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生物学课程的发生与发展

1.生物学课程的发生(1842~1949 年)

我国中学最早系统开设生物学课程可追溯到 1842 年。1842 年,英国传教士马礼巡(Marison)在中国传教办学,开设生理学与生物学两门课程。此后直到 1900 年,生物学教学主要在教会学校进行,教学基本上掌握在传教士手中。教会学校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工具,所以生物学教学内容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学观点。从 1900 年至 1949 年,中学生物学课程的科目设置和教材建设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1. 生物学课程的起始阶段(1901~1922 年)

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实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教育方针,于 1902 年颁布了《奏定中学堂章程》,规定中

学学制 5 年,开设 12 门课,有 4 年设生物课。其中一二年级开植物、动物,

三四年级开生理卫生。每周 2 课时,总计 288 课时。教学内容以形态、构造、分类为主,也强调生理功能和生物知识的实际运用,并注意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章程》所云:“其植物当讲形体构造,生理分类功用;其动物当讲形体构造,生理习性特质,分类功用;其人身当讲身体内外之部位,知觉运动之机关及卫生之重要事宜。”还有“凡教博物(生物)者,在据实物标本得正确之知识,使适于日用生计及各项实业之间,尤当细审植物动物相互关系,及植物动物与人生之关系。”在教学方法上则强调实物、标本的观察, 还规定了要有专用教室(实验室)和标本室。

到了 1912 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校令实施规则》及《中

等学校课程标准》。规定中学学制 4 年,生物开设 3 年,一二年级开设植物、动物,三年级开生理卫生,并且都要开实验课。每周 2~3 课时,总计 248 课时。可见课程变化不大。这时,除教会学校外,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工作已逐步转入我国生物学者手中。

  1. 生物学课程的初创阶段(1922~1949 年)

1923 年中学学制改为 6 年,并实行学分制(每半年每周上课 1 小时为 1 学分)。初中开生理卫生(4 学分)与自然(8 学分)。自然包括植物学和动物学。高中开设生物学(8 学分)。到了 1932 年,初中又分设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分别为 4、4、6 学分。高中生物 10 学分。实验部分开始设演示实验,后几年才逐渐上实验课,每周或间周 1 次,每次 2 课时。总课时为288~300 课时。教材有几种版本,可由学校自行选择。如高中生物学有《普通生物学》、《高中生物学》、《公民生物学》及《生物学》等。

1935 年,民国政府教育部认为教材内容较为繁琐,理论性偏强,与日常生活联系较少,因而请生物学专家重新修订生物学课程标准,并随之颁布《修

正课程标准》(1936 年)。于是,我国老一辈生物学家和生物学教师便据此修编教材。修编后的生物学教材一直使用到新中国成立。当时由郑勉、陈桢等编译或编著的中学生物学教材,是比较完善的生物学教科书。在这一段时间里,初一开植物学,初二开动物学,初三开生理卫生,每周 1 课时。高中

开生物学,每周 5 课时。限于当时生物科学的发展水平,这些教材仍以描述性知识为主,但很有特色,为我国生物学教材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2.生物学课程的发展(1949 年至今)

从新中国建立至今,中学生物学课程的科目设置和教材建设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l)生物学课程的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8 年)

新中国建立后,中学生物学教学经历了三年过渡时期。当时全国无统一的中学教学计划,生物学教学有两种情况:先解放的东北地区,教科书是翻译苏联的《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达尔文主义基础》;其他地区是采用贾祖璋的《植物学》、周建人的《动物学》及陈桢的

《生物学》,只是修改了其中的某些观点,并增加了米丘林学说。

1952 年国家教育部以苏联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为蓝本,编定了《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结束了我国缺乏一个完善的生物学教学大纲的状况。从此,全国中学教学由分散趋于集中统一。大纲对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都作了明确规定,并规定要逐步深入地讲授米丘林学说的基本原理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原理,以及巴甫洛夫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大纲规定生物学课程为 396 课时,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教学时数最多的。1952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了由方宗熙等根据编译本改编成的中学生物学的四种课本。即《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及《达尔文主义基础》。这套教材是依据苏联教材的精神编写的,但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及生物分布的地域性,编选了教材内容。与编译本相比,质量有所提高。具体表现在:重视阐明生物与其生活条件的统一;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材知识的系统性强;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配有必要的实验与观察等。

