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的地区差异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 海陆

地形 洋流

**气候的地区差异:**热带多雨地带 温带

湿润地带 寒带和亚寒带 干旱地带 高山地带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在前三节讲述气候基本要素——气温、气压和降水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各地气候产生差异的原因,即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虽然重点还是就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但在程度上却有很大的深化,并且加以理论性的概括,把影响气候的因素系统化,便于学生复习巩固。

开始的一段导言,主要说明影响气候的几个因素,与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因为气温和降水是反映各地气候特征的,而各地气候特征(指气温和降水的具体情况)的形成却是受纬度、海陆、地形和洋流等因素影响的。也就是说,各地的气候(气温和降水)差异,是由于影响各地气候的因素不同而造成的。

课文在安排讲述影响气候的因素的顺序时,力图体现分析气候成因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

课文首先讲纬度因素,这是因为纬度因素实质上就是太阳辐射因素。地球是个球体,太阳辐射是受纬度制约的,纬度高低决定了一个地区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所以,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全球各地都是如此。

尽管同一纬度地区,同一时间内太阳辐射的能量相同,但由于海陆因素的影响,造成海洋和陆地气温的明显差别。这是因为海洋和陆地吸热放热的性能不同,导致同一纬度地区的气候有大陆性和海洋性之分。

地形因素使得气候更加复杂化。课文增加了“地形雨”的概念。需要注意的地方是:(1)从“地形雨示意图”中看出,暖湿气流遇到地形阻挡,被迫抬升,有如上述的上升气流,空气容易饱和;而背风坡少雨,好似下沉气流一样的道理,空气不易饱和。(2)地形雨只发生在山坡的一定高度上,决不能理解为山愈高,地形雨愈多。实际上,如果超过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则达不到饱和空气的水汽含量。

洋流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气候的复杂性。对于洋流知识,如什么叫洋流以及著名的洋流名称,只作为一般常识出现,不要求学生记忆。对基础好的学生可要求他们记忆。重点在于说明什么是暖流,什么是寒流,以及暖流、寒流对气候的影响(这是因为沿岸空气与寒暧流接触,热量和水汽向上输送, 使空气变得暖湿或冷干)。

“气候的地区差异”讲的是世界各地因水热条件不同,而形成的气候地区差异。是前面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知识的综合和小结,也是为下一节讲“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和以后分别讲述区域地理气候特征,奠定初步的知识基础。

关于世界气候的类型,因为内容复杂,类型较多,考虑到初一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集中讲述,而是分散在有关区域中出现。如东亚出现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西亚北非出现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教学纲要

一、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因素

2.海陆因素

3 地形因素

什么叫洋流

4.洋流因素

暖流与寒流

二、气候的地区差异

教法建议

一、“影响气候的因素”引言中提出气候要素与影响气候的因素这两个地理概念。要求讲明白:(1)气温、降水是组成气候的要素,反映某地在某一时段内的气候特征(气温高或低、降水多或少);(2)纬度、地形、海陆、洋流是影响气候的因素,即形成气候特征的原因。

想一想:赤道地带和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为什么不同?你知道影响这些地方气候特点的因素是什么?(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寒冷、降水少,这两个地区气候特点不同是因为它们所处的纬度不同,获得太阳光热多少不同。可见,影响这些地方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

二、纬度因素和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讲解时可利用学生的已知知识, 通过复习提问,归纳出下表。

 低纬高

气温 各地获得太阳光热多少不同

纬度

高纬低

赤道地区多──气温高,上升气流。

降水

 两极地区少──气温低,下沉气流。

 夏季陆高海低

气温冬季陆低海高海陆吸、热放热快慢不同。

  

海陆

近海迎风地区多──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大。

降水选离海的地区少

  难以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

 近海无海风处少

三、讲地形因素时,引导学生阅读“地形雨示意图”,提问:“暖湿气流被迫抬升,会产生什么天气现象”?(遇冷,空气易饱和,形成降雨。) 又问:“气流继续吹到背风坡,为什么不下雨”?(气流下沉,逐渐增温, 空气不易饱和,故于燥少雨。)

