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坑道战歌

上甘岭上英雄多,炮火猛轰奈我何; 坑道歼敌创纪录,艰苦卓绝谱战歌。

“联合国军”连续七天猛攻,伤亡惨重,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但是,美国侵略军为了维持其帝国主义盟主的面子,仍不愿放弃进攻。

1952 年 10 月 21 日以后,敌人一面以各种手段围攻志愿军坑道部队,一面为继续实施其进攻重新调整军队的部署。范佛里特将遭到重创的美第七师汉滩川以东的防务和进攻 597·9 高地的任务交给了南朝鲜第二师,美第七师则西移,防志愿军从汉滩川以西向其左翼出击;将南朝鲜第二师的部分防务交给了位于其右翼的南朝鲜第六师;另以美第三师接替了南朝鲜第九师在铁原地区的防务,南朝鲜第九师则东调金化以南史仓里地区作战役预备队。

为了取得此次防御作战的胜利,志愿军总部及时地给第十五军发出指示,指出:“敌人成营成团地向我阵地冲击,是敌人用兵上的错误,是我歼灭敌人的良好时机,应抓住这一时机,大量杀伤敌人,我继续坚决地斗争下去,可制敌于死地。”第十五军根据这一指示,为进一步坚守和实施反击创造条件,乃命第四十五师重点转入坚守坑道作战,以争取时间,为进行最后粉碎敌人进攻、恢复全部阵地的决定性反击作准备。

与第一阶段作战相比,第二阶段的作战更为艰苦,更为困难。

山头一个一个地守,表面阵地一块一块地夺。因为敌我双方都很清楚, 谁真正占领了阵地,谁就得到了实施决定性反击作战的主动权。

作为负责作战的副司令,杨得志将军尤为关心上甘岭的防御战。他和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商量决定:给四十五师补充 1200 名新战士;命令第十五军二十九师参战;命令正在和六十七军交防、准备回去休整的十二军停止北返, 迅速南进,归第三兵团指挥,为战役预备队。命令就近各兵站改进运输,保障对十五军弹药、食品等物资的供应。同时,决定由邓华将军与前沿指战员通一次电话,代表志愿军总部首长、机关慰问他们,并作进一步的战斗动员。

就在这个时候,祖国第二届慰问团来到了志愿军总部。他们纷纷要求到上甘岭前沿阵地去慰问,还有的要求参加担架队、运输队。杨得志说,“慰问团同志们的心情我们完全理解,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这个工作很难做,费了不少唇舌。”为了让祖国亲人了解前线将士的情况,看一看他们的子弟是怎样与侵略者战斗的,志愿军总部特派一个警卫连把慰问团的一小部分同志送到与上甘岭遥遥相望的山上,让他们在望远镜里同他们日夜思念的战士们相见。同时,把慰问团带来的慰问信、慰问品送到阵地,送进坑道,并告诉我们的战士,祖国的亲人就在他们身后,祖国的亲人在等待着他们新的胜利的喜讯。

慰问团的到来,对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战士产生了巨大的力量。曾经有一个班的战士,把祖国送去的慰问品摆在阵地上,班长说:“这是祖国人民对我们的奖赏,我们有资格享受吗?祖国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了吗?”战士们纷纷宣誓:一定要在今后的战斗中杀敌立功,不愧对祖国人民的关怀。这时有一个战士最先把糖吃完了,他拿着糖袋子对大家说:“你们说要吃一块糖打一个敌人,我已经把糖吃完了,我决心留着装糖的袋子,永远带在身边,以后打死一个敌人,我拣一小块石头装进去,一直装到 126 块,和原来糖的数目一样,带回祖国,做传家之宝。”

坚守坑道的指战员们,还专门给慰问团写了一封信。信上写道: “我们处在距敌 50 公尺、上下相持的情况下,遭受了不少的困难。但是,

我们想了办法,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了保卫光荣阵地,为了保卫祖国, 为了保卫世界和平,我们忍受和战胜了困难⋯⋯

“我们除了战斗以外,就是说笑和娱乐,谈我们的胜利,谈祖国的伟大。我们的心情永远都是愉快的,丝毫没有因被敌人封锁在坑道里而感到恐惧。因为我们知道任务的重大,明确战斗的意义,坚信我们一定胜利!”

