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超视距的远战

远战,是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一个突出特点和重要战法。它在具体表现形式上,不一定是攻防双方交战首先从接触线开始、尔后再逐步向对方纵深发展,而是首先从对方纵深打起,然后再向近处延伸。

军事技术的发展,自然是产生各种战法的决定性因素。

20 世纪初,火器技术的发展,使大口径火炮可以打到对方纵深目标,但是以永备火炮、机枪工事为骨干,以纵向和横向堑壕、交通壕连接成的防线和筑垒地域,使进攻一方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即使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进攻者使用飞机轰炸、坦克冲击,往往也很难冲破对方的防线, 更不可能直接摧毁敌方纵深目标(当然,这并不排除纵深作战的情况)。及

早消灭对方纵深内包括预备队在内的抵抗力量,可谓难上加难。这就是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远战很少出现,即使有远战,通常对战争全局也难以起到决定性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坦克、舰船和火炮的战术技术性能有了重大改进,特别是飞机可以高强度的突击对方纵深内目标,深远距离的战斗:战役合围时而出现,但不经过层层剥皮式的前沿争夺,战役突破和扩张几乎不能实现。也就是说,二战时基本战法依然是以近战为主,远战尽管以不同方式反复采用,但依然是作为对前沿作战的配合,难以对战争全局产生决定性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主战兵器性能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远战兵器增多,除了飞机、大口径火炮外,还有定位射击系统、各类导弹、多用途直升机、无人驾驶飞行器、电子战器材、远距离布雷器材、远距离探测器材、远距离观察指挥与通信器材等。二是武器作战距离增大, 如火炮射程在一战时期一般为 6—9 公里,二战时为 12—17 公里,目前大口

径火炮已达 70 公里;飞机的作战半径,一战时期为 30—50 公里,二战时期

为 150—200 公里,现已达 600—2000 公里;战役战术导弹射程从数百到数千公里。

作战飞机在有加油机保障时,可连续飞行数万公里。美国的“银河”战略运输机最大航程 5526 公里,时速接近 1000 公里,一架飞机一次可载 6 架

武装直升机或 350 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直升机可迅速突然地出现在对方的战略纵深和后方。三是武器射击精确度和威力增大,并有作战保障装备与之相适应。飞机和导弹突击基本可做到指哪打哪。一枚战术导弹可以摧毁一栋大楼,一座桥梁,一艘军舰或一架飞机,对人员可以造成成建制的批量杀伤。电子战装备的使用可以使敌战略纵深内的通信中断、指挥失灵。深远距离的火力突击、电磁压制与军队高速机动融为一体,为远战提供了客观条件和坚实基础。

远战形式的增多,给现代作战带来了许多不曾有过的问题。战场空间扩大,前方与后方界限模糊,作战重心向纵深位移,纵深交战行动增多,包括空袭、导弹袭击、机降、伞降、特种作战等作战行动很普遍,在纵深内围绕摧毁与保护指挥、通信、机场、码头、导弹和炮兵发射阵地。后勤补给等目标的斗争异常激烈,在战略纵深内围绕摧毁与保护政治中心、经济要害、交通枢纽、发电厂、城市工业建筑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非军事目标的斗争也非常尖锐;战场指挥异常复杂,指挥员既要关注当面敌情,又要十分注意自己纵深的安全,设法以打敌军的纵深来保护自己的纵深。指挥员很难亲自观察战场,组织纵深作战时不能用普通的方法组织现地勘察,不能在现地给部队下达作战任务和组织协同动作,换句话说,就是指挥员要经常在敌情资料不足的情况下作出判断、定下决心,组织作战行动;电子、火力、制空权尤为重要,这些方面如果失去主动,远战就难以进行,军队行动将处于混乱之中; 纵深内的后勤目标受敌威胁加重,后勤与技术保障异常困难。

远战,对于武器装备优势一方来说更为有利,既安全又可取得良好的作战效果;对武器装备劣势一方来说,与近战相比则更为不利。弱者以远对远无疑是以短击长,而以近对远则困难很多。但相比而言,武器装备劣势一方更宜用近战来对付敌人的远战。靠近敌人打,楔入敌人战斗队形中打,敌远战兵器就失去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