1956 年,教育部为了在中学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又制定了《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据此大纲,1957~ 1958 年又先后编出了《植物学》、《动物学》课本,比原课本增加了我国主要栽培植物及常见动物种类。

这个阶段的中学生物学课程与建国前相比,有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生物学教学大纲和按大纲要求编写的全国统一使用的质量较高的教材,使中学生物学教学质量有了保证。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削弱了生物学基础,取消高中生物学,改授《达尔文主义基础》,其内容主要讲生物的遗传和进化, 遗传知识只讲米丘林学说及李森克阶段发育论,而对新兴的孟德尔及摩尔根学派则横加批判。陈桢所编写的生物学教科书也受到了批判。这必然会给我国的生物学教学带来不良影响,致使 50 年代毕业的大、中学生对当时正迅速发展的遗传学几乎一无所知。

  1. 生物学课程的巩固发展阶段(1958~1966 年)

1958 年,在当时开展教育革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初三增设了农业基础知识课(教材由各省、市自编)。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使学生在已获得的动植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

解一些农业生产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但是由于受到“左”倾思潮的冲击,有的学校主张教学内容应以“生产为纲”,当地生产什么就讲什么,教学形式应以“现场教学为主”,生物学教学应为培养“新式农民”服务,并提倡生物教学“能者为师”,亦即拜农民为师。这实际上是把基础教育性质的生物学课当作了农业课,生物教师也就可有可无了。这些做法虽未形成主流,但也带来一些不良影响。然而,由于在生物学教学中,注意结合我们农业大国的实际,开设农业基础知识课,故在理论联系实际,用生物学知识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以后的生物学课程改革起了一定的作用。

1959 年,教育部明确规定全日制学校要以教学为主,使教育重新走上了正轨道路。生物学课程开设《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高中

《生物学》,总课时为 252 课时。

1961 年,在当时减轻学生负担,精减教材内容的思想指导下,人民教育出版社恢复编写《生物学》第一、二、三册课本,结束了各省、市自编生物教材的情况。《生物学》第三册相当于原高中《生物学》,在遗传育种部分贯彻了“百家争鸣”的方针,同时编入了摩尔根和米丘林学派的遗传学说, 这是教材内容的一次重大改革。

1963 年,教育部又颁布了第二个《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要求初中开

设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高中开设生物课,总课时为 249 课时。这套教材体系性较强,内容充实,概念明确,实验较多。这段时期由于有一套较好的教材和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生物学教学质量一度较高,积累了许多经验,并相继出版了一些生物学教学方面的专著,使生物学课程建设得到了巩固发展。

  1. 生物学课程的严重受挫阶段(1966~1976 年)

1966~1976 年,也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学生物学教学成为“重灾区”。由于片面强调联系生产、社会实际,全盘否定了过去使用的生物学教材,取而代之的是《农业基础知识》、《医疗卫生》。《农业基础知识》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八字宪法”、“三大作物(稻、棉、麦)一头猪”。《医疗卫生》的内容主要是中草药、针灸、战场救护。教学方法则片面强调“开门办学”,以生产劳动、行医等代替上课。生物学教学因此而严重受挫。

  1. 生物学课程的恢复发展阶段(1977~1988 年)

1977 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1978 年随着全国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教育部发布了第三个《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重申生物学作为中学一门基础课的重要性。这是我国生物课程课时(142 课时)最少的一个大纲。但是它重新奠定了生物学课程的地位。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这个大纲相应地出版了一套生物学教材,即初中《生物》、《生理卫生》及高中《生物》。这套教材的编写原则是力求使学生获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必要的基础。在教学内容上,一是选取必需的基础知识,包括适当增加现代化生物学成就的知识;二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验和演示; 三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为重点。编出的这套教材, 也较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如高中《生物》涉及分子生物学。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初中《生物》体系较乱,基础知识不够全面;高中《生物》内容偏深,生态学知识不够。