志愿军的战士们,就在那光秃秃的山头上依据巧妙坚固的坑道工事作战。正好祖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来到了前线,他们要亲眼看看祖国的英雄子弟怎样作战。他们在山头上举起了望远镜。那时候敌人正炮击志愿军的阵地,那个红山堡笼罩在滚滚的烟雾中。渐渐地雾散了一些,山上连一个人影都看不见。敌人攻上来了,突然,好像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山头上出现了志愿军的战士,他们把敌人打下去。等到敌人的炮弹飞来时,一下子又看不见一个人影了。

志愿军的战士们个个都是英雄好汉!战斗这样激烈、残酷,但他们始终是英勇、顽强、坚贞、乐观。战斗中人人向前,许多二线连队都要求参加战斗,他们一致说,参加上甘岭作战最光荣。伤员负伤后,要说服、强迫才退出战斗。伤员们请求不要把他们往后方送得太远了,以便痊愈后,能早日再上前线。

慰问团人员为亲临上甘岭前线,为有机会目睹这个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战斗而感到骄傲。当他们看到这些悲壮的场面时,都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们深深地感到,只有中国共产党培育出来的英雄儿女,才具有这种伟大的英雄气概。

就在祖国慰问团前来前线慰问的同时,志愿军总部又收到了毛泽东主席起草的、10 月 24 日以中共中央及军委名义发来的《祝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重大胜利》的电报,这一电报,对全军产生了极大的鼓舞力量。电报全文如下:彭邓杨甘各同志及志愿军各级领导同志;并告各中央局、分局、各大军区、军委各部门及军事学院各首长:

我志愿军协同人民军从 9 月 18 日开始对全线敌军的战术性的反击作战, 在一个月内,歼灭和击伤敌军三万人以上,获得重大胜利,中央和军委向你们及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此种作战,在若干个被选定的战术要点上,集中我军优势的兵力火力,采取突然动作,对成排成连成营的敌军,给以全部或大部歼灭的打击;然后在敌人向我军举行反击的时机, 又在反复作战中给敌以大量的杀伤;然后依情况,对于被我攻克的据点,凡可以守住者固守之,不能守住者放弃之,保持自己的主动,准备以后的反击。此种作战方法,继续实行下去,必能制敌死命,必能迫使敌人采取妥协办法结束朝鲜战争。自从去年 7 月我军采取坚强的阵地作战以来,给予敌军损失

的数量,远远地超过去年 7 月以前在各次运动战中给予敌军的损失数量。而

我军的损失则大为减少,其中人员损失,单就志愿军来说,从去年 7 月以来

的 15 个月中,比较以前的 8 个月,平均每月减少 2/3 以上(前 8 个月平均每

月为 25000 人,后 15 个月平均每月为 8000 人),这种情况,就是依靠阵地

实行上述作战方法的结果。而在 9 月 18 日开始的这一段期间内,则此种作战方法表现为更有组织性和更带全线性,所以特别值得重视。现当志愿军出国作战两周年之际,希望你们总结经验,更加提高组织性,提高战术和节省弹

药,更加亲密地团结朝鲜同志和朝鲜人民,在今后的作战中取得更大的胜利。

中央及军委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四日

这一电报不仅肯定了志愿军前一段作战的胜利,而且对今后的战略、战术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志愿军总部立即把中央复电传达给正在执行全线战术反击作战任务的部队,传达给上甘岭防御作战的指战员。

第二阶段的作战较第一阶段更加艰难。克拉克将志愿军的坑道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既怕又恨。为巩固已占阵地以便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他们对坚守坑道的志愿军采取了封锁、轰炸、爆破、熏烧、堵塞坑道口或向坑道内投掷毒气弹等多种手段进行围攻。这些手段破坏性、杀伤力都很大,其中有些是很残酷的。要战胜它们也是极不容易的。

