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小河

赵大年

半个世纪转眼就流过去了。我可爱的龙凤溪,夏天雨多,水大,黄颜色, 冬天清澈微绿,日夜不停地流向高坑岩,就变成瀑布,直落几十丈,轰鸣如雷。只有河边的树桩上缠绕许多漂浮的水草,不会流失,好像永远有水草缠上去,好像我永远的记忆。

八年抗战,八年逃难,我这个小难民,14 岁就走遍了半个中国,在日寇投降的前夕走到了“大后方”重庆。在重庆也遭受过敌机多次狂轰滥炸,许多学校搬到郊外。爸爸在歇马场的学院教授中文,妈妈当图书管理员,我和弟弟爱上了龙凤溪,暑假时和同学们天天跑到高坑岩瀑布下面去游泳,野餐, 大黑了才回家。

我在重庆南开中学念初二的时候出过一次小小的风头。一天上国文课, 刘兆吉老师讲袁枚的《祭妹文》,有这样的句子:“你死我葬,我死谁埋?” 刘老师说,这是受了《红楼梦》里葬花词的影响,问我们谁读过《红楼梦》? 有十几个同学举手。又问,谁会背葬花词?只有

我起立背了一遍,“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惭有谁怜?⋯⋯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老师非常高兴,叫我参加墙报组,指导我们读课外书,给我“吃偏饭”。这是对我爱好文学的启蒙教育。

多读一些课外书,不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养成自学的好习惯。每逢星期天,我们许多中学生除了到嘉陵江游泳,就是钻进三联书店“立读”

——靠着书架一看就是几个钟头,不知道饿。郭沫若先生在《赞立读者》一文里说,有钱藏书的不读书,真读书的又没钱买书。他同情穷学生,也夸赞书店老板开架售书,从来不把我们撵走。

南开中学在沙坪坝,离歇马场 100 多里,我和弟弟都住校。寒暑假回家时,我每天跟着妈妈到图书馆看书,还帮忙整理图书,把破损的书页粘好, 卷角捋平。因而获得一种特权,可以钻进书堆去翻阅各种图书,往往看得入迷,爱不释手。爸爸用的大学中文讲义我也看。妈妈说,太早。爸爸说,15 岁已不小啦,看不懂《文心雕龙》,读读楚词、元曲也有好处,孩子愿意看书,干吗拦着他?

这年的暑假作业里有道作文题是《独立采访记》,我便带着弟弟走 10 公里山路,从歇马场到北碚,采访著名作家老舍。他是我爸爸的拜把子兄弟, 我叫他二爹,北京话,就是二叔。一进家门,见我俩满头大汗,先把二婶吓一跳,“你妈妈也真舍得呀,让两个宝贝儿子自己走着来,翻山越岭的?” 洗洗脸就吃午饭,是二婶蒸的碎子油韭菜馅包子,我走饿了,一连气儿吃到第 8 个,二爹笑着说:“孩子啊,咱可还有下顿儿啊!”

听说我是专程前来采访的,二爹领我参观他的书房,桌上摊着稿纸,是他正在写作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他还给我讲解“文房四宝”——纸笔墨砚。晚上,我翻看了友人给老舍纪念册上题写的诗词,多数不懂,只记住了两句,“换他肉二斤,写稿三千字”。当年,像老舍这样的大作家,生活也很清苦。二婶给我讲了个笑话:一天家里来了朋友,老舍留客吃饭,就悄悄拿一套旧西服上街,卖给当铺,再去菜市场买肉。可是他碰见卖猫头鹰的, 觉得可爱,买了一只,再没钱买肉了,回来惹得全家大笑。舒济、舒乙几个

孩子争着喂猫头鹰,可惜它什么也不吃,要吃肉。老舍说:“我还没肉吃呢, 你请便吧!”把猫头鹰放生了。

我以这次“独立采访”的所见所闻写成的作文,得了高分。刘老师把它当作范文在课堂宣读,还登在墙报上。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作文、写稿的自信心。

我 18 岁参军,19 岁发表第一篇小说,20 岁到朝鲜作战。战斗间隙,仍然坚持自学,4 年读书二百多本,被称为“我的抗美援朝大学”。 1953 年冬天,贺龙将军率领全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来到前线,老舍先生是总副团长, 他说,“我有个侄子在志愿军部队里,想见见面。”军政委真的让我们在一次晚会上见了面。这时我已 22 岁,长成一米八的大个子了,二爹高兴地说: “你就是大年呀,都长胡子啦,不,还不能算胡子,只能说是一层茸毛。” 我说,朝鲜已经停战了,想回国上大学,当作家。没承想,他对我进行批评。他离开朝鲜时还给我留下了一封信,语重心长地说:“大年,我 55 岁了,还要到朝鲜来向志愿军同志们学习,你年纪轻轻,想当作家,就不能离开这火热的斗争生活。”又说,“准想当作家都好,那就拿出货色来!”

这对我是很大的刺激。如果说是鞭策,还要用几十年时间慢慢体会。1959 年我复员回到北京,常去拜访北京文联主席老舍。一次,我的长诗发表, 很得意,送去请二爹看,他毫不客气地说:“你没有诗才。不如搬个小板凳到天桥去,向老百姓学习语言,多写点儿短篇小说。”是的,从此我不再写诗。

往事悠悠。 1984 年我回重庆南开大学,参加母校 80 年校庆,向启蒙老师三鞠躬,还回到歇马场,沿着可爱的龙凤溪,看见树桩上永远缠绕着的水草。1985 年我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重访朝鲜战地,触景生情,回来就撰写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长篇小说。“拿出货色来!”前辈作家的忠告依稀在耳。

赵大年 满族,1931 年生于北京。北京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新时期以来发表文学作品 500 余万字,多部作品获全国和报刊文学奖,被译成英、法、日、韩、泰文在国外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