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精细地预测和评估战争结局

在战争还没有发生但又有很大可能发生的情况下,对战争进行预测和评估,是战略谋划不可缺少的一环。事实上,历次高技术战争发生前,参战国无论是采取原始的还是现代的、粗放的还是精细的、定性的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不同方法,都对将发生的战争进行过预测和评估。美军在入侵已拿马之前,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陆军部等对入侵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首先作了分析和预测,认为有利条件是预先在巴部署了 1.3 万人部队,实际已

基本控制了巴,再增加 1.1 万部队,就有足够的力量达到摧毁巴国防军的目的。不利条件是可能遭到一些拉美国家的反对,巴国防军抵抗能力可能比预料的强得多,世界舆论(包括国内)可能会认为诺利加是个小人物,搞掉他不公正。利弊相衡,美国认为为“保持美在巴拿马的利益”,动武是唯一的

① [美国]鲍勃·伍德沃德著:《800 天三次出兵》,军事译文出版社,1991 年版,第 51 页。

② [印度]萨廷达尔·辛格著:《印度国防战略》,1986 年新德里英文版,第 125 页。

① [印度]高塔姆·萨尔马编:《印度北部安全》第二章,1986 年新德里英文版。

选择。因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回答了总统 6 个关于战争预测的问题:(1)挑衅够严重吗?严重;(2)巴国防军是否有了变化并失去了控制?是; (3)“蓝匙”计划能解决问题吗?能;(4)此计划会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吗?会;(5)行动会带来民主吗?是的;(6)公众和新闻界反应又如何? 经过做工作很可能是积极的。经过这种定性的预测和评估,布什说:“动手干吧”①。海湾战争中,美军在投入地面作战之前,曾运用作战模拟方法对战场态势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美军在地面作战中将有 4 万人伤亡,占参战部队的 10%左右。这样大的伤亡美军是难以承受的,因而美军采取延长空袭时间,“把战场准备好”——消灭伊有生力量 30%—50%再发起地面攻击,预测伤亡仅在 5000 人之内。实战证明,这种预测较为准确。

战争预测和评估,主要是指对战争的样式、范围、持续时间、作战阶段、对抗程度、人员伤亡、经济和装备消耗、结局,以及国际国内对战争的可能反应等,进行大概的估测。现代条件下,由于计算机模拟技术、仿真技术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战争预测和评估有了更多的方法和手段,能够使战争预测和评估相对以前要准确一些。但由于军事上各种因素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别是精神因素、指挥决策、作战方法优劣等难以量化而在战争中又起关键作用,因而战争预测和评估主要还是采取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只是根据定性需要而进行的一种辅助工作。“定量分析出发于定性分析,最终又是为了定性分析”②。“在数学模型或计算有用的地方,它们决不能代替良好的直觉判断或者成为良好直觉判断的竞争者,只能补后者的不足”①。

战争的预测和评估,实际是探求战争的运动规律。毛泽东曾经指出:“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不管怎样的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②。毛泽东在 30 年代中期,根据中日战争特点,预测中国抗日战争要经过三个阶段,并依此提出各阶段的战略指导,被誉为战争预测之典范。高技术战争,虽然发展和变化迅速,但也有它自身发生和发展的规律,预测个大概,同样可以做得到。比如,对国内外战争的反应问题,作战样式、范围和持续时间、对抗程度问题等,通过对一般战争特点和规律的分析,结合即将发生的战争情况,完全可以有一个概略的估计。这种估计,通常用系统方法、历史方法、逻辑方法等进行外推,越全面越透彻,往往越准确。正如孙子所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③。对于战斗力评估、作战损耗等作战效能内容,力求借助于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模拟或仿真。

计算作战效能主要采取指数法。它依据各武器装备火力指数、各相关因素及其变量,计算敌对双方战斗潜力,以预测出胜负、战斗消耗与人员伤亡等。这一方法的创立者是美国军事历史学家杜派,本世纪 60 年代中期开始, 他根据武器装备的历史发展及其杀伤力,赋予一种武器的基准值,然后进行类比赋值,再经过综合计算求出胜负结果。在高技术条件下,这种方法依然

① [美]鲍勃·伍德沃值著:《1800 天三次出兵》.军事译文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55 页。

② 《军事预测学》,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 年版,第 51 页。

① [美国]查·J·希奇、罗·N·麦基因:《核时代国防经济学》,总参出版局,1965 版,第 151 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490 页。

