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英联邦中的加拿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老牌殖民帝国英国。就连沉湎于帝国梦想的温斯顿·丘吉尔也不能不面对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事实。战争以后,内外交困的英国当局已无力维持风雨飘摇的帝国大厦,英联邦各成员国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变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1947 年原来的印度一分为四,缅甸成为独立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和锡兰虽然仍与联邦体保持联系,但在国际地位上与独立国家并无二致,除了经济上的联系外,旧有的依附关系已极为松弛。1949 年 4 月爱尔兰从英联邦中分离出去并宣布独立。1957 年,加纳和马来亚成为英联邦中的新成员。这些变化表明,作为联邦纽带的种族联系已逐步为新的国家联合形式所取代。“英联邦”已潜移默化为“国家联合体”,已往习惯于使用的“自治领”等字眼也不复应用。更为重要的是,1926 年贝尔福公报中强调的“共同王尊”(Common Crown)也不再是联邦团体的象征。印度在宣布独立后,采用了共和制政府; 巴基斯坦和锡兰也作出了类似的选择;南非也产生了这种倾向。1949 年英联邦国家总理会议上解决了如何使那些采用共和制的国家仍保持与联邦之间的联系问题。联邦中其他成员承认印度是一个主权和独立的共和国,印度则接受“国王为独立各成员国自由联合的象征和全体国民的元首”。这样,各成员国之间进行“自由结合”的同时勿需保持“出自共同忠诚的团结”,共同的王尊已不复存在,主权掌握在各成员国自己手中。此外,在圣劳伦的努力下,加拿大公民身份得到确立,上诉伦敦枢密院的法律程序被废除,加拿大与英国关系上的人为束缚正逐渐被挣脱。
1956 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使英联邦各国第一次在国际政治中公开分裂。在这次事件中,美国为排挤英、法在中东的势力,笼络第三世界国家, 给入侵埃及的英、法两国施加压力。加拿大政府一方面为了在世界上树立独立的自身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受了美国的指使,积极参与在有关国家之间的斡旋,并联合英联邦中非白人成员国,迫使英国从埃及撤兵。外交部长莱斯特·皮尔逊在联合国中策划组织起第一支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以平息这次地区性冲突。他本人也因在这次事件中作出的努力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金。苏伊士运河事件足以说明战后加拿大自由党政府在加、美、英三角关系中采取了倾向于美国的立场。
加拿大在与联邦其他成员国的联系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传统的纽带尽管已经松弛,但并未彻底斩断。1957 年伊利莎白女王访问渥太华,并在那里以女王身份召开了加拿大议会。另一方面,加拿大又以积极的姿态与亚洲新独立国家发展关系。加拿大总理圣劳伦和卫生部长保罗·马丁先后于 1954
年和 1956 年访问了亚洲诸邦友,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与这些新国家之间的联系。
加拿大加强同英联邦中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同美国的“第四点计划” 是并行不悖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认为,东西方之间的贫富差距是导致共产主义蔓延的根本原因。因此在 50 年代美国同加拿大等国发起了对处于两大阵营之外的贫困地区的援助计划。在美国的指导下,联合国也开展了一些类似的援助和开发活动。1950 年联合国发起一项针对不发达成员国的技术援助计划,到 1955 年,加拿大已承担其总开支中的 180 万元,在捐助者中居第三位。与此同时,印度也推出一项规模过大的开发计划,如无外援,势难
实行。于是英联邦各国外长齐集科伦坡,商讨援印方案,制订了所谓“科伦坡计划”。该计划最初设想在 6 年内提供 52 亿美元的援助额。但参与者的范围很快超出了英联邦,援助对象也扩大到东南亚。美国以其“第四点计划” 在其中唱起了主角。在整个计划中,加拿大所提供的援助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但加拿大所提供的现金却在全体授援国中居于第一位,由最初的每年2500 万元增加到后来的每年 3500 万元。这些基金所支持的项目包括巴基斯坦的水泥厂,印度的核反应堆,几个国家的水电、灌溉及运输开发计划。
加拿大对以英联邦成员国为主的第三世界国的外援活动,既改善了同这些受援国之间的关系,又加强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同时也适应了美国冷战战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