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地理教材的宏观分析

宏观分析又称整体教材分析,是从中学地理教材的整体出发,分析教材产生的背景和使用背景、教材整体结构、教材资料储备的过程。旨在使教师从整体上了解中学地理教材的编写目的和实际具有的教育功能。宏观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了解教材的时代背景

由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一定的科学技术基础,必然产生与之适应的教材,所以,了解编写教材的时代背景,就成为教师认识教材目的、评价教材的基础。同时,还有助于教师掌握和使用教材。例如,高中地理是在人地系统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时代产生的。由于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不

断发展,致使一个个环境问题接踵而来。人类被迫重新认识和研究环境—— 环境科学应运而生;社会需要教育自己的成员,尤其要年轻的一代了解和爱护环境——环境教育在各国出现。在我国,高中地理正是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产生的。因此,它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了解这一时代背景,教师会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产生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因为他们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是关系着国家、关系着人类的今天和未来;了解这一背景,还会有助于教师明确和把握高中地理教材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特点。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部教科书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产生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因此,研究分析教材在使用时的时代特点,即现时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状况以及它们对地理教学的要求,也是整体教材分析的重要任务。因为教育必须为社会、经济服务,要适应并满足它们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而教师只有在了解这些要求时,才能正确评价和准确使用这部教科书。例如,近数十年来,全球性的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运动日益高涨,地理教育为适应这一趋势就必须加强人文地理教育,用以提高学生认识与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但现行高中地理教材的人文地理部分却显得较为薄弱,因此就必须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加以调整,以便使高中地理教学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分析教材的时代背景,实质上就是了解时代的特点及其对地理教育的要求。然而,时代的特点十分广泛,我们只能有重点地进行了解和分析。一般说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可基本满足背景分析的要求。

  1. 了解、学习国家对教育的方针政策,包括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工作部署,以及对上述各项内容的解释性的讲话和文章等等,所有这些文献集中反映了一个时期内,国家的社会经济对教育的要求,是我们分析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比如当前国家教委向普教战线发出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号召,就应成为进行地理教材分析的重要指 导思想。

  2. 了解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水平,其中主要包括教育科学的最新理论、最新观点,以及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成就和改革经验。如我国普通教育,尤其是地理教育中涌现出的大量的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研究的教改经验,他们的教改思想和教学方法对地理教材分析是有启发作用的。

  3. 了解地理科学的发展水平,其中主要了解对地理教育有影响的地理科学的新理论和新观点,地理科学的新动态和成果。例如,现代地理学的人文倾向及积极参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地理教育的方法论,进而对地理教材分析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分析教材的内部结构

教材的内部结构是指教材各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与组织形式。这种排列顺序和组织形式是依据一定的逻辑联系形成的。由于各种地理教材的目的不同、内容各异,所以它们的结构也不尽相同。分析地理教材的内部结构,不仅有助于了解教材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且利于认清教材的整体功能,为正确使用教材提供依据。

确定地理教材的内部结构时,首先应划分教材的组成部分;其次根据它们的逻辑联系确定排列顺序和组织形式;最后用图解形式建立起该教材的结构模型。通过这一分析过程,一般就可以认清教材的内部组成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确教材的整体功能。

1 、地球和地图知识

A B

C

A C

B

图 1 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版)的结构

  1. 教材安排的顺序

  2. 演绎推理

  3. 知识的运用

图 1 是按照上述方法分析初中地理教材后,绘制出的初中地理教材的结构图。图中不仅反映了组成初中地理教材的三种知识内容,而且说明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分析,不仅有利于教师掌握初中地理的全部内容,而且便于教师理解初中地理教材的特点和整体功能。例如,从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顺序看,初中地理三部分知识的安排是①地球、地图;②世界地理;③中国地理。一般认为这种安排违背了“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但从它们之间的认知关系看,这种安排却符合由一般到具体的认识过程,即先学习一般规律,再学习具体特点的认识过程。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便于学生运用已掌握的一般规律独立地认识具体的地理特征。根据初中教材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演绎推理教学方法的应用,亦即先学习地理规律或一般特征,再运用规律或在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导出某一地区的具体地理特征。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起初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却利于培养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此外这种教材的安排还能保证学生在掌握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较再学习中国地理,因而对学生深入认识祖国的地理特点,形成爱国主义思想和国情观念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 资料储备分析

所谓资料储备就是指教师平时积累的地理教学所用的材料,而资料储备分析则是根据教材的实际功能及教学实际需要,确定补充或改组原有教材所需要搜集资料的范围和途径的过程。分析教材的资料储备基于以下原因:

  1. 一部教材很难适应各种类型的学校和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因此,对教材的适当补充和改组是必须的;

  2. 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趋势,在可能的情况下,要求在地理教学中尽可能扩大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将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3. 一种教材编写后,在使用期间很难适应科学技术、教育理论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因此,要对教材加以更新、完善。

为了确定搜集资料的范围和途径,首先要分析地理教材的主要外部联系对象。这是因为,中学地理教材的外部联系非常广泛,如果不加选择地去搜集资料,将会过于繁杂而不易整理与应用。例如,经过分析比较,可以确定

高中地理主要的外部联系有三个方面:一是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包括发生在现实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与地理有关的各方面知识;另一是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这种联系简称为科际联系;第三方面则是与初中地理教材的联系, 包括重叠与加深等(如图 2)。

当确定地理教材的主要外部联系对象之后,就要进一步分析该教材与各外联对象之间的关系。例如,高中地理与实际生活方面的知识相互联系,就可以获得更多知识,以丰富和完善教材的内容。同时,高中地理的理论知识又可以指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实际生活知识;高中地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联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高中地理教材可以从其他学科获得研究地理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其他科学知识又可以从高中地理教材中找到应用的场所。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明确教材需要补充的材料范围,再根据这个范围去寻找并确定材料的来源,从而能够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地搜集、积累和整理有关的资料,以备教学中使用。例如,在《高中地理》(下册)与实际生活知识的联系中,就需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人口增长以及环境问题等等方面的资料。为此,我们就应选择几种能提供上述知识的报刊或书籍,作为摘取资料的主要对象。

综上所述,中学地理教材的宏观分析为教师从背景和整体认识教材,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通过宏观分析,教师就能够在较高的认识水平上掌握和使用教材,为发挥地理教材的整体功能,全面完成中学地理教学任务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