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在近代的实施

亚洲一些国家在引进近代西方体育的同时,也保留并进一步发掘了传统体育。有的国家还把这两种体育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传统体育的近代形式。

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最初 10 年,曾出现过只重西方体育引进,而忽视发掘传统体育的倾向,后来有所改变。1882 年,嘉纳治五郎开始整理日本古代各派柔术,之后创造了现代柔道,剑术因警视厅的大力提倡也得以复活;1895

年,创立了推动传统武艺发展的核心机构“大日本武德会”,并在全国设立了分会,于每年 5 月的武德庙会期间,举行剑道、柔道、弓道、长刀、杖道、

炮术、射击等武艺比赛,传统体育获得了生机。待到 19 世纪末,又出现了将传统武艺同西方体操相结合的倾向。如小浕卯之助的女子大刀体操、中岛笃一郎的武术体操、中岛贤三的木剑体操、长刀体操等都是这种结合的最初尝试。

中国与日本不同,传统体育活动始终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特别是一些民俗节会的活动,如春节的龙灯狮舞、端午的龙舟竞塞等深受人们喜爱。农村中各种杂耍表演和身体练习形式,如荡秋千、放风筝、举石锁、练杠子等得到百姓异常欢迎。而且,由于西方体育价值观念的逐步影响,使人们不再仅仅从娱乐、健身的角度来认识民俗活动的价值,而也从教育方面的作用来认识其价值了,于是,在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对滑冰、跳绳、斗空竹、打花鼓等民俗活动的研究整理的现象。

在中西体育结合的初期,中国传统体育的代表项目——武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派别,涌现了一批武林高手。中华武术在与西方殖民主义者的长期斗争中,曾发挥过极大作用。1910 年“精武体育会”在上海成立,反映了中国传统体育发展的新趋势。该会曾广延全国各派武术名家执教,表明中华武术正在朝着消除宗派成见,达至相互交流融合的方向发展, 这对推进中华传统体育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精武体育会”不仅发展武术, 而且还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体操、举重、骑马、拳击、自行车、摔跤等近代西方体育运动,这对中西体育的结合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总体看,由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极不平衡的文化分布状况,传统体育始终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加之在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背景下所形成的“保存国粹”的热潮,都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新的思想观念对传统体育破旧纳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