、白天鹅等几十种动物。它不仅是旅游点,也是进行生态教育的场所。

里约热内卢,位于东南部,南面濒临大西洋,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进口港,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该市开始建于 1565 年,1834 年成为国家首都。现为里约热内卢州首府。该市倚山面海,林木繁茂。由于地形和大洋的影响,气候比较温和。地势起伏较大,有山脉、丘陵、平原、海滩、沼泽等各种地貌形态。港湾在群山环抱之中,其中有著名的外形奇特的甜面包山和驼子峰。南部大西洋沿岸有风光迷人的海滨旅游胜地科帕卡瓦纳海滩和高级住宅区与海滨游乐场所,旅游设备相当完备。每年 3 月在此举行 3 天

3 夜世界闻名的群众性狂欢节,吸引了大批的游客。狂欢节原来是由葡萄牙人传入巴西的天主教节日,后吸收了黑人独特的音乐和舞蹈,演变成了巴西特有的传统节日。市区有市银行、巴西日报、市政委员会大厦等重要建筑, 还有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构和全国最大的环球电视台、市立剧院、博物馆、图书馆、世界最大的体育场等文化体育设施。自然博物馆内藏有世界最大的陨石。植物园中有树干富含水分、渴时可从其中汲水的“旅行树”。该市与瓜纳巴拉海湾东岸的尼泰罗伊市有公路桥相连。后者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市区风景美丽,有很多葡萄牙风格的建筑物,还有洁净的海滩。

萨尔瓦多,位于巴西的东部,是巴伊亚州首府,也是巴西重要的旅游城市和港口。该城历史悠久,是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建造的第一座城市,曾长期是巴西的首都。该城以美丽的热带风光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著称于世。市区分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两者之间由升降机、缆车和公路相联系。上城有 76 座教堂,还有巴罗克式古建筑。下城是繁荣的商业区,高楼大厦林立。海滨的伊塔帕安和阿拜特湖沙滩,风光优美,很受游客青睐。海边有一座古堡, 是殖民时期贩卖黑奴的中心。

伊瓜苏大瀑布,位于巴西与阿根廷边境地区的伊瓜苏河上,距伊瓜苏河和巴拉那河交汇点 23 公里。它是南美洲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五大著名瀑布

之一。伊瓜苏河出维多利亚山口以后,向边境地区的平原奔腾咆哮而来,在伊瓜苏因受到一个岛屿的阻障而形成湖泊,湖水从巴西高原悬崖跌落巴拉那峡谷,形成 275 股瀑布,它们在汛期时相连成为一道宽度达 3.5~4 公里、落差 60~82 米的弧形瀑布,其巨大声响远达周围 25 公里。落差和宽度都远远超过北美洲的尼亚加拉瀑布。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分别在北南两侧建立了国家公园。公园内有原始森林、花草树木和多种野生动物,还有供旅游者观赏和休息用的完善设施。为方便游人,伊瓜苏建设了许多旅馆和饭店。每年接待旅游者达 200 万人次。这一带水力资源十分丰富,1991 年巴西与巴拉圭在巴拉那河上兴建了著名的世纪水利工程——伊泰普水电站。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和吸引游客,在人工湖周围建设了 7 个人工沙滩和其他旅游设施。

石头城,在巴拉那州首府库里蒂巴西北面 80 多公里处,这里有大片造型怪异、形象生动的山石,因而称为石头城。这些石头,有的象亭台楼阁,有的象茅屋村舍,更多的是象各种各样的动物,骏马、雄狮、骆驼、犀牛、乌龟、鲸鱼,应有尽有。还有的象是翩翩少年或窈窕淑女。此地附近有一些深井,其中有一井深 113 米,游客可饶有兴趣地乘电缆车深入井底,体味被打入地狱者的感受。

桑塔那水上村庄,地处距马瑙斯不远的亚马孙河上,由河面上的许多茅草房屋构成。这些房屋由附近森林出产的木材和棕榈叶制成,各房屋之间有木质小桥相连。村庄内有若干货船组成的水上市场,顾客乘坐小舟穿行于货船之间进行交易,别有一番情趣。

(二)旅游业

巴西的旅游基础设施相当完善,国内交通运输系统有较高的水平,航空交通也比较发达。旅游者可以参加某一个线路的观光,游览许多旅游点和旅游城市。该国交通以公路为主,公路总长 1397711 公里,铁路总长 30350 公里。但是公路铺面的仅占 6%,铁路由于轨距不同,未能形成统一的运输网。水运业不发达。主要港口是桑托斯、维多利亚和里约热内卢。空运比较发达, 全国有三家航空公司,即里奥兰德航空公司、圣保罗航空公司和巴西运输公司,拥有大型波音客机 100 多架。全国各州首府和主要城市都有国际机场, 能与世界主要地区通航。旅游设施具有较高水平。各著名旅游点都建有不同等级的旅馆。目前全国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级旅馆及较低档次的旅馆 1400

家,客房 8.5 万套,其中有 5000 多套达国际一流水平。

巴西的旅游业至今已有 70 多年的历史,近一些年来发展迅速,在国民经

济中占有较重要地位。早在 60 年代,为了加强对旅游的管理,政府设立了旅游委员会和巴西旅游公司。各州也设立了各种旅游机构,积极组织和吸引游客,提供各种服务,目前有注册旅游社 6600 家。1975~1981 年,巴西的国际旅游收入年平均增长 20%。1986 年,国际旅游者达 220 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达 20 亿美元。它已成为仅次于咖啡、钢铁和汽车工业的第四大外汇来源。但近几年旅游收入有所下降。1990 年国际旅游者约 200 万人次,收入为10 亿美元左右。1991 年外国游客明显下降,为 136.1 万人次,但收入却有所

增加。达 15 亿美元。外国游客减少的原因,据认为是社会治安状况不佳。巴西的旅游者主要来自本洲邻近的国家,来自阿根廷和乌拉圭的国际旅游者大约占 44%。从其他大洲来的旅游者较少,因为旅行距离比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