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洲经济

①美国对美洲经济的控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不仅加强对美洲各国的政治、军事的干预和侵略活动,而且加强对美洲各国经济的控制和掠夺。这个时期,美国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美洲各国经济的控制。

一是增加对美洲的投资。在二战期间,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在美洲的投资逐渐减少。如二战初期,英国变卖了其在美洲的投资,1945 年,英国在美洲的投资额减少了 30%以上。二战后,法国在美洲的投资仅有 1 亿美元左右。在战时,美洲各国政府先后没收了德国等轴心国在该国的投资和全部企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利用战时有利因素排挤英、德、法、日等国的势力,加强对美洲的全方位控制,并扩大对美洲的投资。截止 1946 年,美国在

美洲的私人和国家投资共 43 亿美元,其中:私人直接投资计 30 亿美元,私

人间接投资约 7 亿美元,国家投资约 6 亿美元。战时,美国对美洲投资的目是掠夺美洲各国的石油资源、战略性工业原料和半制品等重要物资,从而控制美洲各国的经济命脉。这个时期,美国投资的地区是盛产石油或矿产资源、战略物资丰富的国家,如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秘鲁、智利、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

二是垄断美洲的对外贸易。在二战期间,美国垄断组织不仅加强对美洲的投资,而且加强控制美洲各国的对外贸易。战争初期,美洲各国的对外贸

① 保罗·何恩及赫伯特·毕斯:《拉丁美洲的贸易和经济状况》,美国 1949 年版,第 122 页。

易处于混乱状态,出口额大减,丧失了德国市场,削弱了英国市场,从此美洲国家对外贸易转向美国市场。美国乘机垄断了美洲进出口贸易额的 50%以上。美国的垄断组织在控制美洲对外贸易中大获其利。而美洲国家对美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也有所发展。1941~1945 年度,美洲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从1936~1939 年度的 2.7 亿美元增至 15.3 亿美元,对欧洲的贸易也有一定的增长。但美洲国家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农产品和矿产品,进口的商品是工业品、金属、金属制品、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化学产品、纺织品、粮食等。而且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和美洲各国之间的贸易是不等价交换。美国为了加强其在美洲的垄断地位,1945 年泡制了所谓“美洲国家经济宪章”,并以取消关税壁垒、保障国外投资为借口,加强对美洲各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控制和掠夺。

②战时美洲国家工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世界市场对农产品、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需求的增加,促进了美洲经济和工业的发展。美洲工业发展的主要标志:

一是工业生产的增长。战时,美国各国的工业生产都获得了不同的增长和发展。其中采矿业、钢铁工业、水泥、煤炭、加工工业的产量,有较大的增长。例如,1937~1945 年,美洲的采矿业普遍提高产量 1 倍至数倍,钢铁产量增长 2 倍,水泥及煤炭约增产 50%左右。加工工业产量也增长 35%以上。战时,除轻工业、食品工业获得发展以外,重工业也有所发展。但美洲各国的工业生产发展极不平衡。1939—1945 年,美洲各国的加工工业产量增长了35—50%。其中,巴西增长 80%,墨西哥增长 39%,阿根廷增长 36%(与 1937 年相比)。①

二是工业企业数和职工人数增加。战时,美洲国家都先后兴建了一些现代企业。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加拿大等国,先后建立了一些钢、铁冶炼企业,其中巴西建立了年产 100 万吨钢铁的沃尔塔雷东达钢铁联合企业和大型国营飞机发动机工厂,墨西哥建立了大型的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等,智利建立了大铜矿企业、大型加工企业和大型瓦奇帕托钢铁厂等。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人队伍也不断扩大。1945 年,美洲的职工人数从 1940 年的 900 万人扩大至 1500 万人左右。

三是民族资本工业的发展。战时,美洲国家推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发展方针,并通过制定关税、信货、金融、价格、外资管理等政策来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战时,美洲各国没收轴心国家的企业,购买了英、法等国的一些企业,都大大地加强了民族工业的实力。例如,1947 年,美洲国家的民族制造工业产量较 1938 年增长了 50%以上,民族工业企业数量,工业投资额和工业产品种类等,都有显著的发展。例如,1945 年美洲民族工业投资总额约为 30 亿美元(按 1950 年价格水平折算)。随着美洲工业的发展,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出现了工业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尽管美洲工业获得了重大的发展,但是,因帝国主义国家仍然控制着美洲各国的经济命脉,因此,它制约了美洲各国工业化的进程。

③战时美洲农业的增长。战时,美洲各国的农业有一定的增长,但它的增长较工业慢得多。美洲农业增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战时,美洲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标志是农业

① 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三册,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325 页。

产值有所增长。以 1934—1938 年为 100,则 1946 年为 110%。但各国农业生产发展不平衡。加拿大的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成为粮食出口国。而 1939—1945 年,巴西的农业总产值则下降了 2.3%。①美洲各国农业产值的提高,主要是大米、玉米、马铃薯等 15 种农产品产值的增长,咖啡、可可和棉花等出口农作物的产值是下降的。

二是农业技术的提高。战时,美洲各国的农业生产技术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例如,加拿大等国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美国、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国,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拖拉机。但许多美洲国家的农业生产仍是手工操作。

三是播种面积和产量增长。在二战期间,加拿大、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美洲各国的农业播种面积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巴西的耕地总面积扩大了 25%以上,咖啡、大豆和甘蔗等作物的产量约提高 25—50%以上。

此外,美洲的畜牧业也有较大的发展。1937~1945 年,阿根廷的牛、羊、猪、马畜牧业产值约占农牧业产值的 40%左右。其中,大牲畜、羊、猪的存栏头数分别增长 24%、28%和 104%。

尽管战时美洲农业有一定发展,但由于大庄园制的统治,束缚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在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美洲的国家依然是帝国主义的农业附庸。为了反对大庄园制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美洲人民开展了反帝、反殖和争取经济独立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