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引我走上文学之路

李建树

我现在已无法确切知道当初中学老师为何要组织 10 个同学到绍兴去参

观鲁迅故居了,也无法了解这 10 个同学的名单中何以会有我——真的,我出身农村,是穿着对襟布衣进的县立中学;我不会讲城里人通行的“官话”, 因此一开口便要遭人窃笑,所以凡能用一个字表达的意思,我决不会用两个字——难怪我那时的作文就已经写得相当“棒”。

总之,我要到绍兴去了。据说是先步行到宁波,然后再乘火车。说实在的,那时候我还没有见过火车是什么样儿的呢,更何况是“坐”!我心里真是高兴得发抖,却又无法向他人诉说,所以就只能一个人在操场里乱走,看见什么都想踢上一脚,结果乐极生悲,竟将我唯一的一双旧布鞋踢豁了嘴。

⋯⋯细说起来,我是多么地喜欢鲁迅啊!自从老师结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鲁迅之后,我就被他的作品给迷住了。我钻迸学校图书室,几乎是一口气就将那儿仅有的几本鲁迅著作啃进了肚子。尤其是关于鲁迅童年的一切,百草园、三味书屋、隐鼠、长妈妈、豆腐西施、阿 Q、假洋鬼子、王胡、小 D 之类,好像早已了然于胸了,只是从未谋面过。

而如今,这个愿望就要实现了,我能不激动吗?那一夜,我几乎通宵未眠,生怕一下子睡死了被队伍拉下。上半夜,为了保险,我喝了一肚子自来水,这下好了,醒醒着的,但来来回回上厕所,将一屋子的同学也折腾得无法安眠⋯⋯好了,我终于没有掉队——如期在校门口集中,如期随队步行 30 里来到火车站,又平生第一次坐上火车,很快就见到了如飞的脚划乌篷船和瓦片般的乌毡帽。在暗憧憧的三味书屋,在百草园,我们沿着少年鲁迅的足迹缓缓前进。面对曾经箭似地飞起过“叫天子”的青草地,心中只觉有一股急于表达的冲动在升起——是一首诗还是一篇散文呢?朦朦胧胧,胀得心里好难受好难受。

终于见到鲁迅的家了,那存放在玻璃柜子里,写在黄色毛边纸上的手迹, 从少年鲁迅临摹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将的绣像到他的作文、日记、书信和著作手稿,那一个个用先生的那枝“金不换”毛笔写下来的字啊,个个都显得那么圆润、富有灵气,令人流连忘返。现在回想起来,正是当年先生的那些手稿和著作将我带进了幻想中的书斋生活。一桌、一椅、临窗的摇椅和墙角的一张铺着洁白床单的小床,这就足够足够了,然后净手坐在桌边,看书,写作。我当时就立志,长大后也一定要像先生那样,写很长很长的文章,当大文豪。

回校后,正巧赶上学校组织征文比赛,我参照鲁迅笔下的闰土形象写了一篇小说,以我的哑巴堂哥为模特儿,写他在银色的月光下如何勇敢地与偷西瓜的野猪搏斗。无疑地那“野猪”正是鲁迅笔下的“猹”。我的小说在那次征文比赛中获得大奖,奖品正是我渴盼已久的鲁迅全集。这之后,我的写作积极性更高了,黑板报成了我的专栏,校广播站也常播出我的诗文。

那次绍兴之行,实际是为了纪念鲁迅先生逝世 20 周年(鲁迅生于 1881

年,死于 1936 年)。那天晚上我平生第一次观看彩色电影,电影是改编于鲁迅原著的《祝福》。那场电影带给我的审美愉悦是那样的强烈,以致在以后学校举办的一次全校故事会上,我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这一部电影故事。当时讲《祝福》中祥林嫂的爱子阿毛不幸被狼叼走,祥林嫂魂不守舍地在山中呼

唤“阿毛——”,“阿毛——”的呼唤声,在大礼堂内久久回响,以致此后我有了一个永久性的外号,那外号便是“阿毛”。

上高中后,我课余时间勤奋写作,开始向报刊投稿。我的处女作散文《杨梅》便是在高中一年级下学期发表的,那一份惊喜和激动至今回想起来仍会令我的灵魂颤栗。当然,我那时的文笔仍嫌稚嫩。生活积累也十分单薄,所以总吃退稿。我脸皮薄,很怕同学耻笑,所以业余写作和通信地址只能在学校旁边的亲戚家。那个亲戚是我堂兄的外婆,不识字,却爱饶舌。她见我一有空就写啊弄啊,来信又挺多,神神秘秘的,便怀疑我在“谈对象”,并将之报告我的父母。父母责怪我“人小鬼大”不好好读书,我有苦说不出,只能讷讷着,甘心情愿地承受家人的责罚。

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自己的一个书房,可以放开手脚让我大写特写呢?我等待着、渴盼着,期望自己快快长大,独立生活。

然而,命运总像要捉弄我。当我考大学时,好心的班主任为不让我“犯错误”,“当右派”,就坚决不让我报考文科。当我大学毕业可以独立生活时,一场旨在“革文化之命”的“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爆发了,作家成了“黑帮”,书籍被投进火海⋯⋯等啊等啊,直到粉碎“四人帮”,我们可爱的祖国又是风和日丽时,我才捡起了心爱的笔,那一年,我 40 岁。

这之后的十余年间,我就像久旱又喜逢春雨的禾苗,贪婪地吮吸着土地的营养;又像久蓄蕴积终遇开采的油田,一遇出口便快乐地喷发起来,除了成人文学之外,我写的儿童小说一篇篇地发表起来,书出了一本又一本,这里获奖那里获奖,全国各地的小读者纷纷给我来信,有的书一版再版⋯⋯1987 年,我离开工厂,结束工程师的工作,终于成了一名专业作家。 1992 年, 北京又传来喜报,说我的第一本小说集荣获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奖。

是伟大的鲁迅引我走上文学之路。事情就像尤里·邦达列夫说的:“几乎在每一个的命运中,书上的语言都起了无可比拟的作用,谁要是没被一本好书俘虏过,那将是最大的遗憾。”

亲爱的少年朋友,爱书吧!

李建树 1941 年生,宁波人。1966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曾在黑龙江、青海工作多年。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理事,宁波市作家协会主席,《文学港》杂志主编。出版有《走向审判庭》、《快乐大院的故事》、

《外面的世界》、《旺堆的故事》、《李建树儿童文学作品选》、《金十字架》(长篇校园小说)等。小说集《走向审判庭》曾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小说《生命诗篇》曾获海峡两岸儿童文学征文佳作奖,童话《心理跟踪器》曾获《中国少年报》第四届优秀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