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菩提树是桑科榕属的常绿乔木,可高达 10~20 米,树干光滑,全株无毛, 有乳汁。叶片为三角状卵形,具滴水叶尖。每年 11 月开花、白色。菩提树原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南亚地区,被佛教国家视为圣树,广植于庙宇内外, 并随着佛教而传到各地,现在我国云南和广东等地也有栽培。

世界最古老的菩提树在斯里兰卡的中央省阿努拉达善拉,树龄已有 2300 年。菩提为梵文“觉道”之音译,相传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苔摩(即释迦牟尼)在印度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树下,结跏跌坐,静思冥索, 整整七天七夜之后,方大彻大悟,得道成佛,故而菩提树也称为思维树。人们为了纪念佛祖,将菩提树尊为圣树。

在我国南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 502 年),印度高僧智药三藏禅师自印度经西藏,不远万里来到我国东南沿海,同时带来了菩提树,亲手植于广州的光孝寺中,至此中国始有菩提树,并在南方各大名刹中广为播种。菩提树是佛教国家最有纪念意义的树木,人们往往将树叶制成叶脉书签,其透明薄如轻纱,被称为“菩提纱”,上可绘制佛像、花卉等,是著名的旅游纪念品。果实则被称为“菩提子”,成熟后坚硬带光泽,呈紫黑色,晾干后可做佛珠。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北京植物园的温室中,还保存有斯里兰卡前总理赠送给我国政府的菩提树,成为中国和斯里兰卡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