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云乍起

l976 年的秋天,位于亚特兰大的麦当劳的生意突然一蹶不振。原因似乎很简单。

没有上报纸,但是谣言很盛。

似乎在一夜之间,人人都知道了麦当劳的汉堡肉中有一种小东西—

—虫。

对付这一类的谣言的最好办法,也许就是挂免战牌了。闭紧嘴巴, 不谈此事。

风波自然会平息的。 透纳就是这样指示的。

然后,他悠闲地度假去了。

谁知道亚特兰大店受不了,不断向总公司施加压力,公关人员实在无法再不管了,便没有请示公司的公关代表高林,自己开了记者招待会。

是想否认有那东西,却又向记者承认:生意因谣言而不如以前了! 宣传媒介的力量是巨大的,何况麦当劳这个华尔街的宠儿,全国最

大的汉堡连锁呢?

如此一切都被报道了。

地方问题迅速地成了全球问题。

各个电台、报纸、通讯社都争相报道:

世界最大的汉堡连锁,因为谣传肉饼中有虫,而使得营业额下降。这样漏子捅大了!

正在度假的透纳看到新闻时,“我的心跳都要停了。现在谣言有了根据,有了动力。”

这下子,就不仅仅是亚特兰大了,整个西南区的营业额都明显下降。透纳强作镇定,向记者开玩笑:

“汉堡肉 1 磅 1 块 9,夜爬虫一磅还 6 美元呢,我们付不起这种添加料。”

后来,事实终于澄清。

是由于一本全国性杂志曾刊登了一个蚯蚓农场有意发展连锁,希望能够成为“蚯蚓界的麦当劳”的报道,才引起这场大祸的。

但是,事实的澄清对麦当劳似乎并没有什么帮助。

也许麦当劳已经到了这种时候——该为它惊人的成就付出代价了。如同一个杰出的年轻人,到了该学攻击的时候。

年轻的麦当劳,其一举一动都被公众视为创举,争相报道、仿效、讨论、称颂。良好的业绩使它一跃成了那条著名的华尔街的宠儿,而创始人克罗克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被传誉为专门创造百万富翁的传奇人物。

树大自然招风。

就在透纳计划大刀阔斧地干的时候,平地起波澜。

一夜之间,麦当劳不再是那个由一群极富冒险精神的实业家的组合,而成为一个冷冰冰的巨人。

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的态度忽然就改变了。

谁让麦当劳分布全美,谁让第五位老板都是富翁呢? 成功原来就这样难!

那个可爱、有冲劲、有活力、力争上游、向制度挑战的年轻公司仿佛消失了,人们心中只剩下了一个冰冷商业制度中的一个巨人。

高林回忆道:

“成为大公司后,所有代表麦当劳成功的优点,那些一致性、可预测性、有效控制,刹那间都变成了负面的。我们第一次面临必须为自己辩护的场面。”

按理说,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 20 年的时间里,麦当劳在消费市场上,做出了最大最猛的冲击。它成为了全世界最有名气的零售组织;

它的哪怕只是在一个小地方所做的一举一动,都是报道的热点; 它总是引起人们饶有兴趣的注意:

当然,总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不是真的有什么毛病,就是被人传说出了点什么毛病。

不过,麦当劳却全无这个思想准备。

它只精于餐厅营运,却不知道如何在攻击中生存。听透纳怎么说吧:

“我们非常震惊,自己的合法性居然受到怀疑。我们对于社会、政治环境了解得太少了。”

1972 年的一件事,最能说明麦当劳的这种无知。

克罗克本人对政治可以说无太多了解,也没什么意见。当时一次总统竟选基金的募捐晚会,他去了。本来盘算好要交 25000 美元的,结果到现场,受气氛感染,一激动,就在那数字后面加了一个“0”。

当时麦当劳是数百家试图说明政府不要提高最低薪资标准的公司之一。

这两件事被巧妙地联系了起来。

于是人们都说,克罗克想用金钱收买尼克松。

当时国会还就正好通过了不提高计时工的最低工资的法案,而这个正是麦当劳主要的劳力来源。

于是,事情就变成了:

克罗克捐款→尼克松→法案通过。

而且,此法案很快得了一个外号——麦当劳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