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及其动因

(一)技术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间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交流由来已久,几乎在人类发展的各个时期, 都有不同程度的技术转让活动。当然,由于技术转让受社会需求和社会条件的严格制约,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条件下,技术转让的传播方式、传播手段,乃至传播后所产生的效果都明显不同,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纵观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可将技术转让划分为 4 个时期:

  1. 远古时代的技术转让。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一时期的技术转让活动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偶然的活动,传播的过度相当缓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

  2. 中世纪的技术转让。这一时期技术转让的特点是以技术产生地为中心,依照一定的地理方位由近及远,逐渐向四周区域扩散,呈“梯度式”缓慢发展状态。据有关学者统计,这一时期一项技术转让的平均周期为 400 年以上。

  3. 工业化社会的技术转让。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技术转让高潮发端于完成了工业革命、刚刚进入工业社会的欧洲。这一时期包括 17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的 200 多年时间。这一时期技术转让的特点是,技术已成为独立的商品,技术贸易已经成为独立的贸易方式,迅速发展的国际投资是技术转让的重要渠道,技术贸易已从原始的“梯度式”发展到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可以直接跨越某一地理区域的“跳跃式”发展状态。但是,这一时期的技术转让活动无论从内容、方式或其规模来看都相对简单、狭小,远不能同现代技术转让相比较。

  1. 现代技术转让。现代国际技术转让是以有偿的国际技术贸易为其主要形式的国际间的技术交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技术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得到空前的发展,并呈现出以下 4 方面发展趋势。

  1. 国际技术贸易的规模日趋扩大。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国际技术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仅以在国际技术贸易中颇具代表性的以专利、商标和专有技术为内容的许可证贸易为例,1955 年,世界许可证贸易总额为 5—6 亿美元,1965 年增至 25 亿美元, 1976 年达 110 亿美元,1985 年突破 400 亿

美元。将 1955 年的数字与 1985 年的数字相比较,这 30 年间许可证贸易额增

长 66.7 倍,年平均增长率为 15%,按此比率增长,到 20 世纪末将达到 2000 亿美元。而且,这些数字还未包括计算机软件的许可。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85 年,全世界购买计算机软件的支出为 225 亿美元,1987 年达 550 亿美元。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对技术贸易的依赖性加强。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国际技术贸易增长的势头更猛。以 1990 年为例,在这一年中仅以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航天工业技术为重点的世界高技术贸易成交额即达 2300 亿美元,如果加上传统技术和一般实用技术的出口贸易,其成交额可

能超过 4000 亿美元,远远超过国际普通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

  1. 发达国家在国际技术贸易领域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现代国际技术贸易主要在工业发达国家之间进行。越是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技术贸易额越大。目前,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贸易额约占世界技术贸易总额的 80%以上,

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贸易额只占世界技术贸易额的 10%左右,余下的不足 10%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贸易额。在现代技术贸易市场上,美国是最大的技术贸易国,其技术贸易额,特别是技术出口额远远领先于欧洲、日本等其他国家。但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地位有所削弱,欧共体国家和日本经济技术实力增强,形成了美、日、欧共体三足鼎立的局面。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尽管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然而日本和欧共体的地位已明显增强。

为争夺技术优势,各发达国家在国际技术贸易领域内展开了激烈的角逐。1981 年,美国总统里根入主白宫后,总统的高级政策顾问丹尼尔·格雷厄姆等人向里根总统提交了一份题目为《“高边疆”战略——美国新的国家战略》的报告。该报告的战略意图是,利用美国在高技术特别是航天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在军事、经济和科学方面对宇宙空间的综合开发与利用,达到重新恢复美国在世界政治、军事上的支配地位。高边疆战略包括民用和军用两方面的措施,“星球大战”在其中居首要地位。为实施这一计划,美国重新部署了其科技发展方针,增加了科研经费,以新的姿态迎接日本和欧共体的挑战。

以“科技立国”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的日本,为了谋求在国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向国际技术贸易市场展开了激烈的进攻。一方面, 日本通过大量引进美国拥有的处于大批量生产前阶段的高技术,通过向美国的硅谷高技术产业提供开发资金,以及向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高等学府提供研究资金和购买美国的小型高技术公司,获得美国的最新技术成果。另一方面,日本还加强对国外的技术出口。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50 年代,日本在该组织的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中仅占1.8%,而到 80 年代初,则上升为 14.5%。与此同时,美国则从原来所占的

35.5%降至 19.9%,下降了 15.6%。1986 年,日本又提出了人类新领域研究计划,据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声称,从科学意义和规模上说,这是一个可以与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尤里卡”计划相抗衡的战略研究计划。