为了更好地适应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教育部于 1981 年颁布了新的教

学计划,对中学生物学课程各科目开设年级和课时数作了新的规定。初中开设《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高中开设《生物学》,总课时为 256 课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总结经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学生物学和生理卫生两个教学大纲,同时编写了一套新教材。教材的编写原则是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参加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动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分类知识、遗传知识、生物进化及生态学知识;加强实验和实习;注意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实际;适当增加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等。这套教材的使用进一步加强了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提高了中学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1983 年 8 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学质量的几

点意见》,要求高中生物学等学科,自 1984 年秋季开学起,实行两种教学要求,既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基本要求是对全部学校或学生的要求,较高要求是对部分学校或学生的要求。1985 年 1 月,国家教委颁发了高中《生物学教学纲要》(草案)。人民教育出版社据此编写了高中《生物》甲、乙两种课本。甲种本为较高要求的教材,乙种本为基本要求的教材。两种教材由学校或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采用。这是大面积地、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举措。

1986 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随后又制定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在初中一、二、三年级开设生物课。1988 年国家教委中学教学大纲编写组,编出了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初审稿),由此,开始了义务教育的讨论、研究与实施阶段。

  1. 生物学课程的深入改革阶段(1988 年至今)

九年义务教育生物学教学大纲,把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等教学内容合为《生物》,在初一、二年级开设。教学内容包括五部分:植物;细菌、真菌、病毒;动物;生理卫生;遗传进化和生态。与以往教材相比较,其相同点是:教材体系均是按植物、动物、人体等生物种类为主体分别进行编写。不同点是:它突出从植物、动物、人体的生命特征作为线索编写,并且增加了遗传变异、生态学的知识,动物部分还增加了动物行为的知识,这符合我国绝大多数初中毕业生将进入职业高中学习的实际情况。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生物学教学大纲“一纲多本”的要求,全国各地陆续出版了多套初中生物学教材,这些教材既具共同特征,又各自突出地方特色, 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省份及区域。现重点介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适合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使用的“六三”制生物学教材。教材共分三册,初中一年级上学期用《生物》第一册(上),讲述植物和细菌、真菌、病毒。一年级下学期用《生物》第一册(下),讲述动物。初二年级用《生物》第二册,讲述生理卫生和生物的遗传、进化和生态。第三册为高中使用的教材。每册教材均由课文、彩图、黑白插图、实验指导、演示实验、课堂练习题及阅读材料等项内容组成。归纳起来,特点主要有三:第一,教材结构新颖, 生动活泼,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根据初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进行编写。每一课大体由五部分组成:课文、实验(或实习)、动动脑、动动手、课外读。“动动脑”所提的问题,大都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易吸引学生。“动动手”所列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先动手,获得感性知

识。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外读” 采用小品文、一览表或连环画等多种形式编排,文字短小精悍,生动有趣。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自学能力。第二,重点突出,详略有序。教材根据大纲规定的知识点以及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精选材料。对大纲规定要掌握的知识点,都列为教材的重点,并且通过彩图、实验等多种形式加以突出。而属于理解、了解方面的知识,叙述则较简略。第三,实物观察与实验列在新课之前。凡是形态结构方面的内容,一般先列“看一看, 想一想”栏目。关于生理方面的内容,先列“演示实验”栏目。栏目中既提出观察要求,又提出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先观察实物或先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然后由教师围绕教学内容,针对观察和演示所引出的问题,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教材实验量增加,而且一般均安排在新课之前,以课文形式出现,并以探索性实验为主。这样可使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再学习理性知识,利于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利于教师开展启发式教学。

进行生物学课程的改革,浙江省及上海市等较发达地区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浙江省编写的《自然科学》教材,把生物与物理、化学、地理合了起来, 突破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地理学各自的学科体系,以人和自然为中心, 以物质的结构、性质、形态和物体的运动规律作为基本教学内容,注意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同时,反映了几门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关于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主要有:①神奇的大自然;②生命的奥秘;③人与自然;

