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相关的亚太贸易政策

目前中国的贸易和对外经济关系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表 4)。中国所有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包括美国和日本,都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AEC)的成员。中国同它们的贸易量占其进出口总额的 80%以上。虽然同美国的关系并非没有问题(人权问题、武器交易、知识产权、非法纺织品中转和美国产品的市场进入),同日本的关系也有历史上的阴影,然而与其他贸易国相比, 中国经济若仅同亚太经济之间具有更多的共同利益。所以尽管在贸易上存在某些障碍,但地区内的贸易联系迅速增长。中国与美国日益加深的贸易和商业关系已发展到要限制双边关系中造成不和的因 4 中国贸易的地理结构

伙伴

出口份额

进口份额

1970

1980

1985

1990

1993

1970

1980

新兴

31.2

24.5

33.7

48.0

30.9

1.9

3.8

工业

化经

香港

24.6

22.4

26.2

42.9

24.2

0.6

2.9

台湾

1.2

1.1

韩国

0.7

3.1

东盟

5.7

4.0

2.72.

2.7

1.2

2.3

2.1

(不包

9

括新

加坡)

日本

13.4

20.7

22.3

14.6

17.3

32.4

26.1

东亚

50.3

49.3

58.7

65.5

50.8

35.5

32.3

澳大

2.1

1.2

0.7

0.7

1.2

7.4

5.4

利亚

北美

1.1

5.8

9.4

9.1

19.9

7.7

23.5

新西

0.5

0.3

0.2

0.1

0.2

0.9

0.4

兰及

其他

太平

洋地

太平

53.8

56.5

68.9

75.5

72.1

50.8

62.1

洋地

西欧

21.8

14.3

9.4

10.3

13.9

29.9

17.7

世界其

24.4

29.3

21.7

14.2

14.1

19.2

20.2

他地区

续表

素,鼓励共同消除对抗倾向之战略的阶段。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直接地和不同程度地享受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好处,是中国在国际经济外交中的天然盟友。

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PECC)开创性的努力,环太平洋贸易关系的紧张局势,进展缓慢的乌拉圭回合和欧洲的统一市场运动,都对发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产生了影响(Elek,1992 年)。1990 年,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应邀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第二次部长级会议。 1991 年 11 月,

三者都参加了在汉城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第三次部长级会议。 1993 年 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确定了新的目标。而后几年中的茂物、大皈和苏比克 APEC 最高领导人会议,又为亚太地区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确定了具体的目标和行动计划。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框架以四种主要方式为中国对外经济关系提供了有

用的工具。

首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中国经济在地区性的经济合作中寻求共同利益,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论坛。第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强调开放不能有损于其他经济的目标和原则,有助于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特别是在亚大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中,获得最惠国待遇。第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旨在促进贸易和其他国际交易的目标以及支持这一目标的地区性的基础,为次级地区经济在合乎地区开放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实现一体化提供了支持。避免保护、歧视和形成次级地区市场,对于中国能否驾驭它与东北亚经济(主要是香港、台湾和韩国)的一体化和发展与东盟及印度支那国家的关系是重要的。除非中国与其邻国的关系是地区内开放的贸易和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否则,这些关系的不对称就有可能陷入矛盾僵局。中国的亚大地区关系同它对马来西亚的东亚经济核心体(EAEC)建议作出的反应是相关的。中国经济若仅局限于东亚(甚至包括日本)地区,将会因观念和现实皆不和谐而充满经济和政治上的矛盾。中国已经是一个具有较强实力的经济大国,它与那些较小的经济和政治主体之间的关系越是开放的,就越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这种关系。最后,也最为重要的是,APEC 在中国寻求并预测其在全球体系中的利益方面, 也起着重要作用,APEC 的框架为中国和亚太地区主要伙伴(美国和日本)之间建立一种建设性的和合作的伙伴关系提供了机会。这种作用对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十分有利。此外,APEC 还起到了增进世界范围内的和平、稳定与繁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