面对美国、日本的挑战,1985 年 4 月 17 日,法国总统密特朗提出建立一个“欧洲工艺技术共同体”计划,即“尤里卡”计划。按照这一计划,西欧各国将建立欧洲研究协调机构,在高速微电子学、光电子学、大型计算机、高功能激光和粒子表以及人工智能等 6 个领域进行合作,以增强西欧国家集团在高技术领域内同美国、日本的竞争力,缩小它们之间的技术差距。

发达国家在技术贸易领域内的激烈竞争,还表现为这些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实行了限制尖端技术外流的国际技术保护主义政策。国际技术保护主义,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的保护,而是一国政府在技术转让方面所采取的技术垄断和技术保护的手段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集团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技术封锁,实行以政治为目的的垄断性技术保护主义。随着苏联东欧集团的解体,国际技术保护主义已超出了东西方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争的范围,着重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以争夺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为主要目的的国际技术保护主义。

美国政府在 1986 年 4 月 11 日发表了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要点,强调要扩大对高、新技术的保护范围,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保障美同产业界的国际竞争地位。1987 年 3 月,美国国防部援引出口管理法出面干预日本富士

通公司购买美国施林贝尔格公司所属的一个子公司的活动,理由是该公司是硅谷的一个著名公司,其产品可以用于军事目的。但实际上,美国政府真正的担忧在于,一旦该公司被日本收买,它所拥有的生产供超级电脑使用的高度逻辑元件将被日本获得。由于美国国防部的干预,这一交易没有成功。

日本为了提高其在国际技术贸易市场的竞争地位,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20 世纪 80 年代初,调整了其技术贸易管理的重点,将对技术引进的政府管制逐渐放开,实行“原则自由,例外限制”,但对技术出口则加强了政府管理,防止一流技术无限制外流,以维持其技术上的垄断地位。

  1. 跨国公司是国际技术贸易的重要媒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资本积累的急剧膨胀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扩大,跨国公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遍及全球的跨国公司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举足轻重的力量。据联合国跨国公司管理署副署长卡尔·沙万特介绍,到 1992 年为

止,全世界共有 3.5 万个跨国公司。这些公司在国外共设有 15 万个子公司,

它们在 1991 年的产品销售额为 4.4 万亿美元,比当年世界出口总额还多 7000 亿美元。①

跨国公司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为了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十分注意研制、开发、吸收和应用新技术,利用技术上的优势,维持其在某一行业内的垄断地位。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活动,通常与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结合起来,以占领海外市场为目的,在海外投资建厂,输出资本和技术。据统计, 美国的技术贸易收入有 80%来自本国跨因公司向其在海外子公司的转让。英国本国跨国公司向海外子公司转让技术大约占其技术出口总额的 85%。发达国家 500 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垄断和控制了资本主义世界技术贸易的 90%。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已成为技术转让的最主要的媒介,是现代国际技术贸易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力量。

跨国公司在从事技术转让活动时,常常依仗其在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 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各种不合理的限制,损害东道国的利益。例如,根据 1975

年的一项有关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的 250 项技术转让合同的调查报告,其 81%的合同列有禁止出口条款,5%列有限制出口条款。又据 1972 年维特索斯在拉丁美洲的调查,跨国公司在转让技术中定价过高的现象十分普遍,在智利定价过高的程度达 30%—70%,在秘鲁为 50%—300%,在厄瓜多尔为 75%—200%。哥伦比亚医药业与跨国公司技术转让有关中间产品定价过高的程度,竟达 136%—8200%。①国际技术贸易中的这种不合理现象, 已经引起发展中国家的普遍不满,成为影响南北关系的重要障碍之一。

  1. 发展中国家纷纷进入国际技术贸易市场,技术来源呈多极化,随着国际经济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技术贸易多极化倾向日趋加强。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印度等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步入技术输出国的行列,开始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印度在 70 年代以许可证贸易、咨询服务以及工程承包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出口,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赚取了近 80 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到 30 年代,发晨中国家的技术出口得到进一步发展,输出的技术不仅有中等水平的传统适用技术,而且

① 摘自 1992 年 11 月 12 日《经济参考报》,第 3 版。

① 《创造贫困》,(美)缪勒著,载于(美)《外交政策》1973 年秋季号第 96—98 页,转引自《遍及全球的跨国公司》,叶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00 页。

还有一些先进技术,出口市场也已扩大到发达国家地区。当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基础的限制,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出口在整个世界技术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而且在所输出的技术中软件的比重也较小,大多是软件和硬件结合在一起出口。

(二)现代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原因

现代国际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决非是偶然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具体来说,导状技术贸易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 5 个方面。 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成果的大量涌现,为技术贸易的发展提供

