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下卷)

第三十三章 打过三八线

除夕之夜军号响,炮声隆隆刀闪光; 枪林弹雨无所惧,大雪纷飞渡大江。

第二次战役后,美李军一下子退到三八线以南。此刻,彭德怀认为,我们和敌人之间的距离不能拉得太太。所以志愿军部队略事休整后,又急速向南挺进。

这时,志愿军总部驻大榆洞离前线已经太远,彭德怀要求靠前指挥,于是往君子里迁移。那里离平壤较近,同朝鲜领导人联系也比较方便。

彭德怀的指挥所就设在山脚下一个木板棚里,在棚后的石壁上挖了个又大又深的防空洞。这样,办公、防空都不成问题。彭德怀的警卫员景希珍一到君子里,就用报纸把彭总办公室的板墙糊得严严实实,用废弹药箱垒起了一张办公桌,放在进门的左边。桌上铺着自布,放着彭总最心爱的那只象牙边的放大镜,以及紫狼毫毛笔、铜墨盒、烟灰缸,还加了个用竹筒做的很精致的笔筒。进门,板墙上挂着那幅大军用地图,还用废弹药箱做了一只不太结实的凳子,在靠山脚板墙那边放了一张旧行军床。另外,进门的右边放了一条比较像样的长板凳,那是招待客人用的,是办公室里唯一的“奢侈品”。

彭德怀第一次走进这间办公室十分满意,他笑眯眯地对警卫员说:“小景啊!你虽然大字不识几个,却很有艺术天才嘛!布置得满不错,真像个特殊招待所。”

彭德怀搬到君子里,由于这里的环境比大榆洞好,他的心情也就更加舒畅,每晚总是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才入睡。他一直为运筹第三次战役费尽脑汁。他认为,我军虽然取得了两次战役的胜利,但是尚未大量歼灭敌人主力,而且部队减员严重,连续作战非常疲劳,供应十分困难,所以急需休整一段时间,等到明年春季再进行新的战役。但是,形势发展很快,不容我军等到春天再战。

“怎么办?”彭德怀经过反复考虑,认为部队还是要克服一切困难,做好作战准备,下决心打。

12 月 15 日,他召集朴一禹、洪学智、韩先楚、解沛然等研究决定,放弃原定过冬休整的计划,发动第三次战役,打过三八线去。彭德怀说,既然政治形势要求我们打,既然毛主席下了命令要我们打,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一定要打过三八线去!

鉴于美英军集中在汉城,拟先集中兵力打伪军,牵制美军。首先歼灭伪第一师,尔后相机打伪第六师。如果战役发展顺利,再打春川之伪第三军团; 如进展不顺利,再改变作战方针。彭德怀说:“突破就是胜利,就是对敌人和谈阴谋的有力打击。”

敌人经过我军两次打击,尤其是在第二次战役中它们所受的打击更沉重,因此对我军的力量由轻视转变为畏惧。这时,美国同其仆从国家之间的矛盾由于军事上的失败而日益加深;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的呼声一天天高涨:美国处在军事、政治两不利的境地。为了缓和国内各种矛盾, 挽救其军事上的败局,于是想从“联合国”这个美国的御用工具身上找出路。12 月 14 日,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一个所谓“在朝鲜停战的建议”,企图利用三八线在人们头脑中的旧印象,进行政治欺骗宣传,引诱我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便取得喘息时间,使其残兵败将得以休整补充,之后卷土重来。

12 月 16 日,杜鲁门又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要求将美国军队从当时

的 250 万人增至 350 万人,还要求在一年之内将其飞机、坦克的生产能力分

别提高 4 至 5 倍。

在朝鲜战场上,敌人退到三八线就不再退了。他们在横贯朝鲜半岛约 250 公里的正面和 60 公里的纵深组成了两道基本防线。第一道防线称为 A 线,西起临津江口大洞里,经汶山、舟月里,沿三八线附近向东至长存里;第二道防线叫 B 线,西起高阳,经议政府、加平、春川、自隐里至冬德里。为加大防御纵深,在第二道防线以南至三十七度线,还准备了三道机动防线,称为C、D、E、防线。C 线是沿汉江南,经杨平、横城至江陵;D 线是从水原经利川、骊州、原州、平昌至三陟;E 线是沿 37 度线,从平泽经忠州至三陟。