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作战,既需要机智,又需要勇敢,还需要非凡的承受力、坚韧力。第一三三团坚守的 597·9 高地的几截坑道,坑道口被敌炮弹炸塌暴露后,敌人用八一炮、化学迫击炮疯狂轰击,还向坑道内投掷硫磺弹, 再用土填塞坑道口,并且沿坑道口架设铁丝网,企图把坚守坑道的志愿军指战员困死在里边。

坚守坑道的志愿军部队,由于有的坑道被炸塌,有的坑道口被堵塞,再加上坑道缺粮、缺弹、缺水,空气污浊,氧气不足,处境极端困难。但是, 依靠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坑道里的勇士们都有一个坚守坑道、夺回阵地的坚强信念,发扬了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保持着高涨的战斗情绪。

在坑道战中,以坑道为单位重新组织了党支部,统一了党的领导和军事指挥,使人人明确只要坚守住坑道,就能歼灭敌人,就能依托坑道反击敌人, 就能恢复与巩固阵地,就能赢得战役的最后胜利。全体指战员自觉忍受困难, 克服急躁情绪,齐心合力地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敌人的破坏和进攻。

在 597·9 高地二号坑道内,有 24 个分属于 16 个连队的指战员,其中大部分是伤员。由于没有统一指挥,秩序有点乱。有的主张冲出去打,有的主张设法与地面或其他坑道联系,也有的主张等等看,意见很不一致。一个左臂受伤、年纪稍长几岁的同志站了起来,自我介绍说:“我是司务长,是共产党员,入朝前在淮海战场上打过几仗。这里由.我暂时负责,你们都听我的指挥。”

他先后让党、团员分别举手,成立了党的小组和团的小组。他对大家说: “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儿子。我们出国打仗抗美援朝,不能给祖国丢脸。共产党员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小组就是领导集体,我们要照顾好负了伤的阶级兄弟,我们还要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反击。”他把没受伤和受轻伤的同志组织起一个突击班,一直坚持战斗。

斗争焦点首先集中在坑道口。敌人明白,只要志愿军坚守着坑道,他们就不能前进一步,并且,最后连已经占领的地面阵地,也不得不重新吐出来。因此,敌人不惜采取种种毒辣手段,对我军坑道进行疯狂攻击和破坏。

为了确保坑道的安全,志愿军必须阻止“联合国军”接近与破坏坑道口。除组织纵深炮火及侧后方的机枪人力严密控制坑道口,不让敌人接近和破坏外,退守坑道的分队在坑道口用麻袋修筑工事,阻击敌人。还在坑道口外挖一个深坑,再由坑道内向外挖一条通向深坑的交通沟,使敌人投来的炸药和

手榴弹都顺着交通沟滚到坑里爆炸。

当敌人投掷手榴弹、炸药包,企图炸毁坑道口时,战士们就前仆后继冲出坑道,在炮兵人力的支援下,一次又一次地击退敌人。当敌人集中炮火轰塌坑道口,坑道缺氧战士有窒息的危险时,战士们奋不顾身,冒着炮火进行抢挖,直至将坑道口挖开。

坚守坑道的部队还在积极歼敌思想指导下,依托坑道,广泛开展冷枪冷炮狙击活动,不断组织小型出击,积极主动地打击表面阵地的敌人,粉碎敌人对坑道的围攻。上甘岭阵地涌现了许多神枪手和神炮手。其中青年狙击手张桃芳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在 31 天里,用 437 发子弹,打死打伤 211 名敌人, 创造了朝鲜前线志愿军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

张桃芳是刚上前线三个多月的 22 岁的新战士。他一来到上甘岭阵地,就被那儿的许多英雄事迹感动。这时候,部队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冷枪冷炮杀敌运动,上级号召战士争当“杀敌百名狙击手”。从此,张桃芳就苦练技术本领,并虚心地向老战士们求教,终于成了一名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一次,张桃芳正把枪口放在固定封锁点上等着,忽听观察员喊了一声: “注意!二号发现活靶!”张桃芳一看,果然有一个敌人背着东西正向上爬, 叭的一枪,这个家伙就滚下山去了。

