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神经调节”教学板书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其中在“人类的神经调节”一节中,根据本节有条理、可比较的特点,我把板书设计成表格状,讲课过程中合理安排板面,在课堂小结时再框表格,使学生感官受到新异刺激。这样,既能突出重点,又能解决难点。
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有关,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采取了边讲述、边举大量的实例组织学生讨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再把关键词写在黑板合适的位置上。教学过程如下: 课一开始,复习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形成。进入新课。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关于吃梅、看梅、谈梅时都有唾液分泌的现象。根据形成过程的不同特点, 说明反射的类型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再举例,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谈梅分泌唾液等,组织学生分析比较两个概念的区别,通过狗的唾液形成模型演示实验进一步探讨两者在神经中枢部位、神经联系上的不同及两者的联系(板书如下):
反射种类 |
反射概念 |
反射中枢 |
神经联系 |
举例 |
|
---|---|---|---|---|---|
一 |
非条件 反射 |
生来就有 的反射 |
大脑皮层 以下参与 |
牢固的、 永不消退 |
吮吸反射、 膝跳反射 |
二 |
条件反射 |
后天形成 的反射 |
大脑皮层 参与完成 |
暂时的、 可以消退 |
看梅、谈 梅、识字 |
关于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教材中让动物与人类做比较学生也易于理解,我也把这个内容设计成表格对比(见表):
接受刺激的条件 |
本质区别 |
|
---|---|---|
动物 |
具体的刺激:如声、光、形状等 |
无语言中枢 |
人类 |
具体的刺激:如声、光、形状等抽象的刺激:如字的意义 |
有语言中枢 |
课堂小结时,强调重点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这时用几道线把有关内容表格化(见上述表格),犹如重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有耳目一新之感,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强化了记忆,实现了教学目的,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堂小结后,可以擦去表内的内容,让学生做填表练习,可以巩固学生当堂所学的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也有指导作用。经检验,这样教学, 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课上完全正确地掌握当堂所学的知识,教学效果显著。生物课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可以采用表格形式的板书,教学效果都比较好。所以, 表格式板书是生物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
(滕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