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教材内容说明

气候是本章关键性的知识,是学习以下各个章节,特别是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一。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及区域特征,不仅

第 4 章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 图1

要掌握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还应该理解气候在形成地理环境及区域特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章引言部分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为学习本章知识打下基础。实际上,什么叫做天气,什么叫做气候,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常识。本章第 1—3 节阐述了组成气候的四个基本要素——气温、气压、风和降水的基本概念及其分布规律,其中,还涉及一些有关的基本技能训练。所有这些内容都是“气候”一章中的关键性知识。第 4—5 节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及其形成的自然带,则是前三节知识的综合和深化,也是引言部分的延伸和扩展。

本章内容的知识结构,见上页表。

教学目的

一、理解天气、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二、掌握气温、气压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其形成原因。记住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分布。

三、了解地球陆地上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地区和主要特征。

四、初步懂得气温和降水量的测算方法,学会阅读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分布图。

五、根据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明一地的气温年变化和气温年较差。六、根据等压线分布图,说明风的形成及风向。

七、根据年降水量柱状图,说明一地年降水量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八、识别寒、暖流符号,并能说明寒、暖流对某地气候的影响。

九、通过本章各节知识的学习,认识气候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课时安排

本章共 8 课时,建议:引言及第一节 2 课时,第 2—3 节合用 3 课时,第

4—5 节合用 3 课时。

引言 天气和气候

**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1.时间长短不同;

2.天气时刻在变,气候较为稳定。教学内容分析

气候概念是重点,因为气候是多年的天气状况的综合,所以,要掌握气候知识必须先从讲解天气概念入手。为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在讲解天气概念时,是从天气预报内容引入的,这样,很自然地揭示出天气与气候的共性与差异。它们的共性在于均指大气状况;而差异主要有两点:(1)多变的还是稳定的。(2)短时间的还是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从课文中所列的北京地区的天气预报内容“阴有中雨,风向偏东,风力二、三级,最高气温27℃,最低气温 18℃”等项目中,可以看出对天气的叙述较为具体,一般都有比较明确的、“定量”的数据;然而表述北京气候特征时,则用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有雪等较为概括的词句来说明(因为是从众多的事实中概括出来的本质的东西),大多是“定性”的叙述,涉及数量时,一般用多年平均的约数。

天气与气候这一部分知识的联系,可归纳如下:

天气预报内容 → 天气概念 气特综合→ 气候概念

教学纲要

一、天气的概念二、气候的概念

三、天气与气候的辨别

教法建议

一、关于天气预报内容可用北京的或当地的;教学方式可用教师宣读、学生朗读、播放录音等。这应根据各校具体情况而定。

二、天气概念的教学,关键问题有二:1.充分利用天气预报内容,并将其转换为天气概念所用的术语;2.天气时刻在变化,应引导学生得出此结论。为此,建议采用下述过渡的办法:

第 4 章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 图2

三、气候概念较为抽象,教学步骤建议:

  1. 从学生生活经验着手,举出北京(或当地)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

  2. 提出一个问题:“上述气候特点是怎样归纳出来的”?(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3. 进一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地区冬冷夏热这个特点,会不会在几年、几十年内有所改变”?(不会,因为气候一般变化不大。)

  4. 边讲边列出“天气与气候对比表”(所列内容可参考前面所列的内容要点),以便于学生做好笔记,加深记忆。

课文中的“想一想”,要求分辨天气或气候的四个例子,(1)、(4) 指天气,(2)、(3)指气候。

**第一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名词含义:**日均温 月均温 气温年较差等温线

**气温变化:**日变化 年变化 年际变化 热带全年高温,温带四季明显寒

带全年低温

**气温分布:**从赤道向极地逐渐降低,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教学内容分析

气温是组成气候的主要要素,涉及知识面广,理论性强。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可接受性,本节教材只选讲有关气温最基础的知识,为学习本章“世界

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以及后面各章节分区地理气候特征的描述,提供必备的知识。

“气温的测定”一段课文,主要讲了气温的表示符号及读法,气温观测和计算方法。

“气温的变化”,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1)气温日变化。一天当中, 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出现的时刻分别在正午以后(约 14 时)和日出以前。(2) 气温的年变化是本节知识重点之一。教材从两个侧面说明,一是南、北半球月平均气温最高值、最低值出现的月份不同,二是寒、温、热带春夏秋冬四季气温变化的特征不同,(3)气温的年际变化。以上讲述的主题虽说是气温的时间变化,但实际上已经联系到气温的空间分布问题了。因为气温是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的。

