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追求彻底的军事胜利

战争胜负价值观的不同,对战争目的的认识与追求也不同。在过去的战争中,一般以敌人是否被消灭和占领多少阵地为价值尺度。消灭的敌人越多, 取得的胜利就越大;占领敌国的领土越多,取得的胜利就越彻底。在这种胜利观的支配下,战争不是空间越打越大,就是时间久拖不决。在高技术战争中,有限的目的决定了不能企求彻底的军事胜利。作战的停止、所占地区的界限,完全服从于政治需要。一旦达成政治目的,也就是取得了军事胜利, 并不追求彻底消灭敌国军队,或使其完全丧失抵抗能力。当然,这里所说的军事胜利是从战略上讲的,并不包括局部的或战役战术范围内的胜利。不占领对方领土,并不排除更高级的对战败国的控制方法。海湾战争结束时,多国部队已经深入伊拉克国土,占领了萨马瓦南部及纳西里亚等地区,并完全有能力继续向首都巴格达发展进攻,甚至可以彻底摧毁伊拉克的军事能力, 但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中东的战略利益需要及其预先确定的战争目标,多国部队在控制科威特战区及其以西的重要的交通枢纽、把伊军赶出科威特, 包围、分割和歼灭伊大部分共和国卫队之后,便结束了这场战争,这充分反映出战争目的的有限性。

新军事革命中的战争目的更具有限性,是由多方面条件决定的。从广义上说,首先由时代条件决定。

70~80 年代,特别是 80 年代以来,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谋求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追求更快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各个国家首要目标,大规模的或长期的战争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会遭到世界人民包括本国人民的反对。美国陷入越南战场 10 多年,使其大国地位发生了动摇,用他们自己的

话来说,“这场战争没有结束冷战,却使美国保持了 25 年之久的军事优势荡

然无存。”①就是这场战争曾激起美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美国当局直到 90 年

代还忧心忡忡。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也是 10 年,不仅没有达成战略目的,而且使其大国地位迅速轶落以至走向崩溃。这都说明发动大规模的长期战争有悖于时代趋势。其次是由经济条件决定。高技术战争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战争时间越长,规模越大,意味着付出就越多。第四次中东战争,作战时间仅18 天,计耗资 100 多亿美元,平均每天约消耗 6 亿美元,何等惊人!它从反面告诉人们,高技术战争是个无底洞,再富裕的国家也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再其次是由高新技术条件决定。如果说过去战争发起国希望打有限规模和有限时间的战争条件不具备的话,那么今天掌握技术优势的一方则具备了较多的条件。过去需要出动数百架次飞机投掷数千枚炸弹完成的任务,现在只需要出动一两架飞机发射一两枚精确制导炸弹。因此,有限的战争目的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美军空袭利比亚作战时间只有 12 分钟就达到了目的。

新军事革命中的战争的这些特性,对持久战略是个严峻挑战。在常规技术条件下,交战一方对作战目标、范围和时间等不能进行有效控制,另一方

① [美国] 阿·米利特、彼·马斯洛斯金合著:《美国军事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 年版,547 页。

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达成持久战。如今,在敌对双方军事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掌握技术优势的一方,往往可以控制战场局势,特别是可以进行“外科手术式”袭击,抓一把就走,有的战争或冲突可能不在地面进行, 很难达成持久战。战争目的的有限性,对以空间换取时间及大踏步前进和大踏步后退等一些传统战法提出了挑战,给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等都带来了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