这时,敌军在朝鲜的总兵力已达 34 万多人,一线兵力与第二次战役时相

同,仍为 5 个军 13 个师零三个旅,约 20 余万人。敌人部署的特点是:第一线是李伪军,第二线是美、英军,其大部分集结在汉城周围和汉江南北地区的交通要道上。这就明显地摆出了一副能守则守,不能守则随时撤退的架子。

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彭德怀司令员与金日成首相商定, 集中九个军实施进攻,粉碎敌人在三八线既设阵地的防御。为了使中朝军队有效地配合作战,经中朝两党协商,早于 12 月 4 日成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司令部(简称联司),决定凡属作战范围及前线一切活动, 统由联司指挥。联司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任副司令员;另由朝鲜方面推荐金雄为副司令员,朴一禹为副政治委员。

关于第三战役的部署,在中朝联合司令部的会议上,彭德怀司令员首先谈了自己的意见。他说:“第三次战役会比上两次战役打得好,因为敌人已是惊弓之鸟,士气低落,连招架之力都不足。我们是进攻部队,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从上到下都摸到了敌人的老底,信心足,士气旺,这就是我们胜利之本。”

“但是,下一次战役,我们怎么个打法呢?”彭德怀稍微停了一下,继续说,“我考虑,还是集中优势兵力,围敌人一个点或一小股,围好就干净歼灭,并引敌增援,以便集中主力在运动中打援,将其歼灭。各军要控制足够的预备队和强大的打援部队,以保证连续的突击力量。”

经过全军干部的充分讨论,12 月 22 日定下了最后的作战部署,全军分为左右两个纵队。右纵队以志愿军第三十八、第三十九、第四十、第五十军并加强炮兵六个团组成,由韩先楚副司令员指挥,首先歼灭伪第六师,再歼伪第一师,尔后向议政府方向发展胜利。人民军第一军团主力向汶山方向实施佯攻,配合志愿军右纵队歼灭伪第一师,另以一部在海州地区警戒海上敌人,保障我右翼安全。

左纵队以志愿军第四十二、六十六军并加强炮兵第四十四团组成,由第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政治委员周彪指挥。首先歼灭李伪军第二师一至两个团,尔后切断汉城、春川间的交通;另以一个师抓住李伪军第五师,策应左翼人民军第二、第五军团南进。

过了两天,即 12 月 24 日,毛泽东主席又就第三次战役的具体战法问题, 给彭德怀发来了如下的电报。

德怀同志:

国前伪军及美军一部在三十八度至三十七度之间站住脚跟,组成防线, 对于我军各个歼灭该敌,最为有利。目前伪军集中于我有利,分散则于我不

利。因此,不但我军于此次战役后收兵休整可以向后撤退一步,使伪军又能集中起来,构成防线,以利下一次歼击,而且对于原定人民军第二、第五军团深入敌后分散敌人兵力的计划,值得重新考虑。该两兵团在此次战役后暂时和志愿军一同休整,不要南进,待下一战役后再行南进,似较适宜,究应如何,请你酌定。

毛泽东十二月二十四日

毛泽东主席的这些指示,具体而详细,不但进一步坚定了我军 打过三八线的决心,而且还更加完善了我军的作战部署,为了加强志愿军的运输能力, 中央军委决定尽快补充两干辆汽车;命令一个工兵团入朝担负修建定州至平壤的公路、桥梁及扫雷任务;命令铁道兵桥梁团和独立团入朝执行抢修大同江桥等铁路桥梁任务。

