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寄托物符号

镇水宝剑 鸡血疗法 长寿面 补天饼 金箔酒 西王母的长生不老药丹药 葛洪的学问 摇钱树与聚宝盆 替罪羊 泥娃娃 吉祥物

康熙年间,山东兖州大桥被洪水冲坏几个桥墩。大桥修复后,官府民众特请匠人制作一镇水宝剑,全长七米多,号称天下第一剑;将此剑竖立在大桥中间桥墩前,似乎是要将河水劈开。我们称这柄镇水宝剑为寄托物符号, 因为它是人用以向水神、龙王爷发出的一个信号,告诉他们不要冲毁大桥; 至于水神、龙王爷能否理解这个符号的信息,则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将寄托物符号归入神秘符号之中,是因为它只是人们寄托的某种愿望,而在实际上并不能产生人们所期待的作用,或者只能起到很小的作用(放在桥墩前可能有一点保护作用)。有时它们好像确实产生了人们所期待的作用,但是却无法用已有的科学知识予以合理的解释,于是便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记得笔者上大学时,社会上兴起“鸡血疗法”热潮,以为从活鸡身上抽出的血注入到人的身上可治百病、延年益寿。有趣的是,学习尖端自然科学技术的大学生亦不能免俗。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的“鸡血”也属于寄托物符号,因为它同样不能产生人们所期待的作用,充其量也只能起到某种安慰作用。

事实上,寄托物符号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但是要对它们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却很困难。一般来说,寄托物符号是这样一类人造的或自然的物品,它们被人们赋予了超越其自身性质的含意,从而寄托着人们的某种美好的、但又有些非分的愿望;有时人们并不是真的相信它们能够起到那些作用,而只是希望通过这些寄托物讨个吉利,或寄托某种哀思。

古人称脸为面,脸长则称为面长。相传汉武帝在与文武百官聊天时,谈起《相书》上说人中(上唇正中的凹处)长一寸能活 100 岁,东方朔便开玩

笑说彭祖活了 800 岁,他的人中长八寸,他的面该有多长呀。由于人人都想长寿,但又长不出彭祖那么长的面,于是便偷换概念,用过生日吃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因此长寿面亦属于我们所说的寄托物符号。

春节吃饺子,吃得越多越好。据说是因为饺子状如元宝,这样吃便寓意着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入家来。在民间的观念中,元宵代表着“星星”,水饺代表着“偃月”,月饼代表着“满月”。因此,吃元宵、饺子、月饼,又表示吸入日、月、星三光,含有与日月同辉、天长地久的意思。山西南部地区妇女生小孩时,要送有彩蛋的馍馍,因为商族的先祖简狄相传便是吃了五彩蛋(玄鸟之卵)而生的契,这种有彩蛋的礼品馍象征着新生儿的血脉渊源。端午节吃粽子,则是寄托对屈原不幸遭遇的哀思,当然也是对昏君的变相抗议。

湖北阳新县一带,每逢正月二十日,家家户户都要吃煎粑。相传当年女娲补天后便用黄土泥巴作了一男一女,这对夫妻为了感谢女娲,过年时便送给女蜗许多年粑。女娲说我用 36000 块石头补天,还有许多缝没补好,你们自己吃了这些年粑就等于帮助我把天上的缝补好了。

陕西蓝田、临潼一带的老乡,每到正月二十四日,家家户户都要烙大饼或锅盔,然后抛向屋顶象征着补天,投入水井象征着补地(宋朝时以正月二十三日为天穿节,相传女娲于这一日补的天。苏东坡有诗“一枚煎饼补天穿”)。显然,煎粑或煎饼也是寄托物符号。人们相信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帮

助女娲补好天,即助神一臂之力,应当说是一种积极的有责任心的行动。 巧合的是,相传女皇武则天的诞辰即正月二十三日,她也确实“穿破”

了男性一统的“天”。民间又以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节或天仓节:用细灰撒在庭院内外作囤形,并放入五谷少许,谓之填仓,象征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当天若有客人来访,无论如何也要将客人留下大吃大喝一顿,可能也是图个吉利,表示一年都吃得起喝得起。陕西一带又以正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为燎疳节,届时要用黄纸剪成娃娃形状持在门楣下以挡“疳神”,并跳火堆炒黄豆吃(大人小孩抱着被褥从火堆上跳过去,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量)。这些风俗不知是否与天穿节有关,顺便提及。

