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教育要素特征及其对科学的影响

社会教育特征主要包括:大众的普遍受教育水平、社会基本教育制度及完善程度,高等教育和专门训练的人才的比例,等等。

有人把教育称之为科技事业的后备支持系统,这不是没有道理的。社会教育为科学研究事业提供一定性质和水平的人才资源,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这还不够。其实,社会教育也是科学知识(包括前沿知识) 传播给社会大众的中介和桥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94 年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指出,“今天,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差距是知识差距”,而“最不发达国家的共同弱点是缺乏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员。这些国家的科学缺乏‘临界质量’,换句话说,缺乏保持势头的数量充足的科学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地区人口最多,人力资源最丰富”,“文盲仍是巩固科学和技术的一大障碍。世界上约有九亿文盲。⋯⋯对希望

摆脱困境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基础科学和日常工作能力方面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中国,该报告指出,“中国科技薄弱主要是由于缺乏资金、1966 年至 1976 年政治动乱的影响。这些动乱使一代科学家没有受到教育和培养,他们把力量集中在政治方面。”(转引自《中国科学报》1994 年 4 月 1、4、6、8 日)这表明,虽然我国科技薄弱的直接原因是资金、政治动乱的影响,但使科技落后的根却在教育上。一代科学家受的教育水平低,未受训练,因而致使科学技术落后。可以举极简单的例子。例如,一个科学家未受外语的训练,不懂外文,他就无利用外文资料的可能。科学是无国界的,他不能分享最前沿的科学进展的信息和知识, 那么必然落后。《世界科学报告》针对发展中国家教育和信息落后的状况,为此也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倡议,不是提供经济援助,而是建立机构,在知识的“拥有者”和“非拥有者”之间建立联系,促进信息和知识交流。例如,第三世界的科研人员可以在有名的国际中心同著名的科学家一起工作;通过国际机构提供援助,向第三世界有前途的科学家提供助学金、奖金、路费、书籍和设备;通过国际组织以会议、讨论会、信件和电报等方式把单独的科研人员联系起来,使他们通过协同成为保持创造势头数量充足的一种越过“临界质量”的科学家群体。

由于教育的落后,发展中国家人口中科学家、工程师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下表即《世界科学报告》提供的数字。这样,由于科学家和工程师技术员比例较低,缺乏必要的发动科学进步的“临界质量”性的条件和协同能量,整体科研水平也就无法保持在高水平上。

教育与科研有比较直接的相互作用。一般而言,从科学前沿“退役” 下来的科学知识,就会通过教育立即转化为社会公众的东西,成为文明的一部分。教育的好坏,教育的效率如何,在这种知识的转化方面立即就显示出来了。教育通过接受科学新知识也就从内容到手段都得到了更新。教育又通过这种已经更新和正在更新以及不断更新的知识和手段, 培养新的各类合格人才,为科研系统输送研究力量和新鲜血液。

社会上大众的普遍受教育程度与水平对于科学的普及、文明的成长、社会风气的改良,都有重要影响。文盲和半文盲的社会,不会有好的科学,就是有,也是处在受压抑、摧残的状态中。中世纪的欧洲,之所以科学发展是如此缓慢,就是有愚昧和迷信的广大荒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