根据前两次战役的经验,我军没有制空权,敌机白天轰炸很厉害,我们只能靠晚上打仗。在有月亮的晚上,更能发挥我军夜战优势。阳历 12 月底 1

月初,正好是阴历 11 月中旬,是月圆期。

12 月 31 日又是阳历新年除夕,美伪军对过新年感兴趣,过了圣诞节, 就要过新年。选择这个日子,更能出其不意,保持突然性。于是,彭德怀当即决定,把战役发起时间选在除夕,即 12 月 31 日的夜晚。

在发起攻击的前两天,12 月 29 日上午,雪絮纷飞。指挥志愿军右纵队的韩先楚副司令员向志愿军总部报告说:“突破三八线歼灭伪六师作战,决定于 31 日黄昏开始总攻击。第三十八、第三十九军统于 31 日 16 时 40 分开

始炮火袭击,17 时步兵开始攻击;第四十军于 31 日 20 时开始攻击。步兵突破成功后,即组织一部分炮火渡过临津江,以便继续支援步兵纵深作战。

1950 年除夕到来之前,云集在与敌人对峙的正面阵地上的各个部队,兴高采烈地议论着一个共同的话题:突破临津江,越过三八线,歼敌迎新年, 为中朝人民再立新功,给毛主席、金首相拜新年!

12 月 31 日黄昏,我军按照预定计划,在约 200 公里的宽大正面上全线

发起攻击。当时针指向 17 点的时候,一串串耀眼的信号弹飞向阵地上空,我们的大炮怒吼了。顿时,一片闪动着的红光,带来一阵阵天崩地裂似的轰鸣。大炮轮流吐着长长的火舌,成群的炮弹风暴似的飞向敌人工事,敌人阵地陷入了烟雾火海之中。高亢嘹亮的军号声震荡着冰河与山林,在“同志们冲上去!过江就是胜利!”的口号声中,右纵队担任正面突击的部队,在炮火与密集的重机枪的掩护下,开始了抢渡临津江的战斗。

临津江位于汉城以北 150 里处,是汉江的支流,发源于太白山脉北端西

坡,西南流经汶山西侧,注入汉江。长 254 公里。流域面积 8118 平方公里,

航程 121 公里。河宽达百余米,两岸蜿蜒着起伏的高山,它穿过三八线缓缓折向西南,中游一段横泻在三八线上,而这段江面正是我军前进的突破点。敌人为了阻止我军过江,阵地前沿横置屋顶形铁丝网,江边、道口密布地雷, 树枝上高挂串串拉雷,在陡壁绝崖的山峦上还构筑了大大小小的地堡。敌人的飞机不停地在江北岸巡逻,敌远射程炮火盲目地轰击江面。当时,三八线附近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志愿军和人民军的这次进攻要跨过临津江、汉滩川、永平川和攀越海拔 600—1000 米的道城岘、峨洋岩、国望峰、华岳山、高秀岭等障碍。这种恶劣的天气和地形,给志愿军和人民军的进攻, 更增加了困难。

然而,困难吓不倒英雄的志愿军突击队。战士们冒着猛烈的炮火和严寒, 纷纷跳进冰水里,像流星,像尖刀,像狂涛怒浪一般冲向彼岸。担任插入敌后任务的部队,英勇无畏地通过了敌前沿开阔地之后,又在峭壁陡崖间攀援前进,按时到达指定位置。

右翼突击集团的第三十九军一一六师三四七团,突破地段选定临津江新堡一段。二营五连已隐蔽在离江岸 100 米的山沟里,全部伪装起来了。气温

虽然降到零下 20 多度,但大家一动不动,都在眼巴巴地盼着太阳快点下山。战斗前,突击部队均作好了涉水破冰的准备,大家又饱餐了一顿辣椒牛

肉。乘着牛肉和辣椒激发的热乎劲,副排长王殿学带着尖刀六班到了江边。一声令下,战士们不顾一切地踏破碎冰往前冲击。这时指导员在江边大声喊: “五连的同志们冲啊!立功的机会到啦!”王殿学带领尖刀班在深及胸口的江水里往前冲,棉衣、枪弹全湿透了,刺骨的寒流一阵阵涌上胸口,浑身已经麻木。我们的重炮刚向南延伸,对岸的机枪就疯狂地扫射过来。忽然一颗炮弹落在王殿学的身旁,激起的水柱有几丈高,就像瀑布那样劈头盖脸压下来。王殿学副排长有点支持不住了,幸好六班长郭文魁拉了他一把。接着, 战士唐洪斌正被一块大冰排撞得东倒西歪,很危险!王殿学不顾一切地划水过去,把冰排推开,拉着唐洪斌一块浮到对岸。