“世界气温的分布”一段教材首先讲述了等温线的知识,因为只有通过阅读等温线图,才便于了解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情况。本段教材采取了边讲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及实际分布状况,边抓住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纬度、海陆、地势,分析解释其分布的原因,既讲“地”又讲“理”, 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结合。

最后,教材讲述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提醒人们关心并研究如何防止气温变暖的现象发生。

教学纲要

一、气温的测定

  1. 气温的表示符号及读法

  2. 气温观测及日均温计算二、气温的变化

  1. 气温日变化

  2. 气温年变化及气温年较差

  1. 南、北半球月均温出现最高最低值的月份不同

  2. 寒、温、热带四季气温变化的不同特征3.气温年际变化

三、世界气温的分布1.什么叫等温线

  1. 气温分布的纬度变化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降低

  2. 海陆影响——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

  3. 地势影响——高原高山气温低,平原气温高四、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

教法建议

即景生情引入新课,例如,“今天天气很冷,气温大概是多少度?一天的气温多少度是怎样测算出来的”?请读课文。

“气温的测定”,可用温度计示意(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气象观测),例如,读出前一天天气预报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教师估算一个日平均气温的数字,请两位同学上台在温度计上指出,看谁指得快。接着问:

“每天要观测四次,为什么要选 14 时和 2 时,这两次测到的气温读数能说明什么问题?”(一天当中,接近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刻)。然后做练习巩固。在学校中,因夜间观察不便,可改为观察三次,即 7 时、13 时、19 时各一次。

做一做:1.看右图 8 时、14 时、20 时、2 时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算出日平均气温〔7℃、15℃、12℃、3℃〕;日平均气温为(7℃+15℃+12

℃+3℃÷4=9.2℃)

2.怎样用类似方法,求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

30 天或 31 天的日均温相加,除以 30 或 31,所得的商。年平均气温——12 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相加,除以 12,所得的商。)

“气温的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值、最低值出现的时刻,教学应掌握两点:一是利用上述气温观测时间 14 时和 2 时已经明确的认识问题,二是利用生活体验加以印证即可,切记不要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以免增加教学难点。

一年当中,气温最低值、最高值出现的月份是一个教学难点,需要利用已学知识,“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作一次过渡。

陆 地

夏 季

冬 季

月份

最热月

月份

最冷月

北半球

6 、 7 、 8

7 月

12 、 1 、 2

1 月

南半球

12 、 1 、 2

1 月

6 、 7 、 8

7 月

想一想:1.北京七月平均气温是 26℃,一月是-4.7℃。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是多少摄氏度?(气温年较差=月平均气温最高值-月平均气温最低值26℃-(-4.7℃)=30.7℃)

2.气温年较差大的地方同年较差小的地方相比,冬夏气温的变化有什么不同?(气温年较差大的地方,冬冷夏热,冬夏气温变化显著;气温年较差小的地方,冬夏气温变化小)。

气温的季节变化,不仅南、北半球不一样,不同纬度的地方有差别,就是在同一个地方,各月、各季的气温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先把我们所在地

——温带地区的春夏秋冬同冷凉热暖四个字连成线,小结为:温带四季气温变化明显。至于寒带、热带的冷热变化,可以让学生凭想象回答。

这一部分教材,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气温曲线图的能力。可以先让学生画一幅气温曲线图。画图的程序如下:(1)图底横线上标出月份,(2) 左侧竖线上表示气温度数,(3)各月平均气温数用圆点标出,(4)把各圆点连成曲线,即所谓的气温曲线。教师可以示范画一幅,也可以指导学生画。

在领会曲线图的基础上,读三张图提问:

  1. A、B、C 三地各在哪一带(寒带、温带和热带),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A——热带,全年各月气温都高,均在 20℃以上,气温变化曲线弯曲程度很小 B——温带,各月气温高低变化明显,四季分明,气温曲线弯曲程度也大 C——寒带,各月气温都低,大多在 0℃以下,只不过各月的寒冷程度不同)

  1. 图上哪个地方各月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小,各月气温在多少摄氏度左右?(A 地

    25—29℃左右)

  2. B、C 两地的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大约各是多少摄氏度?(B 地

——最热月平均气温约 26℃,最冷月平均气温约-4℃;C 地——最热月平均

气温约 5℃,最冷月平均气温约-28℃)

关于气温年际变化只作简单交代,不必展开叙述。 “世界气温的分布”中有关等温线知识的教学,可利用已学过的等高线

知识,指导学生画图,从中领悟等温线的含义。

请在左图中,将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设想这是一块完整的平坦陆地

(或海洋),在上面画出的等温线,体现了: 1.等温线大体上与纬线相平行。

  1. 同纬度上的各地气温大致相同。

  2. 不同纬度上的各地,气温高低不同。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

  1. 看气温从赤道向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从赤道向极地气温逐渐降低,因各纬度地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

