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重》聂霎设计及评析
【设计简述】
教学内容之一:归纳本文知识点(约 10 分钟)
①名词后面带宾语或补语,往往活用为一般动词。“沛公军.霸上”、“范增数目.项王”。②不及物动词后带宾语往往是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③动词前面的名词直接修饰或限制动词时,单独作状语,如“卒廷. 见相如”。④句子无动词,形容词后面带宾语,形容词往往活用作动词。如“素善.留侯张良”。
⋯⋯
教学内容之二:评论历史人物(约 35 分钟)
评论题:有人称项羽是失败的英雄,你是怎样认识的? 甲方认为项羽是失败的英雄。
理由:①在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军的影响下,能于会稽起义推翻强秦;
②宋义面对强秦却步不前,项羽当机立断,力斩宋义,以振军威;③项羽掌握军权后,长驱直入与强秦大战九次,终于在钜鹿击溃秦主力军;④项刘相斗,项羽表现胸怀荡坦,表现了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⑤他得到司马迁的赞美。
乙方认为项羽不是合格的英雄。
理由:①项羽起兵的意图是夺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动机和行为都下合民意;②项羽灭秦之后,自称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诸侯,这是秦政的历史重演,是历史的倒退;③项羽居功自傲,轻敌自大,不善用人,终于由胜利走向失败;④项羽迂钝粗疏,终不觉悟,失败后执意自刎。
教师点拨: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历史地阶级地辩证地认识问题。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英雄,不论哪种英雄又都受到时代的限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项羽与历代起义的首领一样,会走向封建帝王的那条道。但更重要的一面是他们毕竟动摇了或推翻了腐败的王朝,更新了旧的朝政,在客观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历史发展的进程。这种行为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而凡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行为就是英雄行为⋯⋯
〔评析〕
教师在教学中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传授了方法。一是传授学习知识的操作方法。
①对所学的语言知识的例证进行分类;
②对分类之后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提炼,总结出规律。
学生的思维在此项训练中经历了由模糊而清晰、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上的飞跃。
二是传授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
①必须历史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②必须阶级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③推而广之,要学会辩证地认识人物和事物。
学生的思维在此训练中经历了由单向向多向的认识上的飞跃。
以上就是教学过程中的“授之以渔”,学生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学习方法,学到了认识问题的方法。
从培养能力的角度看,传授方法更重要,在教学中能坚持传授方法的教师,无疑技高一筹。
当然,此课设计的难度大了一些。如果把分析评价人物的活动安排于课文知识之内,则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是较为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