当尖刀班在副排长王殿学的带领下、全部到达对岸的时候,每个人的两条腿却像几百斤重的两根铁柱一样。战士甩掉雨布套裤,又勇敢地向前冲击。这时,左面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军号声和联络用的小喇叭声,我们的机枪也响了起来。七连也登岸了。王殿学副排长立即带领尖刀班向右面火光闪闪的江岸冲去。敌人的第 18 号地堡在作最后挣扎。王殿学带着战士唐洪斌迂回到

18 号地堡,把手榴弹朝着机枪射孔扔进去。随着一声巨响,机枪立刻哑巴了, 里边的敌人鬼哭狼嗥地叫起来。这时,王殿学掏出小喇叭嗒嗒地吹响了,他告诉五连的战士们,我们已经胜利地占领了敌人的阵地。

1950 年的除夕之夜,是一个值得后人永远记住的除夕之夜,我军以锐不可当之势不仅突破了由李承晚伪军防守的第一道防线,而且突破了一部分由美军防守的第二道防线。经过一场激烈战斗,早在当晚 18 时就先后突破了南朝鲜军前沿阵地,迅速向其防御纵深发展进攻。从南朝鲜第六师左翼突击的第三十九军突过临津江后,军主力于 1951 年 1 月 1 日拂晓前占领汶山东北的

大村、武建里,前进了 10 公里,并有力地策应了第五十军渡江。该军担任穿插迂回任务的第一一七师,沿途击退敌人多次阻击,元旦拂晓前,到达指定位置东豆川里以南的仙岩里,前进了 15 公里,截歼南朝鲜第六师 600 余人, 隔断了南朝鲜第六师与其左翼南朝鲜第一师的联系。

从南朝鲜第六师右翼突击的第三十八军突过汉滩川后,军主力向抱川发展,进至抱川西侧的新邑里。抱川之敌已弃城南逃。该军担任穿插迂回任务的第一一四师于元旦天明后坚持昼间继续前进,但这个师有的部队走错了路,直至 12 时才进至指定位置七峰山,未能与进到仙岩里的第一一七师构成合围。第一一四师到达七峰山后,发现七峰山西侧凤阳里有南朝鲜的第六师1000 余人正在南逃,立即展开阻击,歼敌 400 人。

从正面进攻的第四十军突过临津江和汉滩川后,其第一一九师于一日拂晓进到指定位置东豆川里以西的安兴里、上牌里,并以一个连占领了东豆川里东山。但该师未能构成严密的堵击阵地,形成了缺口,致使南朝鲜第六师大部得以逃脱。

1 月 1 日晚,志愿军右纵队继续发展进攻,人民军第一军团也渡过了临

津江向坡州里前进。到 1 月 2 日晚,志愿军右纵队和人民军第一军团进到坡

州里、议政府东北至抱川以南一线,已突入南朝鲜军防御纵深 15—20 公里。志愿军左纵队第四十二军涉过永平川,进入进攻出发地位,然后一举突

破南朝鲜军道城岘、峨洋岩阵地。该军第一二四师在突破敌阵地后,不顾山高雪深,不怕敌机威胁,兼程前进,沿途打破敌人 10 次阻击,于 1 月 1 日

12 时前出到济宁里以南的石长里,切断了南朝鲜第二师的退路,并继续向上南淙、下南淙地区突击。1 月 2 日该师协同第六十六军主力将该地区之敌歼灭,圆满完成了断敌退路、围歼敌人的任务。该军主力在突击中于加平以北花岘里、中板里、赤木里地区歼灭南朝鲜第二师一个多营,随后向加平方向发展进攻。