  2. 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把 0℃和 30℃等温线找出来,分别说明世界寒冷地带和最炎热地区各分布在地球上的哪个部分。(寒冷地带—— 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地带;最炎热地区——北纬 20°—30°的撒哈拉沙漠地区。)

请再仔细看一看北半球 20℃、10℃、0℃等温线是不是与纬线相平行(不平行)?这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来分析。

“悬念教学”,即带着问题学,容易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提问:“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是否相同”?首先,让学生读一读“水陆温度的差异”, 然后填出下表中的空格:

在同一纬度

陆 地

海 洋

气温高低

原因

气温高低

原因

夏季和白天

比海洋高

受热快

比陆地低

受热慢

冬季和夜晚

比海洋低

放热快

比陆地高

放热慢

由上表得知,海洋和陆地对气温的分布有着很大的影响。

地势高低对气温的影响,举生活实例和所见所闻加以说明,例如,登山、飞行、避暑。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记住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 100 米,气温降低 0.6℃)。

读“重庆与峨眉山顶七月平均气温示意图”,看图上重庆与峨眉山顶海拔相差多少米,气温相差多少度(两地高差 2787 米,两地温差 16℃)。然后小结:高原、山地气温比平原低。

最后用两个“想一想”,检查所学的知识。

想一想 1.等温线的分布为什么不跟纬线一致?[各地气温除受纬度影响

(等温线基本上与纬线相平行)外,还受海陆、地势等因素影响,致使等温线的分布呈弯曲状态]。

想一想 2.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为什么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北半球的曲折较多?(南半球海洋宽广,而北半球海陆交错分布,且陆地地势高低起伏较大)。

“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一段教材的教学,可按教材编排程序,引导学生推论:现代工业燃烧煤、石油,排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被大气吸收而使气温变暖——两极冰川融化,使全球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平原与城市遭淹没——人们应当如何防止气温变暖。

“大气的受热”(选学课文)教法建议

“大气的受热”这段课文理论性强,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所以是教学难点。一是知识上要重点解决大气的受热过程,二是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充分利用两幅图进行导向、点拨。三是在观念上要破旧立新。建议教学步骤如下:

  1. 知识上的“除旧”。举庐山避暑为例,消除平时认识上的错觉(误认为大气的受热是受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结果)。可让学生先看课本前页“山地景观”的彩色照片。近景山麓为绿树草场,远景山顶积雪。然后用谈话形式, 提出以下问题:(1)山麓离太阳比山顶距太阳远些,为什么为绿色的树木和草场?山顶比山麓离太阳还近些,为什么积雪不化?这是什么道理?(大气受热并不是直接来自太阳)。这样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大气的热量到底来自何处?读下面两图:

  2. 知识上的“立新”。带着悬念去追索大气的热量主要是直接来自地面的道理。这就得交代清楚大气的受热过程是:阳光射向地球→透过大气,先晒热地面,地面温度增高→地面把热量传给地面附近的大气,气温增高。于是小结: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3. 知识的概括。用同样道理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并记住气温垂直递减率为每上升 1000 米,气温约降低 6℃。掌握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的规律。

  4. 知识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已知,解决新问题。可举一两个生活实例,让学生解释道理,如爬山运动员登山、飞行员起飞时的衣服为什么要比平时穿厚一点?

第二节 气压、风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空气重量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

气压高低随海拔高低而变化

气压高低随气温高低而变化

——空气的水平运动,运动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七个气压带——由赤道向两极,高、低气压带相间六个风带——风由高气压带吹向低气压带

教学内容分析

气压、风和气压带、风带这一节教材,涉及理论性、抽象性、动态性的知识较多,教学难点集中,老师们可针对具体情况,多运用图象和联系生活实际,从感性到理论,设法突破。

“什么是气压”、“气压高低的变化”、“风是怎样形成的”这三部分教材,选用了浅易的逻辑推理方法加以叙述:空气是物质——物质是有重量的——空气重量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力(即空气重量对于地面的压力), 称为气压——气压随海拔高低和气温高低而变化。以上论述起关键作用的知识是单位面积上空气柱内空气增多或减少。由此引伸出等压线的概念——等压线图上反映着气压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空气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

动,形成了风——风向、风速、风级。

气压带的分布是全球性的,教材讲述了地球上三个低气压带和四个高气压带的纬度分布规律及其最简单的成因(空气上升或下沉)。地球上气压带高低相间,由赤道向两极有规律的分布,是形成地球上六个风带的基本原因。