还有一次,张桃芳正在射击台上等目标等得发急,突然两个敌人从碉堡里跑了出来。他仔细一看,原来是两个鬼子吵架,越吵越凶,竟忘记了志愿军狙击手的厉害。张桃芳说:“咳!不要吵啦,让我来给你们调解一下吧!” 说着就叭的一枪,一个敌人应声倒地,另一个赶快溜掉了,这样,张桃芳在18 天的战斗中,用 225 发子弹,消灭敌人 71 名,差不多每 3 发子弹消灭 1

个,每天消灭 3 到 4 个。全班共消灭了 564 个敌人,有 9 个战士立了三等功, 全班获得集体三等功的荣誉。

上级为了进一步培养张桃芳,就送他到狙击手训练队学习了两个星期, 这样一来技术更提高了。在后一个时期的 13 天里,他用 212 发子弹消灭的

140 个敌人,平均每 3 发杀敌两名,每天杀敌 10 个到 11 个。到上甘岭战役

反击以前,张桃芳的那个班已经消灭了 760 个敌人,差不多等于两个营;张桃芳一个人消灭的敌人就差不多等于两个连了。一个投诚过来的敌军士兵说:“我是新兵,刚到前沿的时候,老兵就告诉我,没事就乖乖地蹲在工事里,别到外面去乱跑,志愿军的冷枪可真厉害,说打你的头就不会打在你的脖子上!”

在上甘岭阵地上,人们还经常表扬来自四川仪陇县的一名青年神炮手, 他当时年仅 19 岁,名字叫彭良义。在前沿阵地,彭良义用 86 发迫击炮弹,

击毙和击伤了 121 个敌人。有一次,敌人正向前沿阵地忙碌地运送炮弹,彭良义立刻准确地向敌人开炮。他的第一发炮弹刚打出去,敌人的排炮就向他打来。这时,彭良义迅速转移到另一个工事里射击敌人。当敌人又向他轰击时,彭良义又转移到第三个工事里再射击。不久,工事被敌人炮火摧毁了, 迫击炮和他自己被埋在泥土里。但是,他明白如果这时停止射击,敌人就会知道击中了目标,更多的炮弹就会飞过来。于是,彭良义忍受着浑身的酸痛, 架起炮一连打了三发。敌炮果然以为没有打中他的工事,便向他四周的阵地上用排炮盲目乱轰。彭良义又想出了新的办法来迷惑和消耗敌人,他用一颗手榴弹放在附近一个废弃的工事前,并在手榴弹上盖上草灰,当他的炮一发射,他就叫助手拉响手榴弹。随着炮弹的出口声,那个废弃的工事前扬起了

一团烟土。敌人立刻用成百发的炮弹射向废弃的工事,而彭良义却在一边安全地射击着敌人。这一天,他打死了 18 名敌人,消耗了敌人 400 发炮弹。

10 月 14 日,敌人向上甘岭志愿军阵地发起疯狂进攻。彭良义看见两个

营的敌人正沿着 537.7 高地北边的前沿洼部向上爬来。他立刻带着弹药手王

修成把炮搬到平地上,冒着敌人炮火的轰击,在两分钟内连续发射了 50 发炮

弹,配合步兵歼灭了 200 多名敌人。

  1. 日,他奉命掩护 537·7 主峰阵地的坑道口,在半天内他就用游动炮火打死了 20 多个敌人。

  2. 日,他不幸被敌炮击中,为人类的和平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志愿军的战士们,为了保护坑道口,千方百计地和凶恶的侵略者周旋。敌人为了破坏坑道,也使尽各种毒辣的手段。一天,敌人乘着呼呼的北风, 把成桶的汽油浇在干柴堆上,用烟火熏坑道。坑道里的人被呛得透不过气来, 皮肤被烤得要爆裂一样难受。有的战士愤怒地喊叫:“出去和他们拼了!” 党支部立即提醒大家:“不能拼!现在就是一个换一百个,我们也不能和敌人拼,我们的任务是坚守阵地!”在这危急时刻,我炮兵部队用炮火及时支援,迫使敌人撤离我军坑道口。

