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管理阶段

在 50 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值计算),所需要的数据并不很多。当时在硬件方面,作为外存储器用的介质只有磁带、卡片、纸带等,还没有类似于磁盘等直接存取的辅助存储设备,而在软件方面只是用简单的监督程序来控制程序的运行,操作系统还未形成,也没有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处理采用批处理方式。那时,数据不能长期保存在计算机内,只有在计算机需要时才将有关数据输入,用完就撤走。数据是面向应用的,也就是程序所用到的数据必须由程序员放在应用程序中自己进行管理,如图

8.1 所示,每一组数据要对应一个应用程序。

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可能有大量数据重复(通常称为数据冗余),另一方面程序员不仅要规定数据的逻辑结构,而且在程序中还要设计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存取方式、输入输出方式等。程序中存取的子程序也随着存储的改变而改变,即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所以,如果数据在存储方面有一些改变,就必须修改相应的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