④环境保护和人类的自身保护。生物学知识基本以生物的生命特征为体系编写。

在生物学选修教材的建设上,浙江也走在了前列。其内容主要有:“生物工程基础知识”、“环境保护”、“人口”、“生态学知识”、“营养”、“免疫知识”、“食品加工与卫生”等。

上海的生物学教材另具特色。其特点主要有三:第一,六年级按分学科体系开设《人体与卫生》。这本教材的体系是以六年级学生能够接受的人体解剖生理知识为基础,并介绍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卫生保健和预防疾病的知识,使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懂得讲究个人卫生、维护环境卫生、锻炼身体、预防疾病和增强体质的科学道理。同时学会一些简易的自我保健、维护环境卫生的方法和措施,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高尚的社会公德。第二,七年级按小综合体系开设《生物学》。小综合体系就是对生物各分学科知识(人体生理卫生知识除外)进行综合。它以生物的基本特征为纲,以生命活动为主线,把相关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建立一个完整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新的知识结构体系。该教材除绪论外,主要知识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生物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学习一些最基本的生物学知识,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是协调统一的,生物体只有依靠体内各种协调统一的组织和器官,才能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并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自身各种生命活动顺利进行,使自身得以生存和发展,以及种族的延续。第二、三部分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自然界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生物,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环境协调统一的;生物界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化的;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更好地让自然为人类服务。这三个知识单元不是分割孤立的,

而是由发展线索串连起来,逐步综合形成知识整体。第三,在 7~9 年级试点类似浙江省《自然科学》的大综合体系《综合理科》的教学实践。实践表明, 这种课程结构具有诸多优点:①能拓宽知识面,提供自然科学的整体观。综合理科摆脱了过去分学科体系的严格约束,组织教材有很大的自由度,能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里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最一般的科学概念,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当今最突出的问题融合起来,以浅显易懂的形式介绍给学生。这样就能拓宽知识面,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到比较完整的知识,并为之提供了自然科学的整体观。②能减轻学习负担。由于课程的授课时数是固定的,知识面的拓宽和实践活动的增加必然要严格限制知识的难度和深度,这样也就减轻了由于应试教育而带来的不必要的过重学习负担。③能删繁就简。初中分科教学的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严密的教材体系。物理、化学各有其宗。动物学和植物学也自是门庭森严。因此原本是融为一体的最基本的科学概念,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都被纳入各个学科的教材里,当然也就难免繁琐、重复。而综合理科以其具有组织教材的较大自由度的优势, 可以尽可能地依照研究自然科学的初级形态,把它们加以整合,这样就能删繁就简。④更能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义务教育后阶段的学生,年龄在 13~16 岁之间,爱活动,有强烈的探索欲望。《综合理科》以独立的知识单元,不断更换学习领域的方法和多动手、动脑的教材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此外,上海市还在农村初级中学进行了“普职融合”的课程试验。考虑到农村初级中学将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劳动者,同时也考虑到一部分学生将升入普通高中。据此培养目的,他们将《植物学》与劳技学科的《作物栽培》融合为《植物与种植》课程;将《动物学》与劳技学科的《动物饲养》融合为《动物与养殖》课程。重新建立的课程体系,把生物教学、农技培养、生物活动课三者融合为一体。如《植物与种植》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使学生在系统地学习植物学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土壤、肥料、耕作、作物栽培、良种培育、农业气象、植物保护等现代种植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样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和开发种植业或进入职业高中、普通高中学习打下了基础。

1996 年 5 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它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高中生物课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应培养 21 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的需要。必修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是高中阶段文、理科学生都必须学习的。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是理科学生的必选课。这些内容侧重于生物科学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基础知识,包括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光能利用和生物固氮、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细胞与细胞工程、遗传与基因工程和生态环境及其保护。由此可见,新的高中生物学内容业已初步体现了与国际接轨和涉足生物科学最前沿的一系列问题,涉及前沿科学与基础知识的关系问题,体现了“三个面向”,具有超前意识。在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科学素质方面,从实验数量与分量的增加上也有所反映。可以相信,我国高中阶段的生物学教学即将进入新的时代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