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洲经济

①帝国主义对亚洲经济的控制与掠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日、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亚洲进行经济侵略、控制与掠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扩大对亚洲的投资。战后,帝国主义为攫取高额利润,将大量资本输入亚洲各国。1921~1923 年,英国向印度输出资本额从 1908~1910 年的年均 1470 万英镑扩大到 3030 万英镑。1939 年英国向印度投资从 1929 年的

约 6 亿英镑增长到 11 亿英镑。英国通过资本输出依靠经理行控制了印度的黄

麻、采煤、电力、铁路、制糖、制茶等工业经济和 700 多家大公司,从中获得了巨额佣金和利润。

同时,英国还向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如 1918~1928 年,英国不仅在中国投资创办了矿山,侵占门头沟煤矿及河南焦作煤矿;而且在烟草、电力、橡胶、机器、玻璃、桐油、纺织、洗染、洋碱等行业中建立约 60 个企业,企图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日本在两次大战之间,既占领了中国的胶济铁路、青岛地区,而且通过投资和兴办工矿企业、建立株式会社等组织,来控制中国的纺织、铁路、面粉、采矿、轻工业等经济命脉,使中国变成日本的原料供应基地。

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借口“门户开放”政策,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它颁布了对华通商条例,鼓励美国商人对中国投资。1917~1921 年,美国通过在中国建立美孚、运通、友华、中华懋业、大通 5 家银行,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同时,通过扩大投资进行掠夺。1919~

1930 年,美国在中国投资创办了 180 多家公司。这样,美国通过资本输出和投资控制了中国的纺织、化工、机械、电力、汽车等工业,从中牟取暴利。两战期间,帝国主义还加紧对东南亚各国的经济侵略。例如,荷兰等外

国垄断资本以租借地等形式,扩大对印度尼西亚的资本输出,建立银行,兴办工厂,掠夺资源,从而控制了印尼的大种植园、采矿业、出口作物加工业、银行、外贸、运输等经济命脉。

1937 年,外国垄断组织在马来亚投资从 1914 年的 1.9 亿美元增长至 4.5 亿美元,其中英国资本占 70%。英国通过投资兴建铁路、设立银行、建立工矿企业,控制了马来亚的工矿业、农业、财政、外贸、交通等重要经济部门。

1938 年,外国垄断资本在菲律宾的投资额为 4.3 亿美元,其中美国投资为 2.6 亿美元,占 60%。美国通过投资控制了菲律宾的制糖、椰油、烟麻企业、种植园、出口作物加工厂、采矿业、电业、贸易等重要经济部门。

1938 年间,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泰国的投资达 2.8 亿铢,其中英国投资占 30%。英国通过投资贷款控制了泰国的粮食、采锡矿、采伐柚水、贸易、运输等部门。

二是垄断亚洲国家的对外贸易。两次大战之间,帝国主义还加强对亚洲国家的对外贸易的控制与垄断。例如,战后英国通过提高卢比对英镑的兑换率,鼓励英国商品输出,强迫印度实行帝国特惠制,从而扩大了英国在印度的销售市场,使英国对印度的出口贸易额保持在 30%以上,从而控制了印度的对外贸易,使印度成为英国的销售市场。

在两次大战之间,英国、日本、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除了加强对中国贸易的控制及垄断以外,还加紧对东南亚各国对外贸易的控制,主要是荷兰、英国、美国、法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印尼、马来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亚洲国家对外贸易的垄断。其目的是使亚洲国家成为其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并通过不等价贸易剥削亚洲人民,攫取巨额利润。

三是疯狂掠夺亚洲国家的财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在亚洲各国设立银行、强征赋税等手段,控制亚洲国家的财政经济命脉, 掠夺亚洲人民财富。如英国通过在印度建立印度帝国银行(1920 年)等机构控制了印度的财政金融。英国还通过强征赋税,发行公债等手段,剥削印度人民。这个时期,英国每年从印度劫掠的赋税收入约 1.5 亿英镑。日、美、荷、英、法等国也通过在东南亚等国建立银行,控制其财政金融事业,从中牟利。

②亚洲国家的农业衰落。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因帝国主义、封建地主、商人高利贷者等对亚洲各国农民的统治、压迫、奴役、剥削,导致了各国农业萎缩、衰退,农村经济破产,农村阶级两极分化。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经济负担加重。这个时期,亚洲农民遭受的剥削日益加重,农民贫困破产。如印度农民除向政府交纳田赋外,还向殖民地政府当局缴纳盐、煤油、酒等消费税,地主提高地租,商人高利贷者提高利率,加强盘剥,外国垄断组织通过不等价交换掠夺农民等等,这都加重了农民负担,导致了农民收入减少,负债增加,贫困破产,沦为雇农或债务农。日本帝国主义不仅残酷地剥削本国农民,而且加强对中国、朝鲜、中国台湾农业的掠夺,使日、朝、台的农民负担加重,纷纷破产。东南亚诸国国农民的经济负担也很重。印尼、泰国的农民除向地主交纳地租外,还向政府交纳赋税,荷兰等国殖民者还强迫农民实行单一种植制,使农业经济结构受到严重破坏。

