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人员组织及培训

在以上各节的讨论中,我们已在多处涉及到人员的组织和分工。由于信息系统本身的特点(运用先进的技术为管理工作服务),在工作中必然要涉及多方面的、具有不同知识水平及技术背景的人员。这些人员在系统中各起一定的作用,他们互相配合,共同实现系统的功能。这些人员能否发挥各自的作用,他们之间能否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是系统成败的关键之一。系统主管人员的责任就在于对他们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如果系统主管人员不善于进行这样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自己动手去干,那么系统就与个人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联系在一起,就谈不上实现信息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就还是停留在小生产的手工业方式阶段,在这种工作方式下, 现代化的大规模的信息系统是不可想象的。许多专家正确地指出,在信息系统的管理工作中,首先是人的管理,其次才是设备、软件、数据的管理。

人员的管理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明确地规定其任务及职权范围,尽可能确切地规定各类人员在各项业务活动中应负的责任、应做的事情、办事的方式,工作的次序。简单地说,要有明确的授权。其次,对于所委托的工作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价,为此,对每种工作都要有一定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应该尽可能有定量的尺度,以便检查与比较。这些指标应该有一定的客观的衡量办法,并且要真正按这些标准去衡量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即必须有检查和评价。第三,要在工作中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便使他们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改善,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前两个方面,在以前各节中已经详细讨论过了,这里只是把各类人员的任务及其工作的评价指标简略地重复一下。系统主管人员的责任是:组织各方面人员协调一致地完成系统所担负的信息处理任务、掌握系统的全局、保证系统结构的完整、确定系统改善或扩充的方向,并按此方向组织系统的修改及扩充工作。其工作的评价标准应是整个应用系统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效益。数据收集人员的责任是及时地、准确地、完整地收集各类数据,并通过所要求的途径把它们送到专职工作人员手中。数据是否准确、完整、及时,则是评价他们的工作的主要指标。数据校验人员(或称数据控制人员) 的责任是保证到录入员手中的数据从逻辑上讲是正确的,即保证进入信息系统的数据正确地反映管理事实。在系统内部发现的不正确数据的数量及比例,是衡量校验人员业务水平的主要指标。数据录入人员的任务是把数据准确地送入计算机。录入的速度和差错率是他们工作的主要衡量标准。硬件和软件操作人员的任务是按照系统规定的工作规程进行日常的运行管理。系统是否安全正常地运行是对他们工作的最主要的衡量指标。程序员的任务是在系统主管人员的组织之下,完成系统的修改和扩充,为满足使用者的临时要求编写所需要的程序。编写程序的速度和质量是他们工作情况的衡量标准。

以上就是各类人员的责任及对他们工作的评价指标。

由于计算机化信息系统是出现时间不长的新事物,几乎所有的人员都只有边干边学才能做好所担负的工作。因此,在系统管理中,对人员的培训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从长远来看,这种工作将使系统具有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巨大潜力。无论对管理人员还是对计算机技术人员来说,都必须把学习新技术作为自己工作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信息系统的主管人员,应该鼓励并组织各类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技术学

习。给予时间、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在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上不断有所进步。

各类人员的知识更新或业务学习,无疑应该围绕工作的需要来进行。例如,了解所在系统的总目标、特点、业务处理方式。业务处理需要等情况, 这对于计算机技术人员尤为重要。在银行工作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应该逐步了解银行的业务工作,在工厂工作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则应该逐步了解所在工厂的生产及管理情况。另一方面,对于从管理部门来的工作人员,则应该逐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此外,对于各类人员都需要在工作中进行基本思想方法及工作方法的训练及培养。这包括: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观点,信息系统为管理工作服务的基本观点,系统全面地考察问题的思想方法,重视人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的基本观点等等。同时,还应该养成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工作步骤的工作习惯。

总之,在信息系统中,对各类人员的管理及培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