第六十六军主力踩着两尺多深的积雪,克服敌人设置的雷区和铁丝网、鹿砦等障碍,突破了国望峰、华岳山、高秀岭等阵地。然后,向南朝鲜军防御纵深猛突。先后占领修德山、上红碛里、下红碛里、上南淙、下南淙等地, 在第四十二军第一二四师协同下,歼灭了南朝鲜第二师第三十一、第三十二团和南朝鲜第五师第三十六团大部,以及南朝鲜军炮兵一个营,共毙伤俘敌3200 余人,缴获各种火炮 60 余门,各种枪 1500 余支(挺),胜利地完成了预定任务。

为此,志愿军领导机关致电祝贺第六十六军取得的重大胜利,并给予通报表扬。第一九六师第五八七团第三连班长张续计,在突破国望峰以南龙沼洞阵地的战斗中,一人连续夺取五个地堡,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通路,荣立特等功。第五八六团第四连担任突破华岳山的尖刀连,经五小时激战,于 1951

年 1 月 1 日零时攻占华岳 山主峰,获“首破三八线英雄连”锦旗一面。

朝鲜人民军第二、第五军团的五个师,于战役发起前越过三八线,分别向洪川、横城、原州方向渗透迂回前进,其第十二师于 12 月 31 日晨前出到洪川西南之新堡里,威胁了敌人后方,迫使南朝鲜第三师南逃。战役发起后, 该两军团其余部队继续越过“三八线”,随主力向南攻进。

至 1 月 2 日,南朝鲜军固守在三八线上的部队争相南逃,整个防线便土崩瓦解了。这次战役,是志愿军入朝以来进行的一次较大的对先有防御准备之敌的进攻战役。美李军队差不多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在三八线构筑了这条自称“固若金汤”的防线,却经不起中朝人民军队数小时的猛攻即崩溃了。

新到任不足一周的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将军,在其回忆录中追述了李承晚军队从三八线溃逃时的真实情景:“敌人的攻势在大除夕黄昏后两小时到来了。那一夜,南韩第一师和第六师的败讯,不断传进我的指挥所。元旦上午,我驱车由北面出了汉城,结果见到了一幅令人沮丧的景象。南朝鲜士兵乘坐一辆辆卡车,正川流不息地向南涌去。他们没有秩序,没有武器, 没有领导,完全是在全面败退。有些士兵是依靠步行或者乘着各种征用的车辆逃到这里来的。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逃得离中国军队愈远愈好。他们扔掉了自己的步枪和手枪,丢弃了所有的火炮、迫击炮、机枪及数人操作的武器。”

在中朝军队的勇猛攻击下,美军的狼狈情况比南朝鲜李承晚军队也好不了多少。南朝鲜人金阳明在《韩国战争史》中写道:“联合国军士兵扔掉所有重炮、机关枪等支援火器,爬上卡车向南疾驰。车上挤得简直连个小孩子都不能再挤上去了,甚至携带步枪的人也寥寥无几。他们只有一个念头——

把那可怕的敌人甩掉几英里。拼命跑呀!控制不住的后退狂潮蔓延开了。” 经过两天两夜的战斗,我军已全线突破敌人防御纵深 20 多公里,将敌人

整个部署打乱了。敌人第一道防线完全崩溃。右翼完全暴露。敌人怕我们从他们的右翼实施深远迂回包围,使其 10 多万军队拥挤在汉江北岸背水作战,

陷于危险境地,被迫于 1 月 2 日开始全线撤退。

当彭德怀得知敌人已无意抵抗,逃跑得很快时,估计敌人有可能放弃汉城,或退守汉江南岸,甚至有可能继续南撤,当即决定乘胜追击,向汉城进军。正是:

大军横跨三八线, 敌军拼命往南窜; 乘胜追击不停步, 汉城解放在眼前。

欲知向汉城进军情况,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