事实上,民间节庆日的食物,大都有其神秘符号之含意,举不胜举,只好略去。令我们感兴趣的是,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不久前曾掀起“吃黄金热”。餐馆的寿司上洒着金粉,点心用金箔包着,还有据说能壮阳的金箔酒,吸引着大批的食客。尽管医学家说吃纯金对人身体不仅没有帮助反而有可能伤害消化系统(黄金如成为离子状态的某些盐类,可对免疫系统疾病产生抑制效应)。我们且不管为什么日本既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又有相当发达的“迷信文明”(按说这两者是互相排斥的,或许允许“迷信” 在法律下的公开存在,有助于丰富想象力,而又能破除其神秘力),而是从吃黄金想到了长生不老、起死回生的丹药,它们更是货真价实的寄托物符号。

在我国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药是西王母发明的。神羿射日后曾去昆仑山向西王母讨来长生不老药,嫦娥偷吃后飞升到月亮上的广寒宫。关于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包括女娲补天、共工撞倒不周山、夸父逐日、十日炙杀女丑、大禹治水、寻找失踪的日月等)的真实含意,笔者已在有关的著作中详细论述。简言之,这些神话传说记录了远古(7000 年前到 11000 年前之间)发生过的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即一颗相当大的天外星体与地球相撞事件及其对地球生物圈的影响。有趣的是,阿·戈尔勃夫斯基在《人类文明之谜》这本带有科幻色彩的书中认为,人类在 12000 年前已有高度文明, 可能因某种大灾害而丧失了。霍尔别格在《冰河期宇宙论》这本颇受议论的巨著中认为,地球曾先后捕获过 7 个月亮,地质灾害与这些事件有关,捕获目前这个月亮时曾引起地轴倾斜。去年我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亦出版了陈性澈的《宇宙奥秘之一窥》,书中有许多超越寻常的联想,其中也认为约 6000

到 1 万年前,一颗彗星与地球相撞,形成了今日的月亮,并改变了地球自转轴倾角及地形地貌。

不过,我们不大相信人类在这次灾害之前已建立过与现在可比的高度文明,但相信这次灾害事件极大地刺激了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促使人类从混沌中走出。现在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继续谈长生不老药。根据《山海经》的记载, 如《海内西经》:“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我们认为“不死之药”实际是不腐之药,即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以达到其灵魂不死之目的,或者完好的尸体有如人睡去一般,远古人相信有朝一日他还会醒过来。显然,我国神话传说中的不死之药及其用途,与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当属于同一类技术。但是,由于“不死”的概念到后来发生了转变,由“不腐”变成了长生不老或真的起死回生,于是在中国逐渐形成了人可以通过服药而获得长生不老的观念,这种药便称为“丹”,服了仙丹便可使人变成神仙。

客观地说,“神仙”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具吸引力的联想之一。这种联想期待着人能够进化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生物,他可以控制时间(长生不老及知过去未来)、控制引力(在天空中自由往来)、重组物质结构(点石成金,穿墙而入,变化形貌,直接用各种化学元素或分子、原子组成各种用具或食物),并且能量无穷无尽。

显然,这个联想大大地超越了生物进化以及人类文明进化的步伐,因此数千年来它只是人类的一种痴心妄想。有意思的是,古今中外乐此不疲的大有人在。中国人注重吃,于是寄希望吃某种神奇的丹药变成神仙;印度人善玄思,于是希望通过思维的净化(面壁不动或念经)变成佛。总之,他们都采用了某种神秘的符号来寄托或象征他们的愿望。

关于丹药这种寄托物符号,我们可以从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金丹》中略知一二。他说:“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入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丹药的主要成分是汞,即水银。它是唯一在常温中呈液体的金属,并能像水一样蒸发凝结。还能消熔金、铅等重金属,而且还能构成多种颜色性状不同的化合物。黄金则是化学性质极其稳定并且色泽高贵(中国人以黄色为贵,皇袍、皇宫多用黄色;英国人则以紫色为帝王色)的金属,它的延展性极好, 自然界又极其稀少。显然,葛洪相信,服食这两种东西,便可将它们的优点转移到服食者的身体上,从而也能够像它们一样“变化愈妙”、“毕天不朽”。我们不愿意过多地嘲笑这种简单的甚至是愚蠢的联想,因为人类很早便产生了类似的有时也是成功的联想,例如吃了豹子胆便可以增加胆量,吃石榴便多子多孙(人的某种器官生病,便去吃健壮动物的相应器官,多少有一定的道理或作用)。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正是人类的杂食性胃口,使人类获得了高速度的进化,因为这样可以直接使用复杂的物质结构“砖块”来建造自己的肉体。

