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长文短教设计
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是一篇传统课文,历来的各类教学参考资料都将其作为重点讲读课文,对其课时的分配都有极为充足的要求。确实, 这篇课文容量较大,要讲的东西很多。在以往的教学中,我都花三至四课时, 但却发现教学效果总不尽如人意。吸取以往的教训,在又一次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大胆取舍,只用一课时就解决了教学重点和目标,取得了删繁就简、重点突出的教学效果。
作为一篇悲愤交加、血泪迸发而又壮怀激烈的悼文,作者的感情因素应该成为我们掌握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研究写作特色的最好突破口。在
《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的情感主调是什么呢?是悲愤,是悲怆与愤怒的结合。正是怀着对死难烈士的无比哀痛,对中外反动派的刻骨仇恨,鲁迅先生写下了这一沉痛并不伤感、悲悼却催人奋起的名篇。
在教学中,我始终抓住“悲愤”这一感情线索,从行文中的语言标志入手,通过理清作者思路、分析作者感情因素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具体做法是:
先要求学生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要求,找表达感情的行文标志:
①“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④“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⑤“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⑥“呜呼,我说不出话”。
由此分析,行文上有一个“无话——有话——无话”的曲折变化过程。“无话”表明了他的极度悲愤;有话,显示了他化悲痛为力量的战斗行为。他的话是说得不少,但始终没有说完,而这便成为最好的话,既抒发了一个战士的情怀,也是对刘和珍最好的记念。
这一教学步骤的目的和作用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理顺作者行文思路。
然后,以前一个问题为基础,师生共同讨论: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什么感情?
除了上面已找出的语句外,还可以从哪些语句中表现出来?作者感情抒发的变化情况怎样?
讨论后明确:
对死难烈士的悲痛与对反动派的愤恨,是贯串全文的感情线索。作者抒情的主调之一是对死者无比沉痛的悼念之情。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请求,都自然引起作者对烈士的痛心忆念。“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 奉献于逝者的灵前。”从而自然引起下文对烈士生平的追忆,对烈士死难经过的沉痛追述,“奉献”对烈士的“悲哀与尊敬”。
抒情的主调之二是对反动派的控诉,是对无耻文人的“阴险论调”的“出离愤怒”。由这一感情因素出发,作者揭露了反动派令人“目不忍视”的野蛮凶残的“虐杀”和“耳不忍闻”的阴险恶毒的“流言”,对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和舆论钳制,抒发了强烈的愤慨。抒情的变调是这部“悲愤交响曲”中
的柔和回旋——对猛士的推心置腹的规劝,对惨案的经验教训的沉痛总结, 对烈士死难意义的高度评价,这个变奏,舒缓、轻徐、深沉、凝重,却更增悲痛,更增愤怒!
经过了这一回荡,感情被最后推向了一个理智的高峰:“苛活着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强烈表达出赤诚执着的爱憎感情。
这一教学步骤是本课时的重头戏,它的目的和作用在于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络,掌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了解文章结构曲折缜密的特点, 体会文章抒情和议论高度融合的艺术特色。
在讲解这一步骤内容时,作下列板书:
板书中的箭头,表示“悲”“愤”感情的演变和融合。
整堂课两个步骤,围绕一个问题,集中而统一,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第一个步骤以学生自读课文为主,第二个步骤以师生共同探讨为主。一堂课内, 始终抓住一个重点,突出一个中心。其他一些非重点内容课后或通过自读或通过练习的方式解决。实践证明,这样的教法形式灵活,不拘一格,而且达到了以少胜多、重点鲜明突出的效果。
(张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