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
教学目的要求:
-
学会本课 5 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
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第五段中青蛙妈妈对小青蛙说的话,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教学思路:
整个教学除按一般的阅读课文方法外,着重于在帮助学生懂得回声形成原因的过程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学时,可先让学生了解意思,再理解词语,然后想象内容,懂得道理。教学时要充分运用朗读的手段,尤其注意突出小青蛙情感变化的内容。要抓住重点词句,强化训练。同时应注意将科学道理,渗透在语言文字训练之中,防止上成自然课;篇幅较长,但不需逐段详细讲读。
教学准备:
观察石块击动水面后波纹的传播情况。(可在小河边或池塘中观察)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
板书课题: 21 回声
-
“回”是什么意思?(回来)
-
激疑: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儿能听到回声?
-
导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讲科学道理的童话。二、初读课文。
-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自由读)。
-
出示生字,指读:藏 cáng、捡 jiǎn、扔
réng、波 bó、荡 dǎng。(“①藏,②扔,③荡”读音上有什么共同点?“波”与“坡”读音比较。)
-
注意课文中读轻声的字。
-
编段落顺序,分段指名朗读,纠正读音。
-
课文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在什么地方发生的事?他们在干什么?
(边读边想)
- 出示课后问题:
(1)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发现有一只小青蛙在学他说话?(2)小青蛙问妈妈,妈妈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
-
找一找,以上问题,分别是哪些段意所写的内容。
-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讲读第一、二自然段。
-
出示问题一: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发现有一只小青蛙在学他说话?说一说是哪些段的内容。
-
指读第一自然段。
-
出示“倒影”。①问:上一课我们学过哪个有关的词?(倒映)② 倒映在水里的桥洞的影子,就叫——“倒影”。③问:水里的倒影是什么?
-
读第二句话,结合看插图(一),说说“大月亮”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把“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称作“大月亮”?
-
指导朗读。
①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像什么?
②什么好像大月亮?
-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1)小青蛙和妈妈在哪里?(桥洞底下)
-
小青蛙心里怎么样?为什么高兴?[结合插图(一)理解“周围” 等词]
-
小青蛙怎么知道“有一只小青蛙”在学他说话的?(⋯⋯叫⋯⋯, 也在叫⋯⋯;问,也在问⋯⋯)
-
提醒同学注意:①小青蛙先说话,另一只小青蛙紧接着说(“这时” 一词);②小青蛙说什么,另一只小青蛙也说什么?(两组相应的话语)
-
练读第二自然段(注意指导:“高兴”、“疑问”两种语气)。
-
这是怎么回事呢?小青蛙心里很奇怪。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
引读:小青蛙——,他问妈妈:“——”
-
出示句子: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
-
桥洞里的小青蛙看得见吗?
-
“藏”字就是躲起来,看不见的意思。
-
“藏”还可以换成什么字?(“躲”)
-
朗读体会,知道小青蛙听到了另一只小青蛙学他说话,但看不见他躲在哪儿,从而理解小青蛙奇怪的心理。
- 引读:小青蛙问妈妈,妈妈笑着说:“——”三、讲读四、五自然段。出示问题:小青蛙问妈妈,妈妈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
(一)理解妈妈是怎样做的(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出示句子,填空:青蛙妈妈(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一圈地(荡)回来。(1) 请同学做两个动作,理解“捡”、“扔”。(2)看图理解“波纹”。
-
根据课前的观察,理解“荡”字的意思。
-
波纹一圈圈扩散出去,为什么又荡回来?(理解必要条件:碰上河岸)
-
朗读感受,突出重点词语。
(二)理解青蛙妈妈怎么说的。
-
尝试迁移:假如我们的声音也有水一样的波纹,那么声音的波纹碰到桥的石壁,也会怎么样?
-
朗读青蛙妈妈说的一段话。
-
书上说水的波纹用“荡回来”,而说“声音的波纹”用了什么?(返回来)
-
点题,理解“回声”:小青蛙的叫声传了出去,碰上桥洞的石壁又返回来,这就叫——(“回声”)。
-
巩固“回声”概念:小青蛙听到的是另一只小青蛙在学他说话吗?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回声?[填空:青蛙叫的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
-
朗读第五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声”概念。1.填空并朗读。
河水激起的( ),碰到( ),又一圈圈( )回来;青蛙叫的声音的( ),碰到( ),也要( )回来。
2.课文中写了青蛙妈妈和几只小青蛙? 二、讲读第六自然段。
小青蛙在妈妈的帮助下,懂得了什么叫回声。他心里很高兴。于是他—
—(引读第六自然段)。
三、朗读课文,理一理思路:
小青蛙是怎么懂得什么叫回声的?(和学生一起一步步归纳)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注意小青蛙的感情变化: 高兴→奇怪→恍然大悟→欢快2.注意青蛙妈妈说话的语气。
-
注意问句和感叹句。
-
重点是三、四、五三段。五、延伸。
-
想一想,小青蛙听到回声,有一个重要条件是他在什么地方,因为声音碰到什么才会返回来?
-
你平时在哪个地方听到了回声?假如你没听过,那你想在哪些地方听到自己的回声?
六、指导写字。 1.“藏”字最难写,要一笔笔跟老师写。
-
“捡”和“扔”两个字都表示动作,是“扌”旁。
-
“波”、“荡”都与水有关,但“荡”是上下结构,不能写错。七、把课后作业 2
的填空做在练习本上。
八、练习朗读(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听话·说话
教学目的要求:
-
培养学生听话说话的能力。
-
初步让学生掌握转述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揭题:《练习转述》。转述即把别人说的话说给另外的人听,主要的意思不能错漏。
-
出示通知一则,让学生朗读后,用自己的话,把这则通知的意思告诉别人。
-
练习转述。
(1)告诉别的同学,要他(她)通知家长参加会议。(2)告诉自己的家长,请他(她)参加会议。
(可采用先同桌练说,再指名交流,教师随时指导。)4.练习用其他内容转述。
-
教师设计:5 月 31 日,在本班教室里举行庆祝“六一”儿童节文娱活动,请每一位同学作好表演节目的准备。a.把这通知内容告诉同学;b. 把这件事告诉家长。
-
进行比赛:
选两组同学(甲、乙组),分别设计三段内容,相互转述。要求:一段是把老师的话转述给同学,一段是把爸爸妈妈的话转述给老师,一段是把甲同学说的话转述给乙同学。
5.小结。
转述的时候应注意什么?(读书上最后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