因此,当葛洪说“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凡草木亦远矣。故能令人长生,神仙独见此理矣,其去俗人,亦何缅邈之无限乎?”的时候,他在思维逻辑上并没有犯什么错误,只是他不明白草木虽然烧之即烬、埋之即朽,但在物质结构的复杂程度上却远远超过于丹砂之类。

《抱朴子内篇·金丹》中描述了大量的丹药,如丹华、神符丹、神丹、还丹、饵丹、炼丹、柔丹、伏丹、寒丹等九丹,以及九转之丹、太清神丹、九光丹、五灵丹、岷山丹、立成丹、羡门子丹、赤松子丹、石先生丹、崔文子丹、刘元舟丹、乐子长丹、李文丹、尹子丹、太乙招魂魄丹、采女丹、稷丘子丹、墨子丹,以及金液、饵黄金法等等丹药。可惜的是,这些丹药必须在名山远岛上才能炼成,并且不得有旁人恶语相讥,否则便炼不成。似乎炼丹的法术(据说均有神仙暗助)尚敌不过凡人的冷眼或闲话,难免使信徒们心寒。

正是由于丹药是一种失败的联想或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因此我们才将它们归入神秘的寄托物符号里。它们对于求仙者的作用,与春节吃饺子对凡人的作用,在实质上是完全一样的,都是人为地强加于某种东西以某种意义。而这种东西在客观上并不具有那种意义,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一种符号,用来代替“长生”或“元宝”之类的事物。

尽管丹药是一种失败的联想,然而炼丹术却极大地增加了人类对各种化

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认识,并最终直接孕育 了化学这门科学的诞生和发展。

就葛洪个人来说(公元 283—363 年间),他除了坚信神仙的存在和服食丹药可以成仙外,还拥有广博精深的知识,著有《浑天论》、《潮说》、《抱朴子军术》、《金匮药方一百卷》、《碑颂诗赋百卷》、《胎息术》等 60 余种著述。即使除去可能的后人伪托者外,其著述之宏富、学问之广博,实堪惊人。

例如,《抱朴子内篇·释滞》有一段话:“夫天地为物之大者也。九圣共成《易经》,足以弥纶阴阳,不可复加也。今问善《易》者,周天之度数, 四海之广狭,宇宙之相去,凡为几里?上何所极,下何所据,及其转动,谁所推引?日月迟疾,九道所乘,昏明修短,七星迭正,五纬盈缩,冠珥薄蚀, 四七凌犯,彗孛所出,气矢之异,景老之祥,辰极不动,镇星独东,羲和外景而热,望舒内鉴而寒,天汉仰见为润下之性,涛潮往来有大小之变⋯⋯或以示成,或以正败,明《易》之生,不能论此也。”显示出葛洪对天文学有着很深的造诣,所以他才敢如此理直气壮地挤兑那些自称明白《易经》的书生。

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其中的一句话:“上何所极,下何所据,及其转动, 谁所推引?”这几乎可能是第一次用科学的术语提出了“万有引力”的问题, 而且没有把它归之于“上帝”之类无可奈何的缘故。我们之所以谈这些问题, 是为了说明知识渊博的人也可能误入歧途,或者说陷入一时无法证明的课题之中。由于社会对人类的各种联想也存在着“成者王侯败者贼”的评价标准, 因此失败的联想或久久不能被证明的联想,以及持这些联想的人,自然会遭到社会的冷遇,他们也就愈加倾向于使用常人看不懂的符号来神圣其事业或隐藏其研究。因此,神秘符号大多都是隐符号,其真实含意往往与字面意义不同,使外行人无从探究。不过,相当多的民众喜闻乐见的神秘符号,则以形形色色的民间风俗形式流传开来。