风带也是全球性的,课文在气压带之后,接着讲六个风带,体现了气压带与风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即风带是高低气压带之间空气流动的结果。又由于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着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教材以图示、注解、练习形式说明了地球自转偏向力的问题。

上述的六个风带是全球性的,但地球上还有一些地区盛吹地方性的风, 教材例举了因海陆热力差异导致海陆气压高低变化而形成的季风。

教学纲要

一、什么是气压 1.气压的含义

2.气压的单位 二、气压高低的变化

  1. 气压随海拔高低而变化

  2. 气压随气温高低而变化

  3. 等压线图

三、风是怎样形成的

  1.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

  2.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3. 风速——风力大小或强度

  4. 风级——共 12 级

四、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1.七个气压带的分布

  1. 六个风带的分布

  2. 风的偏向五、季风

教法建议 “什么是气压”,教学时可以开门见山,说明空气是物质,物质有重量。

例如,一个打足气的球胆,要比没有充气的球胆稍重一些。因为打了气的球

胆里增加了空气的重量。空气重量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力,叫做气压。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空气的压力”图进一步理解气压的含义,并记住一个标准大气压为 1013 百帕,相当于海平面上 760 毫米水银柱高。

“气压高低的变化”一段教材,教学中可采用列表讲述的方法。气压随海拔高低、气温高低而变化,它们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见下表)

第 4 章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 图3

可见,气压高低的本质东西是空气柱中空气的多或少,课本图 4.11 就是形象地表示海拔升高,空气柱短,空气少,气压就低。教学抓住本质,难点就容易突破。

想一想:为什么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运动员,都背着氧气筒?(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所含的氧气少)

什么叫等压线,教学时可以一语带过,因为前面已学过等高线和等温线知识,只要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类比、延伸,促使学生知识迁移,学生就不难理解等压线的含义。这段教材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高低气压分布示意图”。在此基础上,再转入下段课文的教学。

“风是怎样形成的”一段教材,教学时可采用读图问答的方式进行。 1.读课文中的“高低气压分布示意图”(教师说明图中所示的是同一水

平面上的气压分布状况),提问:由于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不同,空气将如何运动?风是怎样形成的?(答:空气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这种空气的水平运动就形成风。)

  1. 教师说明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然后读图提问:如果空气由图中高气压区流向右侧的低气压区,可能形成什么风向?如果向右下方的低气压区流动,又可能产生什么风向?(答:偏西风;西北风。)

  2. 关于风力的大小和级别这一内容,教学时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结合课本图表(4.17)来识别、判断。

读“地球上的气压带分布”图,了解气压带的分布状况。

  1. 读图指导:在“地球上气压带的分布图”上,大圆表示地球表面;左旁侧标着纬度数,图内呈带状地标明了七个气压带的名称。

  2. 看图答问:“说出地球上共有几个气压带”(七个气压带)。“每个气压带各分布在什么纬度附近”(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 0°纬度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南北纬 30°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南北纬 60°附近;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南、北两极附近)。“哪一个气压带在地球上只有一个”(赤道低气压带)。“哪些气压带在南、北半球各有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风从什么气压带吹向什么气压带”(从高气压带吹向低气压带)。

在讲述地球上的风带这一内容时,要交代清楚风向受地球自转的影响,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讲偏向时最好将“风的偏向图”分解来讲。例如:想一想下面提出的问题,并画出风的偏向箭头(画偏向箭头要注意:

①面向着虚线箭头所指方向,②所谓偏向是偏离虚线,③向右偏即画在虚线右边)。

北半球的南风,向右偏,偏转成什么风向的风,用实线箭头画出(西南风);

北半球的北风,向右偏,偏转成什么风向的风,用实线箭头画出(东北风)。

同理,南半球的风,按照向左偏转的原理,南风偏转为东南风,北风偏

转为西北风。

最后,将分解的四图拼合,即成为课文中的偏向图。至于为什么地球自转会使风向发生偏向,不需要解释;这不是初一学生所能理解的。

地球上风带的分布一段内容,教师可按下列步骤讲授:(1)看图由学生答出信风、西风、东风各是从什么气压带吹向什么气压带的。(2)风向可对照刚才所画出的“风的偏向图”。(3)教师交代信风与信风带、西风与西风带、东风与东风带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风向,后者是指风的分布(某一地带吹什么风)。

季风在后面章节重点讲授,这里只需要根据生活体验问一问学生,咱们这儿冬季多吹什么风,夏季吹什么风(偏北风,偏南风)。然后小结:这种随季节变换而风向相反的风叫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