了大量的技术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研制和开发,不惜投入巨额资金。许多生产企业也一改原来的单纯生产加工,而变成科研、生产、销售的综合体,并把研制新产品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由此导致自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空前规模的科技浪潮,

科技成果大量涌现。据不完全统计,到 80 年代,全世界共有先进技术和专利

3000 多万项,仅美国就持有 100 多万件有效专利。世界科技文献以每年 6000 万页的速度增长。

  1. 世界范围内对技术的巨大需求,为国际技术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已成为决定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出于经济的、政治的和军事的原因,各国在大力发展本国科技研究的同时,注重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以增强本国的科技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科技分工专业比程度的提高,国际商品分工向国际技术分工过渡,科学技术开发超越了一国的范围。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所有技术领域内保持领先地位, 都需要从国外引进技术,以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因此,对先进技术的巨大需求不仅来自发展中国家,更主要的来自发达国家。如日本在 1950—1978

年从国外引进了 3 万项技术,用汇 76.7 亿美元。这批技术的引进,使日本的经济得以高速腾飞,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据西方国家估计,日本由此节省了 4 倍的时间和 30 倍的研制费用。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国、英国、瑞士这

3 个国家在许可证贸易中保持顺差地位以外,其他国家都是逆差。即使是美国这种科技大国,近年来为了挽救某些夕阳工业,也扩大了技术引进,其技术引进与技术出口之比,已由原来的 1:10 增至 1:8。

  1. 越来越多的关税与非关税的贸易壁垒,阻碍了普通商品的国际贸易, 助长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一系列国内立法,制定了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以保护本国市场。在这些名目繁多的保护措施中,非关税措施占据了主要方面。到 70 年代末,诸如进口配额、进出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口押金制、各种技术标准、包装要求、卫生检疫等非关税壁垒措施已达 900 多项,涉及 47%的商品。进入 80 年代,这种趋势进一步加强。这些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普通商品的国际贸易。为克服这些障碍,不少国家纷纷调整其出口战略,用技术出口取代普通商品出口,从而促进和扩大了国际技术贸易。

  2. 科研成本的提高,技术更新周期的加快,刺激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产品转换周期缩短。德国学者哈根·拜因和恩斯特·施马在合著的《公元 2000 年的世界》一书中,用以下两个表格对此做了说明:

另据美国波音公司技术中心 1990 年的一份研究报告,70 年代末以来,

科学技术以平均每 5 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有的先进产品技术甚至还没有投入规模生产,就被更新的技术所取代。80 年代的产品技术平均更新周期由 70 年代的 5—6 年缩短到 4—5 年,而 90 年代可能只有

1.5—2 年。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其研制和开发费用也越来越高。例如,美国在 40

年代研制成功的“DC—3 型”飞机,耗资仅为 30 万美元,而 80 年代研制成

功一种飞机需要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现在研制一种新型汽车需要 20 亿美

元,研制一种新型汽车发动机需投资 3 亿美元,即使研制一种新型的变速器

也需要投资 1.6 亿美元。

由于技术更新周期的加快,技术开发费用的迅速提高,许多企业在将一项新技术研制成功后,往往将旧的技术转让出去。对于更新周期短、保密程度差的技术,他们甚至在不失去自己竞争优势的前提下,将新技术转让出去, 以尽快收回自己的巨额研制开发费用。

  1. 迅速发展的跨国公司,为国际技术贸易提供了重要渠道。对于跨国公司在现代国际技术贸易中的作用,前面已经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三)新中国技术贸易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技术贸易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技术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由单一的技术引进国,步入技术出口国的行列。通过开展国际技术贸易,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差距。

  1. 新中国的技术引进工作。这一项工作大致可以分为 4 个阶段:
  1. 建国初期的技术引进(1952—1959 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 3

年经济恢复时期,从 1952 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了大规模经济建

设时期。为获得必要的技术装备,我国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 450 个项目,

用汇金额为 37 亿美元,主要是“一五”期间苏联同意援建的 156 个项目,其中包括冶金、机械、汽车、煤炭、石油、电力、电讯、化学以及一些军工项目。这个时期的技术引进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保证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这不到 10 年的技术引进工作,

使我国同国外的技术差距缩短了 20 年,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到国际上 20 世纪

40 年代的水平。

  1.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技术引进(1963—1968 年)。1960

    年,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使一些技术引进项目中断;再加上我国连续 8 年遭受

自然灾害,经济困难,外汇短缺,一度中断了技术引进。到 1962 年,调整国民经济收到了初步的效果,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人民的“吃、穿、用”的问题,即发展农业、纺织、轻工和化学工业。由于当时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我国开始寻求从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技术。1963 年 6 月, 我国与日本签订了维尼纶成套设备合同,之后又从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瑞典、瑞士、荷兰、奥地利、比利时等国引进了石油、化工、冶金、矿山、电子和精密机械等方面的技术和设备共 84 项,累计用汇金额