民间最喜欢的寄托物符号是摇钱树,在四川出土的东汉时期墓葬中,常有一种形如今日花瓶的陶器,顶端有一中空的柱,用以插物,据考证即“钱树座”。在发掘出的钱树座的附近,通常可找到“钱树”,即一簇簇枝叶繁茂、结满铜钱的树。据说这种钱树原生长于海上方壶、瀛洲、蓬莱三神山, 然而最早的文字记载则见于《三国志·邴原传》注引《邴原别传》:“原尝行而得遗钱,拾以系树枝,此钱既不见取,而系钱者愈多。问其故,答者谓之神树。原恶其由己而成淫祀,力辩之,于是里中遂敛其钱以为社供。”证明当时已有了崇拜“钱树”的观念。而在东汉出土的钱树座上则雕刻着人们打下钱树上的钱并拾起挑走的图案。钱树早已变成摇钱树,家中供奉摇钱树, 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铜钱。

与摇钱树相似的还有聚宝盆和聚宝竹的传说。相传,明朝初年,有个叫沈万山的人,很穷,有一次他受梦中启示,用自己仅有的钱物救了百余只青蛙的命。这些青蛙环聚于一瓦盆旁喧鸣达旦,沈万山便将瓦盆取回家中,用于洗手洗脸。后来他妻子偶然将一银物落入盆中,俄而盆中银物便盈满,试之黄金亦如是,遂成巨富。朱元璋打下天下,找借口抄没沈万山家资,并将其流放到岭南,聚宝盆亦成皇家财产。后因金陵水患不止,明祖以聚定盆镇之乃止,其地亦称聚宝门。聚宝竹的故事见于宋洪迈《夷坚(志)支丁》卷三“海山异竹”条:温州一从事海上贸易的巨商,曾被风浪吹到一海岛上,

他便砍了些竹竿为蒿棹之用,并经岛上白衣老翁指点顺利到达目的地。这时船上还剩一支海岛所代竹竿,被识货者认出是聚宝竹,据说将其插入海水中, 各种宝物便会自动聚集于其旁。不过,尚未见到有人家供奉聚宝盆或聚宝竹的,因此它们只是“神物”,还不能称之为寄托物符号。

据圣经记载,古代犹太教风俗,在赎罪日的仪式中,祭司把人们的过错和罪孽象征性地推到一只山羊的头上,然后放它逃回荒野,任其自生自灭, 这只山羊便被称为替罪羊。显然,替罪羊也是一种寄托物符号。这样,仁慈的上帝既可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同时又可以宽恕世人的罪过,因为有了一个替代物。看来,西方的替罪羊,有点类似东方的“杀鸡给猴看”的鸡,只是替罪的说法强调的是宽容,杀鸡的作法则突出的是震慑。

旧时天津卫的风俗,不孕妇女要到娘娘庙(即天后宫)去烧香,顺便要请来个泥娃娃(摆在庙中让人偷偷地拿走)。待喜得贵子之后,每年都要将泥娃娃带回庙里去洗澡(即在外面再涂一层泥),这样,泥娃娃便和真娃娃一样逐年长大。待真娃娃长大成亲时,便要给泥娃娃穿上长袍马褂,并供在家中。北京的不孕妇女则另有办法,即春节时到正阳门去摸一下城门上的铜疙瘩。显然,泥娃娃也是一种寄托物符号。

事实上,寄托物符号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如家中供的佛像, 达官贵人宅前的石狮子,颐和园昆明湖畔的铜牛,道士手中的宝剑,太监手中的拂尘,妃子屋中的如意,小和尚敲的木鱼,统统都是寄托物符号。它们都被人们赋予了某种神秘的意义,并促进了人们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品制作技术及欣赏水平。如果没有它们,人们的生活未免有点单调乏味。对于它们, 欣赏可以,寄托某种愿望也无可厚非,只是不要过于认真,以为舍此便无他途,那可就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

其实,秦始皇陵墓中的陶人陶马百万大军,只不过是伟大人物要继续自己的梦想;春节期间的爆竹声声,既是驱邪,又是给自己壮胆,更是在讨吉利;定亲戒指或其他信物,则含有某种神秘的力量,人们相信它能够把对方的心拴住,或者用它代表自己的存在,人在人情在,对方就不好意思反悔了; 第 24 届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一只小老虎,朝语为“荷多里”,寄托着朝鲜人第

一次举办奥运会的欣喜与自豪;第 11 届亚运会的吉样物是一只小熊猫,汉语名为“盼盼”,对数百年来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来说,心中企盼的事情确实太多了,这就是寄托物符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