二是农村阶级分化发展。两次大战之间,亚洲各国农民在沉重的地租、赋税、高利贷、不等价交换的盘剥下,发生了严重的阶级分化。大部分农民因失去土地,沦为佃农、雇农或乞丐。如 1931 年印度的雇农在农业人口中占

38%,中国的贫雇农在农户总数中约占 70%,泰国的贫雇农约占农户总数的 50%以上。少数富裕农民因发财致富,购置田地,变成地主、富农、租田主或中间剥削者。并加强对贫雇农的剥削。例如印度地主实行分成制,佃农缴纳的地租约占收获量的 60%。东南亚国家的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约占农民年收获量的 30—60%左右。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使农村阶级分化不断发展。

三是农业生产停滞。两次大战之间,亚洲各国农业生产处于停滞、衰落状态。其主要标志:第一、农业耕地面积减少。如 1931 年印度的人均耕地面积从1911 年的0.9 英亩下降为0.82 英亩,1934 年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从1913年的 3.2 市亩减少至 2.7 市亩。第二、农业生产工具匮乏、落后。这个时期, 亚洲各国农民不仅普遍缺牲畜、农具、肥料,而且工具落后。如印度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木犁占耕犁总数的 90%以上,使用铁犁仅占 8%左右。中国在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犁、木耙,极少使用铁犁。第三、农业产量下降。这个时期,亚洲各国的小麦、大米、玉米、高梁、谷子等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战后印度因农业产量下降,从粮食出口国变成了粮食进口国。1936 年, 开始从缅甸进口大米。30 年代后期,每年从外国进口谷物 150 万吨以上。印尼是个农业国,由于被殖民者强制发展供出口的农作物等原因,粮食缺乏。1940 年从外国进口大米约 11 万吨。

③亚洲国家工业有所发展。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亚洲一些国家工业的发展。它表现下列两方面:

一方面是民族工业的发展。两次战争之间,因帝国主义对亚洲殖民地工业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各国资产阶级在战争中获得了暴利,农民破产为发展工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这些都促进了亚洲一些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个时期,印度的纺织、黄麻、钢铁、制糖、水泥、采煤等工业都获得较大发展。如 1934 年印度的股份公司数量从 1930 年的 6313 个扩大至 10070 个,各邦也

建立了 1700 多个工厂企业。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工业也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尼的花裙、编织、皮革、卷烟、陶瓷等民族工业获得了一定发展。新加坡的民族工业如日用品工业和食品加工工业等正在萌芽、兴起。马来西亚的橡胶、采锡工业也有一些发展。

另一方面是手工业的发展。两次战争之间,亚洲国家的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个时期,印度的手工业有织布、丝织、毛织、制糖、碾米等行业。1931 年印度有手工业者 1530 万人(含民族工业从业人员),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10%左右。工业产值(含民族工业)在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约占 20%左右。还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等。亚洲其他国家的手工业也有自己的兴衰历史,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泰国的手工业如纺织业等,大都破产了。直至 40 年代初,它的碾米、伐木、锯木、采锡、加工工业等手工业才逐渐恢复发展起来。

④亚洲国家垄断组织的兴起。随着外国垄断资本的入侵,亚洲工业的发展,亚洲的垄断组织也应运而生。这个时期,在印度的现代工业中出现了下列垄断组织:一是印度黄麻工业协会卡特尔(1886 年),垄断黄麻产品价格;

二是印度糖业辛迪加,1937 年有 90 家制糖工厂参加,它控制全国糖业的 60%;三是印度联合水泥公司,它由英印的 10 家大型水泥公司组成了托拉斯;四是印度家族康采恩,它是以某个家族所控制的大公司或大经理行为基础建立与发展起来的大型康采恩垄断组织,如塔塔父子、比尔兄弟、辛哈尼亚、塔帕尔垄断财团等,1939 年印度有大经理行 44 家,它控制 239 家公司的经营。在两战之间,中国出现了“四行二局”国家官僚资本金融垄断组织和资源委员会的各种经济垄断组织。这个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垄断组织有很大的发展。1931~1935 年,日本建立了 35 个卡特尔,1933~1935 年,日本通过公司兼并活动,建立了纺织、汽车、钢铁、化工、铁路、食品加工等 17 个大型托拉斯,1939 年以前日本建立了 20 个大型康采恩,其中三菱、三井、安田、住友 4 大康采恩垄断了日本的经济命脉。此外,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也在东南亚建立了一些垄断组织,借以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