读图完毕,小结下表,并举喜马拉雅山为例。

 山上高

气温 气温垂直递减

地形

山下低

迎风坡多地形雨──气流上升

降水

 背风坡少雨──气流下沉

四、洋流因素的讲解,先要给学生一点感性知识(读图找洋流、找地名), 再上升到理性知识(给洋流下定义)。具体教学步骤建议如下:读“亚欧大陆两端的气候和洋流图”,在图上找出位于 60°N 大西洋沿岸的挪威卑尔根和位于 40°N 北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问:“从纬度因素影响气候来推论,这两处哪一个地方冬季一月平均气温应该低些”(卑尔根,纬度高些)?“但实际情况却非如此,请看两地气候对照图,它们一月

气温各是多少度”(卑尔根约 2℃,符拉迪沃斯托克约—10℃)?“请在上图中找一找这两地气温差异如此大,各是受什么因素影响的?降水多少两地也不一样,又是什么原因”?(卑尔根——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暖流增温湿润;符拉迪沃斯托克——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受千岛寒流影响,寒流降温减湿。)

小结: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有增温湿润作用洋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有降温减湿作用

最后,洋流的定义为:大洋表层的海水常年朝一定方向的流动,叫洋流。洋流定义不必记,洋流作用应该记。

想一想: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因素是什么?

  1. 我国江西庐山,为什么是夏季避暑胜地?(地势高,气温低,夏季凉爽;影响气温降低的因素是地形。)

  2. 我国黑龙江省北部为什么冬季漫长,多冰雪?海南岛南部则为什么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纬度较高,冬季太阳高度很低,白昼时间最短,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很少,气温多在零下二、三十度,故多冰雪;海南岛南部纬度低,常年太阳高度很大,地面获得光热较多,故气温很高,终年如夏。影响两地气温低高的因素显然是纬度因素。)

  3. 英国伦敦位于 50°N 以北,冬季海港不结冰;而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 40°N 以北,冬季海港却全封冻了。这是什么原因?(洋流因素: 伦敦纬度虽高,但因濒临大西洋,终年吹西风,沿岸又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 对气候有增温加湿作用,冬季气温在 0℃以上,故海港不结冰。而靠北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受千岛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冬季气温在 0℃以下,纬度虽较伦敦低,海港却被封冻了。)

五、“气候的地区差异”这一段课文是本章前一部分“世界气候”的总结,教学有两点建议:

  1. 全球五个地区的气候差异,对照阅读“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图来解决。

  2. 高山地带气候的垂直变化,只要求学生理解,高山地区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低,从山麓到山顶的气候变化就好像从赤道到两极水平气候带的变化一样(简单方法:用课本打比方,书的下方比作赤道,上方比作极地, 以此表示水平方向的气候变化。然后将书竖起来,下方好比是山麓,上方是山顶,让学生领会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垂直变化的情况)。此外,教师需要掌握(不讲给学生):高山垂直气候的变化是因山体所在的纬度位置和海拔情况而异的。如我国的黄山位于温带,当然就不会有热带气候;山体不高大(海拔在 2000 米以下),山顶也就不会有寒带气候。

**第五节 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多呈带状分布

自然带 最明显的标志——植物自然带按纬度的分布概况九个自然带的气候、植物、动物主要特征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既是前几节知识的综合,也是前几节知识的延伸与扩充。“自然带”的知识内容丰富多采,而且由于结合了气候、动植物等知识,理论性较强。考虑到初一学生年龄和认知能力,教材选取了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

—植物,作为本节知识的突破口,由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逐步深化到抽象事物,由植物生长的条件——植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的植物与动物——出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形成不同的自然带。教材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通俗化,便于学生掌握。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相当复杂,本节教材只就受气温影响(即以热量为基础)下形成的自然带,大体上作了粗略的分类,并以图解形式出现,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也为讲述“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地区和特征”,先建立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地区和特征”这一大段课文,尽可能地以生动的图象和有趣的文字,展现大自然丰富多采的景观,很有利于创造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教学情境。