谈起当时的坑道斗争,前志愿军副司令员杨得志将军说:“这一阶段, 我坚守坑道部队继续不停地组织小型反击,又叫小部队活动。机智聪明的指挥员,通常采用三种手法:一是突然强袭,歼灭敌人于坑道之外。即当敌人向我进攻时,坑道内预先组织精干小组,待敌人接近坑道附近时,突然行动, 将敌歼灭。二是潜出强袭,歼敌于行动之中,在敌搜索我而未发现我时,我发现了敌,即组织力量突然袭击。三是偷袭,歼敌于坑道之内。全线各坑道进入坚守后,对敌进行小型出击 158 次,除 9 次失利外,其余全部成功,歼

敌 2000 余名。这个数字在整个战役来看,虽然不大,但这种战法给敌人心理上造成极大的慌乱,使他们日夜不得安宁。”

“敌在明处,我在暗处,说不准什么时候,也不定在什么地方,就被从地下伸出的几个枪口或跃出的几个勇士给歼灭了。”杨得志在回忆录中写道, “有一天,一个美国兵找了一个避风的地方一到石坝下边拉大便,裤子还没提起来,就被从石坝里伸出的两只手拉进了坑道。从那,再有大便者便三人一伍了,其中两个抱着枪望风。事情虽小,但它很生动他说明我们小部队活动的威力,也说明即使敌人占领了我表面阵地也是处在胆战心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境地。”

然而,随着坚守坑道斗争时间的延长及敌人的严密封锁,伤员不断增加, 弹、粮、药品等物资越来越缺乏,战斗和生活条件也愈来愈艰苦。有的坑道被打塌,空间变小,人们挤得难以行动,伤员更加痛苦。炮击的震荡,使坑道内有时点不着灯火,硝烟、硫磺、血腥、粪便和汗臭味使空气污浊不堪, 温度上升到穿单衣还难以忍受,而洞外却是零下二三十度。最困难的时候, 每人每天只能吃到半个馒头。特别是缺水,有时甚至只能饮尿止渴。在这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坚守部队始终顽强不屈,亲密团结,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抗击凶恶的敌人。

当时,运输是个大困难。为保证坑道部队所需粮弹,除组织军、师后勤力量加紧运输外,另专门抽调第二十九师三个营及各师团机关人员,专任 40 里山路的火线运输任务。这个时期,由于后勤战线同志两年来的辛勤努力, 全军的战斗与生活供应都得到了充分的保证,然而,上甘岭战役的第一、二

阶段某些部队出现的“靠着粮山没饭吃”、粮食供应不上的问题,是由于在新形势下运输工作调整不及时造成的。当然,敌人超出以往的疯狂封锁,也给运输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此,后勤部门决心尽一切力量保证第一线粮、弹供应。前线运输司令员刘居英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他对参加运输的指战员们说:“前面能不能打得更好。你们负有重大责任啊!”

在敌人严密的封锁下坚守坑道,饮水成了首要的难题。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将军说,像牙膏一类一切含有水分可以润喉润唇的东西,早就被吸吮完了,战士们干渴难忍,只能用舌尖去舔湿润的岩石或是伏在地上吸几口凉气,祖国慰问团带来的水果糖,朝鲜人民送来的苹果,二线部队在自己菜地里刨出来的萝卜,都被当作甲等作战物资前运。在那些日子里,各级司令部的电话上,喊得最多的就是:“水!水!水!”

