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高等教育

从 19 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工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也发生很大变化,其特点有二个方面:

创办新大学。19 世纪下半叶至 20 世纪初,欧洲正处于工业革命的高潮之中,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国家创办了不少新大学。

英国从 19 世纪 50 年代“城市大学”运动进入高潮起到 20 世纪初,先后建立了 18 所大学,4 所大学学院。其中,伯明翰大学,利物浦大学,利慈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布列士托大学等是从学院发展为完全大学的。这些新创立,新改建的大学不仅为英国新兴工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有力地促进了英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而且这些大学自身也都逐渐成为工业研究的重要中心,对英国工业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德国在这个时期也新开设了不少大学,如着重于电工和造纸工业的达姆斯塔工业大学,莱比锡商科大学、柏林商科大学,市劳斯鲁工业大学等。据统计,至 1918 年,德国已有各类大学 45 所,其中仅工业大学就有 10 所,农

林兽医大学 9 所,其余则属于商业专业和采矿专业大学。

法国这一时期科技进步,电子、化学、热力学、天文学、生命科学及现代物理学等领域发展迅速,取得了不少重大的科学发明成果,因而这一时期被誉为“美好时期”。法国之所以在这一时期出现科学上的繁荣景象,除了政治、经济等一系列政策改革之外,与其实施教育改革所产生的作用也是分不开的。尤其是那些对科技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

法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始于普法战争结束、共和派掌权以后。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来改变原本落后的高等教育:1877 年设立了硕士学位奖学金; 1886 年设立了国立中学高级教师职位奖学金;增加对各学院的拨款并允许它们接受赠款;修建校舍;增设专业学科,改进各学院的教学组织工作;改善教授及其他教学人员的待遇。特别是 1896 年 7 月 10 日,法国议会颁布法令, 决定在每一个大学区建立一所大学。于是,15 所大学便在原有学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这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法国高等教育最具有代表性的变化。而其中最突出的变化与成就又是巴黎大学的新生和发展。在这里集中了许多第一流的学者和教授,他们为法国的发展培育了一大批人才。

改革旧大学。这方面仍以英国为典型。19 世纪前,英国大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神学为主体。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为教会服务的人才,其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和古典学科。二是大学自治。由于大学及其下属的学院都

由私人或社会团体资助创办,所以大学既不依附于教会,也不从属于政府, 因而具有高度的自治权。这样必然使高等教育脱离社会。加之在生源问题上, 它们实行关门主义,只招收贵族、名流,高级军官等上层阶级的子弟,在教学方向上只重视纯学术研究而拒绝实用性学科⋯⋯因此尽管英国最早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也最早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在经济上一直处于世界的优势地位,但由于保守文化传统的影响和作用,高等教育发展缓慢。

19 世纪 50 年代的“城市大学”运动,迫使英国高等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不仅表现在新的大学方面,更体现在对牛津和剑桥这两所在英国具有古老传统的最高学府的改造上。

首先,在学生来源方面,开始允许从中下层阶级中选拔学生。

其次,从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法学、历史成为两门独立学科,现代语、英语和实用性学科开始有了立足之地。1873 年还设立了卡迪什物理实验室, 为后来许多世界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的出现,为英国对物理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打破生源性别上的界限,向女子开放。这一引人注目的变化使得其他院校也准许女子入学,准许女子获取学位。

对牛津、剑桥这两所古典学府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它使大学与社会生活有了密切的联系,也使英国的高等教育向多样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