教学纲要

一、陆地自然带

  1. 气候、动植物的相互联系

  2. 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自然带

  3. 陆地自然带分布概况

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地区和特征

  1. 热带雨林带——分布、气候、代表性动植物

  2. 热带草原带——分布、气候、代表性动植物

  3. 热带沙漠带——分布、气候、代表性动植物

  4. 温带沙漠带——分布、气候、代表性动植物

  5. 温带草原带——分布、气候、代表性动植物

  6. 温带阔叶林带——分布、气候、代表性动植物

  7. 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气候、代表性动植物

  8. 苔原带——分布、气候、代表性动植物

  9. 冰原带——分布、气候、代表性动物

教法建议

一、对本节的教学,可充分利用两套图象,一为课本前页的彩色照片图, 一为课文中的景观素描图,这些图片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藉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气候、动植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读课文,读完后请学生站起来自述一遍。教师接着指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特征和不同的动植物,所以自然景观就出现了地区差异,并且呈带状分布,这叫做自然带。要强调植物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因为植物是看得见,并且固定不动的。

这一段课文之后“做一做”栏目中的三幅景观图,是让同学判断它们各

自的气候条件和动植物的关系。目的是通过具体形象,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上述道理,并看出地区差异。

试用下面几幅景观图,判断它们各自的气候条件和动植物的关系。

(①图表明在干旱气候下,植物很少;动物有耐旱的骆驼。②图表明了热带多雨气候下高大的椰子林。③图表明在南极冰原区,地面无植物,动物为耐寒的企鹅。)

三、“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的讲解,可事先仿照课本中的方框简图,在小黑板上(或图纸上)画一幅同样的简图,让学生边看图、边记忆。这张简图以北半球大陆东岸陆地为代表,因为南半球的陆地(除南极洲外)狭窄, 纬度低,海洋广阔,缺少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带状分布情况不如北半球陆地完整。各带之间,在地面上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从这一带向另一带逐渐变换的。看这张简图时,应指出北半球陆地从南到北,气温是由热变冷; 自然带由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作有规律地变化。

大陆西岸(低纬度地区)和大陆中部(中纬度地区)因降水少,出现了沙漠带和草原带,让学生看课本上的“世界沙漠和草原的分布”图,知道大陆西岸和中部跟大陆东岸不完全一样。

四、九个自然带的分布地区和特征,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幻灯教学,这很受初一学生的欢迎。展示一幅景

观图,讲解一个自然带,语言要精炼、生动、有趣味性。利用地图册上的“世界自然带分布图”,让学生在图上找出该自然带的分布地区。一个一个自然带讲下去,最后作简短小结。课毕做练习。

  1. 利用彩色自然带景观挂图教学,教法如上。

  2. 既无幻灯、又无自然带景观挂图的,可自绘(仿照教科书插图)略图,

    或用课文中的插图和前页彩图进行教学,方法如下:(1)看图、读文穿插进行。什么时间看什么图,读哪一段课文,课前应准备好。(2)讲到出现练习的地方,即时辅导写出答案。(3)课文最后一个连线题,涉及地理事物众多, 为了节省时间,最好是每讲完一个自然带,紧接着在配对题中将有关知识连成直线。(4)简短小结。内容如本节开头方框中的知识要点。

  3. 教师讲一个自然带作为示范,其他八个自然带将学生分成八组,由学生试讲,老师补充。

  4. 假想旅游,介绍自然带风光。讲本节课之前的一周,选较好的学生九人,分担九个自然带的风光导游员。授课前两天,教师进行检查辅导,由学生试讲一次并加以修改。课上由学生讲解,讲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图象。讲完后大家共同做练习。

五、本节图下小字中的答案和配对连线题的答案是:

  1. 请用色笔,把图上的热带沙漠带涂成红色(或用较密斜线条),热带草原带涂成黄色(或用稀疏小点)。看哪一带距赤道较近(热带草原带), 哪一带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及中部(热带沙漠带)?