在那些夜晚,运输部队不顾牺牲,通过敌人严密的炮火封锁,有时全身贴地一寸一寸地往前移动,把粮、弹、萝卜等送进坑道。尽管实际送到坑道里的物资有限,但正是这种“雪中送炭”,给坚守坑道的部队以极大的鼓舞和支持。

当时,在上甘岭前线到处流传着一个苹果的故事。负责支援五连的一个人线运输员,柱坑道里送弹药时带进去一个苹果。连长看着他汗湿的衣服和干裂的嘴唇,没有接,让他自己吃。他硬是塞给了连长。断水 7 天,嗓子早已嘶哑的连长把这个红艳艳的苹果在手掌心里掂了一下给了步活机员。步话机员舔了舔已结血痂的嘴唇,把苹果给了正在呻吟着的伤员。伤员由于断水少药,已经昏厥几次了。但当他发现只有一个苹果时,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的手颤抖了,深情地看了看大家,把苹果交给了司号员。司号员没有说话,接过来就递给了身旁的卫生员,卫生员又送给了那位伤员,伤员又交给了连长。五连当时只剩下八个人。连长用嘶哑的声音动员了一番,郑重动员每人吃一口。这个小小的苹果在八个男子汉手里转了一圈,才算吃完了。

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将军说:“困难和斗争本身,考验着同时也教育了上甘岭前线的志愿军指挥员。”各个党支部从实战出发,提出了许多新的行动口号:“敌人是不打不倒的,越打它,它越松。”“坑道不是保险柜, 要依托坑道积极打击敌人。”“消极防御等于自己消耗自己,只有积极斗争才能消灭敌人,争取最后胜利!”主动打击敌人,很快在各个坚守坑道的部队里形成群众运动。狙击和夜袭歼敌的捷报每天从各个坑道里频频传出。有一个连队,在 10 多天中出击 16 次,歼敌 70 余名。另一个连队在 10 次成功的夜袭中,创造歼敌两个半连的纪录。

在十几天的坑道斗争里,保卫坑道的指战员们创造了真正的奇迹,他们不但守住了坑道,歼灭与消耗了敌人,同时也为决定性的反击赢得了充分的准备时间。暂时侵占了上甘岭两个高地的表面阵地的敌人,此时如同坐在一座火山上。

在坚持坑道作战中,志愿军炮兵部队以准确而猛烈的火力支援,有效地保护了坑道口的安全,给了占领表面阵地之敌以大量杀伤,并有效地打击了敌人的炮兵,对取得坑道作战的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直接配合坑道作战和进行反击准备,第十五军以第二十九师和第四十四师先后歼灭了上甘岭以西柏德里东山和平康以南万渊里地区之 381 高地、39l 高地之敌, 共歼敌 3000 余人,为胜利反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决定性的反击到来之前,志愿军政治部组织了在战斗第一阶段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报告团,由第四十五师师长崔建功带领到各部队作巡回报告。一时,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等英雄人物的事迹传颂在前线各个角落,给憋足了劲的战士们的心中又添了一把火。

10 月 25 日,第十五军召开作战会议,具体研究了实施决定性反击的作战部署,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反击 597·9 高地之敌,尔后反击 537·7 高地北山之敌;以第二十九师 1 个营又 5 个连投入反击 597·9 高地之敌的战斗,以第十二军第三十一师第九十一团为预备队;以第二十九师的另 5 个连投入反击 537·7 高地北山之敌的战斗。为了保证粮弹等物资供应,除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增加运输外,第三兵团抽调第二十九师三个营的兵力及大量机关人员担任 20 多公里山路的火线运输任务,仅迫击炮弹就运了 3 万发上山。

  1. 月 27 日,志愿军第三兵团指挥部对实施决定性反击的作战作了明确的指示,强调树立长期打下去的思想,准备与敌进行多次的反复争夺,逐渐消耗和杀伤敌人;兵力的使用要大小结合,充分发挥小兵群战术和部队随伴火炮的作用。到 29 日,兵员补充及部署调整已经完毕,反击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遂决定由坑道斗争转入决定性反击与巩固阵地阶段。

反击开始了,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