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下刑”引出的话题

古往今来,对于判了死刑的人,不外乎用刀、用枪、用绞索或电椅等方法去结束犯人的生命。可是,在中世纪却有一种刑法,叫“钟下刑”,也就是利用钟声刺激受刑者,使之逐渐死亡。钟声为什么能够杀人?今天的读者一下子就能猜到原因:因为钟声对于受刑者,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噪音。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被各种声音包围着的环境中,凡是那些不需要或不愉快的声音就是噪声,它也像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一样,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噪声对人的危害是不难体会的,如人们在吵闹的环境中总显得烦躁、疲劳,反应迟钝、容易出差错事故就是明显的例证。噪声对听力的损伤更是直接的,它可使人形成噪声性耳聋。噪声还可以损伤视觉,当人们受到高强度噪声作用以后,眼睛对运动物体的对称平衡反应失灵,此时会感到眼痛, 视力减退。此外,噪声还会引起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消化功能减退、溃疡病以及头痛、眩晕、多梦、失眠、神经过敏等症状。它对人的危害可谓是“全方位”的。

噪声除了危害人的健康以外,还会影响工农业生产,如在噪声的作用下, 蜜蜂的产蜜量下降,奶牛的产奶量减少,蛋鸡的产蛋率也大幅度下降。高强度噪声还对建筑物、机器设备有伤害甚至破坏作用。

噪声的危害面很大,这对容易产生噪声的城市来说,如何防治噪声就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噪声也是声音,其强度可以用物理量“分贝”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强度在 35 分贝以下的声音反映为“静”,对 65 分贝以上的声音则反映为“很闹”和“不能容忍”,这就要求喧闹的城市必须控制噪声源,如对某些噪声源改进工艺、密闭声源、安装消音装置等。当然, 对噪声的判断也要作一个说明,如演讲者的声音强度有时高达 70—80 分贝, 而听众却感到欢欣鼓舞,这是因为听众需要这种声音,不需要和不愉快的声音当然就是噪音了。

除了控制噪声的声源,噪声的存在还有一个特点,即它在环境中不积累、不持久、也不能远距离传输,也就是只有当声源、声音传输和听者三者同时存在于一定范围的情况下,噪声才能形成干扰。据此,人们可以想法减弱噪声的传播途径,如种树加强绿化就是一法,还可增添隔音设备等等。对于接受噪声较大的个人和集体,如纺织厂等单位,人们可以采用棉纱塞耳的办法, 减少噪声的干扰。据有关调查,长期戴用这种棉纱耳塞的人,听力无明显减退,也没出现噪声性疾病的症状。总之,只要人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消除噪声的危害是并不困难的。

但愿全社会都重视噪声控制,使市民免受“钟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