14.5 亿美元。通过这一时期的技术引进工作,增加了我国化纤、化工原料、塑料、采矿、半导体和重型卡车等方面的生产能力,填补了我国工业的部分空白。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到 1968 年,引进工作被迫中断,大部分项目也受到严重影响。

(3)70 年代的技术引进(1972—1978 年)。1971 年,我国恢复了在联

合国的合法权利。1972 年,中美发表联合公报和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这一时期,我国对外关系有了新的发展,技术引进出现了新的高潮。197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用 43 亿美元引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四三方案”。1972

—1977 年间,我国先后同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法国、荷兰、美国等国的

厂商签订了 367 个项目合同,累计金额达 33.5 亿美元。引进的项目主要有:

13 套大型化肥项目、4 套大乙烯、1 套 1.7 米轧机设备,以及发电设备、采煤机组、精炼炉设备、斯贝发动机等。由于有一部分项目受到“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四三方案”未能全面实施。由于 1978 年的引进规模过大,对外

成交金额达 64 亿美元,超过了国家财力和物力所能承受的限度,一部分项目被迫延期建设,并撤销了部分合同,在经济上造成了很大损失,在国际上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尽管这一时期引进工作出现失误,但由于引进方向重点较突出,着重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使我国的化肥和化纤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此外,从 1978 年起,我国在技术引进工作中也开始探索和采用许可证、合作生产等多种形式的技术贸易方式。

(4)改革开放时期的技术引进(1979 年以来)。1979 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地略方针,我国的技术引进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 1978 年引进工作严重失误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通过了新的技术引进方针,即“主要应该引进技术和进口自己不能制造的单机、关键设备,不要都搞成套设备进口,不要重复进口,不要只进口设备,不引进技术,不要在引进后不加消化和推广。”按照上述方针,从 1979 年至 1991 年,我国共签订技术引进合

同 4447 项,成交总额达 280.8 亿美元。这一时期的技术引进,其深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技术引进的重点是基础产业、新技术产品开发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纺、服装、家用电器等等。通过这一阶段的技术引进工作,推动了能源、交通、通讯、冶金、有色金属、石化等基础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了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繁荣和稳定了市场,使我国的某些行业接近和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综合国力大为增强。

  1. 新中国的技术出口工作。早在 60

    年代,我国就通过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向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然而,以对外贸易渠道出口技术则是 80 年代以后的事情。自 1980 年至 1992 年上半年,我国

对外出口技术 1310 项,总金额为 43.1 亿美元。我国的技术出口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1. 萌芽阶段(1980—1985 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内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技术是商品的观念开始树立起来,国内的技术交易也随之逐渐开展,少数技术进入国际技术市场。这一时期,我国共出口技术 38

项,金额为 6761.1 万美元,出口地区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例如,向美国出口的杂交水稻技术,向卢森堡、英国、美国转让的高炉喷煤粉技术和顶燃热风炉技术,以及向瑞士转让的 VC 二步发酵法技术。出口的技术内容以软件工艺技术为主。这一时期我国的技术出口尚处于萌芽阶段,国家对技术出口没有管理法规,没有鼓励扶植政策,也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因此,技术出口成交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的、分散的、无组织状态。虽然每年大约有 1000 万美元左右的技术出口,但由于缺乏经验,某些合同在价格和转让条件上显然对我方不利,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个别合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尽管如此,我国技术出口工作毕竟实现了零的突破,并为今后的技术出口积累了经验。

  1. 起步阶段(1985 年以来)。1985 年 9 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提出了要积极扩大技术出口,把技术出口工作提到日程上。1986 年 10 月,国务院批转了对外经贸部和国家科委“关于开拓国外技术市场,加强技术出口管理的报告”,对我国技术出口的方针、应遵循的原则、管理体系以及促进技术出口措施等作了原则规定,使我国的技术出口进入有组织、有领导的阶段。1986 年至 1992 年上半年,对外签订 1272

个合同,总金额为 42.4 亿美元。出口的地区由主要集中于欧美国家,逐步扩大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技术商品结构,由单纯的技术出口转向技术带动成套设备出口。1989—1992 年,技术带动成套设备出口占这一时期技术出口成交总额的 90%以上。尽管我国的技术出口规模还很小,尚处在起步阶段,但由于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拥有大量的成熟的工业化技术,所以,我国的技术出口具有很大的潜力,只要精心组织,大力开拓,就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