  2. 比较热带雨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各分布在哪里,哪一带在赤道附近

(热带雨林带),哪一带接近北极圈(亚寒带针叶林带)?

  1. 将下列自然带和各带有代表性的动植物,用直线连起来。热带雨林带——雨林——猩猩、河马。

热带草原带——稀树高草——斑马、长颈鹿。

热带沙漠带——少数耐旱植物——单峰驼。温带沙漠带——少数耐旱植物——双峰驼。温带草原带——短草——黄羊。

温带阔叶林带——杨树、桦树——梅花鹿。 亚寒带针叶林带——松、云杉——熊、松鼠。苔原带——苔藓——驯鹿。

冰原带——冰雪覆盖——北极熊、企鹅。

参考材料

大气的受热过程 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差(如果把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作为 100%,其中约只有 19%被大气吸收),也就是说大气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的。但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却很强,地面辐射(长波辐射)的 75—95%都被贴近地面的大气所吸收,于是使近地面大气增温(如下面左图)。然后,近地面大气又以辐射、对流等方式, 把热量传递给高一层大气,这样一层一层地向上传递,从而使地面放出的热量成为大气增温的主要热量来源。因而,人们说,大气温度是靠地面“烘热” 的(如下面右图)。

气温的垂直变化 在对流层范围内,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程度,用单位高度(通常取 100 米)内气温变化值来表示,即℃

/100 米,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习惯上说,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降低 0.6

℃。

利用气温垂直递减计算某地气温或高度方法,分三步求得: 第一步:求两地高差 H1-H2

第二步:求两地温差 T1-T2

第三步:T1-T2=(H1-H2)×0.6℃/100 米。四个未知数中,只要知道了三个,即可求得第四个。

水陆物理性质不同 海洋和陆地具有热力差异,这主要是因为海陆的热容量和传热方式不同。

陆地是一种不透明的又不流动的固体,夏季(或白天)在同样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太阳辐射集中在地表面,故吸收热量快,地面增温快,并且输送给空气的热量也多,所以,气温就比较高。而海水却有一定的透明度,并且经常波动或流动,投射到水面上的太阳光热,有一部分投射到较深的水层中储藏起来,因热量不集中在水的表层,输送给空气的热量就要少些,气温也就会低一些。

冬季(或夜间),阳光减弱以后,地面或水面大量放出热量,由于陆地热容量小,地表热量散热快,陆面很快降温,随之气温也降低。而海洋热容量较大,海水表层的热量虽不断散失,但储藏在深层的热量又不断补充到海面上来,所以说,海面吸热慢,散热也慢,气温较陆地就高一些。

因此,一年中或一昼夜的气温变化,陆地大于海洋,内陆地区大于沿海地区。

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 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1. 气温的日变化——随着一日内太阳的东升西落,气温也相应地有变

化。一天之内,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的日较差。日较差的大小与地理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天气状况有关。一般说来,高纬气温日较差比低纬小些。据统计,热带的气温日较差平均为 12℃,温度为 8—9℃,极地只有 3—4℃。地表性质和地形对气温的日较差也有显著的影响,例如,海洋上气温日变化比大陆小得多,山地的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的平地要小。

  1.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的年较差。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受地理纬度、地表性质、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太阳辐射的年变化高纬比低纬大,所以,气温的年变化随纬度的变化与日变化相反,即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在西伯利亚),达

    102℃。世界年较差最小值出现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只有 0.6℃。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所有气温观测值的平均值。

月平均气温——一个月内所有日平均气温的总和除以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 12 个月的平均气温之和除以月数,就是某一年的年平均气温。若干年的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就是气温的多年平均值,此即通常用的年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