③ 《孙子兵法新注》,中华书局,1977 年版,第 9 页。

可以用于战争效果的量化分析。其具体步骤如下: 1.赋予各种兵器杀伤力理论指数(TLI)

兵器杀伤力理论指数是在一个假设环境内,以兵器本身的射程、发射速率、精确度及杀伤半径来确定,只表明各种兵器对人员杀伤的相对能力(见表 02)。

  1. 计算兵器实际杀伤力指数

兵器杀伤力理论指数,只具有相对意义,没有实际意义,因武器射击时要受到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战斗指数要比理论指数小得多。试验表明, 火力、机动力和疏散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相互关系。TLI 值必须除以疏散因子(每个士兵所占 10 平方米,疏散因子为 l),得出的才是实际杀伤力指数(OLI)。杜派通过研究历史上多次战争发现,随着武器威力的增大,战场越趋向疏散化,伤亡率也在下降(见表 03)。

由于作战部队越来越疏散,人员伤亡的百分比也呈下降趋势(见表 04)。3.战斗效能定量判定

实际杀伤力指数确定之后,可以称之为常量。战斗中还有许多变量,如地形、季节、天气、机动性、易损性、训练水准、士气、领导能力、后勤效率和防御态势等,对杀伤力或战斗效能都会产生影响,可以用特定的数值表达。比如:对部队的战斗技能、勇敢精神和士气,可以根据不同水平或不同程度,按比例定量,即“杰出的”、“优良的”、“好的”,分别定值为 1.10, 1.00,0.8,以它们作为乘数,乘以常值,就可得到期望的性能值。各种变量数值(因子)乘以双方拥有的全部武器的 OLI 值,分别得出双方总战斗潜力。双方总战斗潜力的比,是一个代表可能的交战结果的数值,它说明哪一方可能获胜。

设想作战双方武器类型主要有 4 种:步兵武器,炮兵武器,装甲武器和空中武器。杀伤力总和(oLl 总值)计算公式为:

S = (Ws + Wmg + Whw ) × rn + Wgt × rn + (Wg + Wgy )

  • (rwg × hwg ×z wg + ×wwg ) + (wi × rwi × hwi )

    • (wy × rwy × hwy × zwg × w yy ) (1)

式 中 : S──战斗实力(用环境变数修正后的一支战斗部队武器杀伤值的总

和);

W──支部队编制内的武器效能或人力总值,即全部小型装备(Ws)机枪

(Wmg)、重武器(Whw)、反坦克武器(Wgi)、大炮(Ws)、防空武器(wgy)、装甲部队(Wi)和空中武器(Wy )的 OLI 值总和;

Rn——与步兵武器有关的地形因子; Rwg——与炮兵有关的地形因子; hwg——与炮兵有关的气象因子;

zwg——与炮兵有关的季节因子; Wwg——与炮兵有关的空中优势因子; Rwi——与装甲部队有关的地形因子;

hwi——与装甲部队有关的气象因子; Rwy——与空中武器有关的地形因子;

hwy——与空中武器有关的气象因子;

Zmy——与空中武器有关的季节因子; Wyy——与空中武器有关的空中优势因子。

上述可变因素,在不同的环境下数值大小不同,可以经过试验、结合以往战斗经验给予确定。同时,还要考虑武器特点、敌对双方等情况,确定因子使用。

例:对反坦克武器的 OLI 值(Wgi),应作如下考虑。(1)如同对步兵武器一样,环境的和作战的因子均应用于反坦克武器;(2)只有在达到敌方装甲武器全部 OLI 值(Wei)以前,被算入实力(S)甲的反坦克武器 OLI 值(Wgi) 是全值;反坦克武器值超出敌方 wei 的部分,只将其半值算入己方的 wfgi 户。

防空武器包括地面防空火炮和地对空导弹,对防空武器的 oLI 值(Wgy), 应作如下考虑。(1)环境的和作战的因子均应用于防空火炮;(2)只有在达到敌方近空支援的全部 oLI 值 wey 计算 wey 时,使用按历史资料分析的实际出击率;在假设的模拟中,则按比例分摊可供使用的敌人飞机,以前,被算入实力 S 中的防空武器 oL1 值(Wgy)是全值;防空武器值超出敌之 wey 的部分, 只将其半值算入己方的 wfgy 总值中。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出的部队总实力,用所有可辨识的作战变数予以修正,得出一支部队在战斗环境中的战斗潜力

