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季节分配:
全年多雨区 全年少雨区夏季多雨区 冬季多雨区常年湿润区
教学内容分析
从空中降落下来的雨、雪、冰雹等,总称降水。“大气降水”一段内容, 阐述了大气从降水的水汽来源,到形成降水的全部动态过程。揭示了水汽的内部循环过程:水分蒸发、蒸腾→大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为水滴(云和雾)→小水滴碰撞合并→降水到地面→水分蒸发。这节课文始终贯彻了两点精神:第一,思想教育——物质是运动的、变化的,这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材料。第二,智能培养——通过讲水的循环过程,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大气降水”一段课文中所讲述的降水的形成是教学难点,形成降水的条件是教学重点。这两段内容,知识的内在联系紧密,前后互相呼应。例如, 空气中要有水汽;空气在一定温度下达到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多余水汽就会凝结成水滴;水滴降落地面,就形成降水。这些内容都是一环紧扣一环。
“降水量的测定”一段教材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形成“年降水量”的准确概念,同时,在测定降水量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世界“降水的分布”和“降水的季节变化”,教材叙述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体现着空间概念、时间概念、数量概念的密切结合。在降水的空间分布中,对各地降水的多少,重点作了定性的叙述;而在降水的季节变化中,却偏重定量的说明。在此基础上,接着分析研究了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二是以图象、答问、小结的三种不同形式,反复说明同一内容。但它们的目的不同:用图象生动直观地反映了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状况,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通过读图问答进一步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译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后用课文总结方式,归纳出世界降水时空分布的规律, 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纲要
一、大气降水
-
水汽来源
-
降水的形成
-
形成降水的三条件: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凝结核;水滴增大
二、降水量的测定
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三、什么叫等降水量线
四、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1.赤道地区⋯⋯⋯⋯⋯⋯⋯⋯⋯⋯⋯⋯⋯⋯降水多
2.两极附近地区⋯⋯⋯⋯⋯⋯⋯⋯⋯⋯⋯⋯降水少
大陆东岸 降水多
- 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西岸 降水少
- 中纬度内陆地区⋯⋯⋯⋯⋯⋯⋯⋯⋯⋯ 降水少五、降水柱状图的识别
六、降水的季节变化
1.全年多雨区 2.全年少雨区
3.夏季多雨区 4.冬季多雨区
5.常年湿润区
教法建议
一、“大气降水”一段课文,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
空气中的水汽来源。教学时可引用课文讲到的衣服晒干的实例,由感性知识入手,引导学生认识空气中的水汽来源于海洋及陆地各种水体蒸发和植物蒸腾。
-
降水的形成。教学时可按照饱和空气→水汽凝结→小水滴(云和雾)
→水滴合并下落→降水形成的知识顺序,逐个讲清降水形成的几个环节。讲述饱和空气的内容,可以从做海绵吸水的实验入手。
实验准备的材料是:一块海绵、一杯水。最好让学生自己倒水,并提示学生:
-
注意观察海绵吸水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体会达到一定限度是什么意思,从而领悟“饱和”的含义。
-
让学生再多倒一点水,看看会产生什么现象(水溢出),这表明已超过了海绵吸水量,或者说这是超过了饱和,多的水就会溢出。
在实验的基础上,紧接着讲述水汽的凝结。空气对水汽的容纳,在一定温度下,有一定容量,达到这个容量,就是空气中水汽的饱和。当空气中的
水汽达到饱和时,如果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就超过了饱和,也会像海绵一样把过量的水分溢出,附着在空气中的尘埃上,凝结成为许许多多的小水滴,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云和雾。至于为什么气温下降,水汽就会凝结, 可通过课文“想一想”栏目中的两个思考题,让学生有一感性认识即可。
-
冬天,在室内用嘴对着窗玻璃呵一口气,窗玻璃上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呵气中所含的水汽变成了小水滴,这是因为玻璃上的温度低, 水汽遇冷凝结。)
-
在阴冷潮湿的天气里,把湿衣服晾在阳台上,为什么不容易干?( 天冷气温低,空气中容纳的水汽接近饱和,蒸发量小,湿衣服中的水分,难以被蒸发成水汽。)
最后结合课文中的“雨滴形成图”,说明降水的形成。
- 降水的三个条件。这一内容可看作是上述降水形成过程的小结,因此, 在教学时可把这两部分内容结合起来讲述。
二、对“降水量的测定”的课堂教学应使学生知道降水量是怎样测算的。在有雨量器设备的学校,可培养学生学会测算降水量的技能:
-
会测——学会运用雨量器及量杯测定降水量,记住每天都要定时(8 时、20 时)观测(并不是下雨后测)。
-
会记录——将观察到的降水量记录下来,所用单位为毫米(mm)。
-
会计算——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必须交代通常所说的某地年降水量并不是指某一年的年降水量,而是指多年的年平均降水量。
三、“什么叫做等降水量线”一段内容,可采用复习旧知识(等高线、等温线)的方法,提示一下即可。
四、“降水的分布”这段课文分为读图、答问、小结规律及说明成因四个内容。从方便教学考虑,可采用先提问题——看图答问——小结分布规律
——分析成因的教学步骤进行。例如:
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看图答问(大多在 2000 毫米以上)。
小结分布规律: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
分析成因: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流上升冷却,容易成云致雨。问题 2.两极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200 毫米以
下 两极地区降水少 气温低,空气下沉过程中增温,不易成云降雨或降雪) 问题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同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
别?
问题 4.在中纬度地带,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关于 3、4 两题,因涉及的问题较多,初一学生容易混淆,建议采用边读图、边画表、边填写、边理解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降水 |
南北回归线附近 |
中纬度地带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 |
|
---|---|---|---|
分布 |
大陆西岸 |
大陆东岸 |
内陆地区 |
干燥少雨 |
夏季多雨 |
降水少 |
|
多雨少雨 |
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 |
夏季,来自海洋的东 |
距海洋远,海洋水汽难以到 |
原因 |
西亚、北非盛行东北信 |
南风,风从海→陆。 |
达。 |
风,从陆→海。 |
五、如何引导学生识别降水柱状图。具体做法如下:
-
识图:柱状图由三部分组成:(1)在一个方块图中画横线若干条、纵线 21 条(都要求等距离)。(2)横线下端标注 12 个月份,竖线左边一端标注降水量多少毫米。(3)12 根柱形,表示 12 个月的月降水量。
-
用图:看柱的高低,按照降水量(毫米)刻度,读出各月降水量的约数;分析该地降水的变化状况,包括降水全年多或少,什么季节多雨,什么季节少雨,多到什么程度,少到什么程度,等等。
六、对世界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一段教材,教学时可将三组内容(第一组五个问题,第二组五个图形,第三组五个结论)结合起来对应讲述。1
——A 图——(1):哪个地方各月的降水量都很多,最多的月份在多少毫米以上?(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最多的 10 月份降水达 400 毫米以上。)
2——E 图——(2):哪个地方各月降水量都很少?少到什么程度?(干旱沙漠地区和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量都很少,干旱沙漠地区少到连续几个月不降一滴水。)
3——B 图——(3):哪个地方的降水量夏季多、冬季少?最多月与最少月相差多少毫米?(南、北纬 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最多月与最少月相差约 200 毫米左右。)
4——D 图——(4):哪个地方的降水量冬季多,夏季少?(南北纬 30
°—4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5——C 图——(5):哪个地方各月降水量适中,分布比较均匀?各月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左右?(南、北纬 40°—60°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各月降水量大致都在 50 毫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