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趋于一致的经济政策

洛里埃上台之初,笼罩加拿大达十几年之久的经济危机终于烟消云散, 国家进入了一个经济增长与繁荣的时期。繁荣施惠于各个经济部门,以农业得益最多。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多,世界市场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激增,进而导致价格上扬。过去,欧洲市场主要从美国获得它所需的谷物及畜蛋产品,从 19 世纪末年开始,加拿大也成为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经济增长的局面为洛里埃执政预示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制定一套完整的经济政策势在必行。

其实,自由党的倾向性已从洛里埃政府内阁成员的任命中露出端倪。自由党大肆鼓吹的互惠贸易在 1891 年大选之后已渐失人心,而美国于 1891 年

和 1897 年颁布的两次高关税法(即麦金莱法和丁格利法)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使互惠成为空谈。同一时期,加拿大与英国的贸易额有了大幅度增长。从 1891 年起,加拿大出口美国的产品在其出口总额中比例有所下降,而向英国的出口在 1896 年却达到加拿大总出口额的 57%。出于现实的考虑,洛里埃从具体事实中开始逐步放弃与美国进行无限制互惠贸易的主张。

洛里埃执政时间越长,越显示了他与前任总理麦克唐纳有诸多相似之处:宽容、善于与他人相处,政治技巧纯熟,对重大问题的观察细致敏锐而对细枝末节又不过分追究。在经济政策方面,两届政府的连续性也相当明显。

自由党政府基本上继承了麦克唐纳政府“国家政策”的主要内容,开始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而逐步放弃了大陆主义的主张。这种变化虽然为许多人,甚至洛里埃本人所始料不及,但却是现实的、合乎逻辑的。麦克唐纳致力于实现的目标:民族工业的发展、国内市场的形成,加拿大的统一与独立在他执政的年代条件尚不成熟。当时的加拿大主要以出口农产品为主,而且只面向英、美两国;太平洋铁路工程虽已完工运行,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对移民缺乏吸引力,相反,大量移民从加拿大进入美国,造成严重的人口流失。麦克唐纳的“国家政策”只是一个宏伟的、富有预见性的目标,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充裕的时间才能完成。19 世纪最后几年及 20 世纪初,随着美国的边疆的“消失”,加拿大的草原省,西北地区开始显示出对移民的吸引力。土地逐步得到开垦,而世界市场对农作物的大量需求导致谷物价格上涨,为加拿大小麦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西部农业的发展必然刺激对农业机械、轻工业品的需求,促进加拿大的工业化进程。上述诸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便是加拿大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保护贸易原则最终为自由党接受,在 1897 年关税法案中得到充分体现。

该税法对税率的规定虽与 1879 年税法没有根本差别,但其中增加了一些反美情绪。具体表现在完全放弃了与美国进行互惠贸易的愿望,同时又对其他有意进行互惠贸易的国家的商品减免税额的八分之一。这一优惠很快被运用于对英贸易中。1898 年,又进一步对英国产品给予了更大的优惠,即减免税额的四分之一。

在不到 10 年的时间内,执政的自由党的政策已经从主张与美国实行无限制自由贸易发展到给予英国产品以特惠,这一转变确实是有许多原因的。自由党在野时的许多政策主张在它作为执政党出现时,必须加以修改。洛里埃若想在全国政治中站稳脚跟,不能只象过去一样仅仅依靠来自农业地区的支

持而必须把工商业界、铁路公司作为其政权的坚强后盾,因此,必须以保护关税来扶植国内工商业的发展。至于与美国进行无限制互惠贸易,已为许多人认识到只是一个幼稚、不成熟的想法,是与加拿大的独立与统一相对立的。而且,由于经济繁荣的持续,美国市场已不象过去那样对加拿大的生存至关重要。作为在野党,自由党曾坚持“大陆主义”政策,甚至希望通过建立商业同盟来密切与美国的关系,反对麦克唐纳的经济民族主义。洛里埃上台之后不久,即公开宣布不再去华盛顿朝圣。这一方面体现了加拿大人在经济繁荣时期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增强,同时也暴露了一种心态,即对在此之前的美加关系是有一种不平衡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