(P)。

P=s×m×le×t×o×b×us×ru×hu×zu×v式中:

P——战斗潜力(用作战变数修正过的战斗实力);

m——机动因子(通常防御方的 m 值为 1); Le——领导因子(在数据允许对这一因素作出评估的情况下); t——训练或经验因子(在数据允许对这一因素作出评估的情况下); o——士气因子(在数据允许对这一因素作出评估情况下); b——后勤因子(在数据允许对这一因素作出评估情况下); us——与实力有关的态势因子;

ru——与态势有关的地形因子; hu——与态势有关的气象因子; Zu——与态势有关的季节因子; V——易损性值。

机动因素 m 的计算过程:首先计算部队的机动特性 M。对于一支进攻的部队,用以下公式计算。

M = [(Na + 20J a + Wia ) × mya / Na ]

a [(N + 20J + W ) × mya / N ]

(3)

d d i d d

式中,脚标 a 为进攻方的标示符号;脚标 d 为防御方的标示符号;

N——人员实力或数量; J——运载器数量; wi——装甲人力的靶场值; my——空中优势对机动性的效应;

J 的值可以进一步精确化为:全部无装甲的运载器,加上两倍装甲的非战斗运载器、包括自行装甲大炮平台),加上 10 倍可供使用的全部建制飞机

(固定翼的或旋翼的)。对防御方来说,Ma 常为 1。有了 Ma 值以后,可计算 ma 的值。

ma=Ma-(1-rm×hm)(ma-1) (4)

其中,rm——代表艰难的地形对机动性的降级效应; hm——恶劣的气象对机动性的降级效应;

对防御方来说,ma 常为 1。

易损性值 v 的计算过程与机动因素 m 的计算过程相似。首先计算易损性特性 v。

Vf = N × c × (

) × v y × vr

(5)

式中,脚标:是己方标识符号;脚标 e 是敌方标识符号; Vy——空中优势能力对易损性的影响; vr——两栖或越河作战对易损住的影响; C——暴露值,其计算公式为:C=UV/Ru (6)

由一个相当大的基数表示的易损性特性 v,通过下式转变为易损性因子

v。

v=1-v/s (7)

以上 7 个公式为整个模型计算所需的方程式,可以用下列图解形式互相

联系起来:

P=s×作战变数

S × [ Ma − (1 − rm × hm )( Ma − 1) × l e × t × o × b × u s × ru × hu × zu × v]

J a + Wia × mya / Na )

(N + 20J + W × m / N )

1 − (N × C ×

Se / Sf

  • Vy × Vr ) / Sf uv / ru

d d id yd d

(Ws + Wmg

  • Whw ) × ra + Wgi × rn × Wg + Wgy

  • (Wi × rwi × hwi ) × Wy

× rwg × hwg × zwg × w wg × Twg × hay × z wv × wyy

双方战斗潜力的比值 Pf/Pe 可能等于 1.0,也可能大于 1.0,也可能小于1.0。如果 Pf/Pe 大于 1.0,意味着己方可能获得好结果;如果 Pf/Pe 小于 1;

0,则意味着敌方可能会获得好结果。

杜派等人通过经验判定,一场战斗的结果可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估价。(1)交战双方完成使命的相对程度(上述 Pf/Pe 八比值),用 MF 表示。(2)空间效能:敌方夺取阵地的能力;守方控制阵地的能力。

(3)做前两件事时按伤亡人数表示的效率(Esas)。

空间效能测度公式:

Efap =

式中:

[(Se + use ) / (Sf

× u af )] × (4Q + De ) / 3Df

(8)

D 为各方占据区域的纵深;

Q 为各方每天平均进展或后退距离,对某一方为正值,对另一方则为负值,并且只要(4Q+De)为负值,ESP 即为负值。

一支部队的伤亡人数表示的效能 Ecas,不仅应该反映它加予对方的每日伤亡数字表示的相对能力,而且要反映相关于己方部队规模的日伤亡率。在这个公式中,伤亡人数、数量大小、力量强弱、态势因素和,易损性因素均要有表达。

对敌方来说,公式的表达形式为:

Eecas

= vf 2[

− 100Case / Ne ] (9)

式中,Cas 表示伤亡人数,N 表示部队总人数。

对每一方,把这三个效能测度结合起来,得到结果 R。R=MF 十 Esp 十 Ecas (10)

R 代表定量化的战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