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声——噪声中的冷面杀手

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然而,次声——这个冷面杀手对环境的破坏及对人体的危害,却是鲜为人知的。

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为几十到 2 万赫兹,低于或高于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耳均听不到。前者称为次声,后者称为超声。

次声虽属噪声范畴,但是,次声所具有的特性及其危害性,与一般所指的噪声是大不相同的。

科学家们做了许多测试和研究后发现,次声传播的距离比其它声音要远得多。历史上曾有过不少惊人的记录,如:1883 年 8 月 27 日,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巨响声传到了几千公里以外印度洋上的罗德里格斯岛,而爆炸激起的次声波居然绕地球转了 3 圈;1961 年,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时激起的次声波环绕地球转了 5 圈。

次声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它具有高穿透能力。它能穿透窗玻璃甚至墙壁, 而无明显的衰减。

近年来,世界各国关于次声对环境、对人体的危害展开了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次声不同于可听声及超声,它的作用通常具有破坏性,是有害的。

高空大气湍流产生的次声波能折断万吨巨轮上的桅杆,能将飞机撕得四分五裂;地震或核爆炸所激发的次声波能将巨大建筑物摧毁;海啸带来的次声可将岸上的房屋毁坏等等。

大连地处沿海,极易受海洋及大风带来的次声波的危害,例如,1978 年大连地区发生的海啸,波涛将船只掀到了岸上,它激发的次声波毁坏了远离岸边的房屋。

次声对人体的杀伤也是惊人的。当人体受到 2~10 赫兹的次声照射时, 头脑的平衡器官的功能遭到破坏,人会产生旋转感、恶心、眼球不由自主地转动。科学家们注意到,4~8 赫兹的振动能引起心、肺等系统的危险共振。人体受到 7.5 赫兹 130 分贝的次声作用时,血压会显著升高。

许多住在高层建筑上的人,在有暴风时会感到头晕或恶心。这就是次声作怪的缘故。我们曾作过测试,大连地区在强风时,10 层以上的建筑物所产生的次声可达 140 分贝以上。

次声来源于自然界和工业生产、科学试验。例如地震、海啸、强烈风暴、核试验、机器运转等等,都可产生程度不同的次声波。“次声”是一门新的学科,它的奥秘还没完全被人们揭开,但它终究会被人类制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