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目的要求:

  1. 学会 12 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长大以后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爱好天文,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激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培养科学精神,树立献身“四化”的志向。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张衡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认真观察自然现象是教学的重点。

  2. 天文知识比较难懂,是教学难点。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依靠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会 12 个生字,理解词语,通过朗读和默读训练,让学生把课文读熟。除让学生学会字词句和掌握课文内容外,还要让学生获得观察方面的知识, 受到唯物主义思想的初步教育。渗透“分段”的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有许许多多亮晶晶的星星,你们有谁数过星星吗? 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吗?在 1900 年以前,有个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喜欢数星星,他从小热爱天文,长大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就是我国汉朝的张衡(板书课题)。“数”是多音字,(用卡片让学生读“数学”、“数字”、“无数”、“数数”)“数星星”的“数”读 shǔ,“数数”读 shǔsh)。

二、读通全文。

  1. 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每字的读音。

  2. 学生轻声练读。依靠汉语拼音自己练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思考:(1)全文有几个自然段?(6

    个)(2)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我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

  3. 讨论。边读边想,自己练说,同桌互说,全班讨论。三、学习生字。

  1. 引导自学。自学前 4 个生字:数、院、颗、闪。在书上画出由这 4 个生字组成的词语:数星星、院子、一颗、一闪。

  2. 检查。用卡片读生字和词语,指名个人读、齐读。分析、记忆字形, 训练学生用学过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记忆字形。查字组词。

  3. 教写生字。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

2.看第一幅图(上下两部分)。思考:(1)图上画的谁和谁?(2)他

们正在干什么?(3)是什么时间?(4)从人物服装上看是什么时候的事? 3.轻声自读。思考:(1)晚上满天的星星是什么样的?画出描写星星多

的句子来。比较课后作业第 3 题(1)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当学生都正确找到并画出描写星星多的句子后,通过课后作业题两个句子的比较,使学生深入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渗透“比喻句”的知识,让学生略知比喻句的作用。)(2)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表示张衡动作的词有哪些?画出来。

(要求学生自己找到并画出“坐、靠、仰、指、数”5 个动词。还要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句话让学生深入体会张衡从小观察星星的浓厚兴趣和认真态度。抓住“一直”这个词,有它和去掉它,让学生反复读读, 体会体会,加深理解。)

  1. 讨论。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想好之后将上面的问题一道题一道题讨论,可分别采用轻声自说、同桌互说、小组轮说的形式加强“说”的训练。

  2. 朗读训练。(1)轻声自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2)范读。(3)照老师的样子人人练读。(4)指名读。

五、课堂练习。

  1. 用卡片指读 4 个生字、4 个词语。

  2. 抄写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听写:数星星、院子、一颗、一闪。

  2. 朗读。朗读第一自然段。

  3. 讨论。在这一自然段中,找出表现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词语和句子各是什么。

二、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 学生轻声自读。思考:(1)“奶奶”为什么说张衡是“傻孩子”?(“奶奶”认为天上的星星是数不清的,张衡一颗一颗地数是白费劲。)(2)“奶奶”的话里,哪些词语是讲星星是数不清的原因的?(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3)“奶奶”说的“又在数星星了”中的“又” 字是什么意思?(说明张衡非常热爱天文,经常数星星,有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习惯。)(4)“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奶奶” 认为星星数不清,张衡认为“能数得清”。)(5)张衡为什么说能数得清?

(“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说明张衡热爱天文,观察星星的决心大,不怕困难,不怕麻烦;“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说明张衡通过长时间的多次观察,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 进一步说明“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说明张衡不只是在观察星星,而是在研究星星的运行规律。张衡小时候就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1. 讨论。(先想后说,让全体学生以各种形式参加讨论。)

  2. 朗读训练。(1)轻声自练。(2)指名读。(3)分角色练读。(4) 分角色指名朗读。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1. 轻声练读。

  2. 学习生字。自学后 8 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后,指导学生写“之、

名、睡、楚”。强调“之”是 3 画,强调“睡”的笔顺。

  1.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1)“爷爷”同意谁的意见?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爷爷”同意张衡的意见,从“爷爷”的前三句话可以看出来)

    “爷爷”都说了些什么?(“爷爷”前后说了 6 句话,包括三点:一是肯定了张衡观察得很仔细;二是说星星是分成一组一组的,每组都有名字;三是以北斗星做例子作进一步说明,使张衡又获得了新的天文知识。)

  2. 教师讲授北斗星知识。让学生看书上第二幅插图,看北斗星和北极星,

    还可用挂图或幻灯片讲解。提问:(1)北斗星和北极星之间是什么关系?“总是”是什么意思?(2)“爷爷”的后三句话和前三句话是什么关系?(后三句话是举例具体说明前三句话的)

  3. 复述练习。指导、训练学生口述“爷爷”讲的天文知识,用“爷爷告诉张衡⋯⋯爷爷还告诉张衡⋯⋯”的句式练说,人人练说,同桌互说。强调用自己的话说,严禁背诵课文的语句。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

1.轻声自读。思考:(1)“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是张衡的想法,说明他对“爷爷”讲的天文知识很感兴趣。)(2)张衡为什么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说明张衡从小就肯动脑筋,对“爷爷”讲的天文知识不肯轻信,非自己观察,自己验证不可。也说明张衡观察星星的刻苦精神和认真态度。)(3)课文中哪个词语说明张衡相信了“爷爷” 的话?(果然)2.讨论。先想后说,人人练说。

  1. 完成课后作业第 3 题(2),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认识北斗星, 认识比喻句。

  2. 朗读指导。(1)范读。(2)人人练读。(3)指名读。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张衡对学习知识的刻苦、认真态度。

五、课堂练习。 1.抄写 8 个生字。

2.抄写第五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听写 12 个生字。小组内互检自改。

  2. 说说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二、讲读第六自然段。

  1. 默读课文。思考:(1)张衡长大以后怎么样?“刻苦钻研”是什么意思?(细读课文体会“刻苦钻研”在这里的含义。认识张衡长大以后是经过刻苦钻研才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决不是轻而易举、轻松自在的。)(2) 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提示学生先说张衡小时候是怎样做的,再说长大以后又是怎样做的,注意“刻苦钻研”的重要性。张衡小时候喜爱天文,认真观察星空,动脑筋,肯学习;长大以后,刻苦钻研,才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2. 讨论。

三、朗读训练。

  1. 学生自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四、课堂作业。

  1. 看拼音写词语。做书上课后作业第 2 题。

  2. 填空。

(1)一个孩子( )在院子里,( )着奶奶,( )起头,( )着天空( )星星。

(2)( )的星星像( )珍珠撒在碧玉( )。(3)那七( )星, 连起来像一把( ),叫( )星。离它们不远的( )星,叫( )星。

  1. 抄写第六自然段。附:板书

张衡小时候

13*数星星的孩子

[数 一颗 两颗

[看 一夜没睡好

著名的天文学家

 ]风次起来看 果然

长大后

刻苦钻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