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职业教育

欧洲工业的发展,急需具有初等和中等专门技术知识的人才,创办和发展职业教育便成为欧洲发达国家的当务之急。

英国从 19 世纪 50 年代起就非常关注欧洲各国迅速发展的工业。感到这些国家之所以发展快是由于建立了有效的职业教育制度。于是政府和自愿团体也纷纷行动起来设立科学与艺术部。70 年代,伦敦自治机关和几个伦敦同业工会又共同制定了一个全国技术教育方案,督促各地举办技术学校、技术班和技术夜校,并注意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当时一般技术学校设置工、商、农、家事、普通课等五科。大多数学生学习前三科,家事科主要招收女生。到 1880 年,伦敦又设立了多种技术学校,其方向是培养中等技术人员。所授科目有科技、商业和外语。这种学校无论是在制度上、课程设置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较上述的一般技术学校完备。

这个时期,从政府的态度来看,对创办职业教育也颇积极。1882 年,政府任命了一个皇家技术教育委员会,1889 年国会通过了《技术教育法案》, 强调技术教育要针对各项工业生产之需要。1899 年,议会又成立了教育部, 并专门设立了一个负责职业教育的部门,这就进一步保证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欧洲工业国家中,德国的职业教育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 18 世纪 60 年代,普鲁士政府在为西里西亚罗马正教制定的学校法令中,就已提出了关于青年的业余教育的问题。进入 19 世纪以后,在培养青年技术工人的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1876 年,德国的《工业法典》中规定:学徒要按地方当局的命令上学,雇主要保证学徒的学习时间,训练学徒的师傅必须是熟练工人,学徒满师时要经过考核。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由于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原来的少数业余学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于是一部分业余学校就改变为技术学校和专科学校,同时又新建了一批技术学校。至此,德国的职业教育初具规模。政府规定,在接受 9 年或 10 年义务

教育后,如果不立即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准备开始进入职业,年龄又不到 18

岁的青少年,必须再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德国已把 18 岁以下的一部分职业教育和培训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这就保证进入各个职业领域的劳动者都受过良好的职业训练,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基础。

德国的职业技术学校很多,类型也比较齐全。有农业、工艺、商业、森林、建筑及矿业等技术学校。这些学校都是适应社会需要而建立的,办学方式也不拘一格,灵活多样。

职业教育的创办和发展,给德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为工农业的发展所提供的大量的初具文化科学知识和掌握了初级劳动技术技能的训练有素的劳动者,他们与高级技术人员一起组成三级技术梯队,大大加速了德国工业的发展,从而使德国在 20 世纪初就赶上了工业先进的英国。

法国在巴黎公社时期就注意了发展职业教育,因为公社对其下一代的基本要求是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教育。公社认为,科学的全面的教育是不能脱离职业教育的。1871 年 5 月 6 日,公社在第五区开办了一种职业学校。在这种学校中,除了给学生一定的职业训练外,还给他们教授普通的科学文化知识。后来公社又开办了一所工艺美术女子职业学校,学生除了学习素描、泥塑、木雕、牙刻等各种工艺技术外,还学习其他文理课程,以充实、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文学知识。公社执行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瓦扬对创办职业学校非常关心,他在《关于设立普通教育职业学校告各区政府书》中要求各区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设立职业学校的房屋和机构的建议、资料送交教育委员会,并请各区政府同教育委员会共同协商大办职业学校的问题。

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教育方面采取的一系列很有意义的改革措施是值得研究和学习的。法国职业教育的重新兴起是在 1919 年 7 月《阿斯第埃法》颁布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