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停止追击以后

停止追击意纷纭,知己知彼定决心; 苏联大使唱反调,深谋远虑彭将军。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两个多月,三战三捷,特别是第三次战役,粉碎了敌人在联合国玩弄的停战阴谋及固守三八线、争取时间、准备再战的企图, 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与影响。与此同时,在我们内部有些人的头脑发热了,产生了轻敌速胜思想,他们对志愿军总部停止追击的命令想不通,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问和责难。

有人问,战役开始前你们就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怎么一打,又打大胜仗了?

有人问:你们为什么要停止追击?现在敌人这样望风而逃,这样大溃败, 汉城也收复了,你们为什么不追击了?为什么要结束第三次战役?

有人说:第三次战役不应该停下来,应该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把美国鬼子从朝鲜半岛赶下海嘛!

彭德怀坚决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实际的,在军事上是根本不可行的。“作为志愿军的司令员,”他说,“我恨不得再加把劲儿, 一下子把敌人赶下海去,不是更好吗?但是,不行啊!要把那么多装备精良的敌人一下子赶下海,能赶得下去吗?不可能嘛,敌人也不会让我们赶下去呀!要是可行,我们还不愿意早日完成消灭敌人的任务吗?”

可是,苏联驻朝鲜大使拉佐瓦耶夫却反对彭德怀的看法,他指名道姓的指责彭大将军:“哪有打了胜仗却不迫击敌人的?哪有这样的司令?”他坚持中国志愿军要继续追击,一直打到釜山,将敌人赶下海去。

远离前线的人,不了解战场的实际情况,哪里知道就在捷报频传的同时, 我军正在发生愈来愈多的困难。众多的部队拥挤在三八线以南狭小地区,粮食供给很成问题;气候奇寒,我军冻伤人员急剧增加。第一九六师已有数千人因冻伤而失去战斗力,这就等于敌军不费一枪一弹,我军折损近一个师。

l 月 5 日,韩先楚副司令员打来报告:此次战役部队损失尽力骨干,第一一六师两个团伤亡 1000 余人,第一一九师一个团伤亡 300 余人,现已有不少营团失去攻击能力,甚至有的师只有半数人员在前面作战。且部队极度疲劳,三八线以南沿途群众跑光,房屋被敌人烧光,部队无法吃饭睡觉,行军中不少战士掉队。加之后勤供应不上,部队无鞋穿,缺弹药,炮兵因道路破坏不能随步兵前进支援作战。敌人退却前,沿途布设了地雷,我军追击时, 经常发生触雷事件,仅第四十军触雷死者即达百余人。

对于这位苏联大使的批评,洪学智副司令员也很不以为然。他说,拉佐瓦耶夫只看到我们打了胜仗、士气高涨的一面,没有看到我们还有没有条件追下去的一面。

洪学智将军在他的长篇回忆录中具体说明了“将敌人赶下海去”,靠当时志愿军现有的力量是办不到的道理。其一,我军经过两个多月连续作战, 极度疲劳,减员极大,需要补充休整。其二,在第三次战役中,我军虽然获胜,但又未能消灭敌人的主力。敌人只是溃退,后备力量仍然很强,技术装备有极大的优势,敌我力量对比尚未发生明显变化,决战条件尚不成熟。其三,三次战役后,我军战线迅速南伸,运输线急剧延长,已延长到 500—700 公里,再加上敌机疯狂轰炸,运输工具缺乏,补给更加困难,部队所需粮食

大部需要就地筹措,而当地群众余粮有限,难以保证需要。其四,这亦是很重要的一点,即虽然我军经连续 7 昼夜的进攻,前进 100 多公里,歼敌近两万,但是,据各部队报告,敌人抵抗并不坚决,汉城也系主动放弃,似乎严寒的气候和后勤补给方面的困难比敌人的抵抗给我军造成的阻力更大。彭德怀将军敏感地意识到,敌人有可能且战且退,诱使我军过远南进,从而疲惫甚至拖垮我军。如果在此情况下,我继续贸然大步南进,敌人一旦从我侧后登陆,对我南北夹击,很难保证不再出现仁川登陆后的情形,洪学智说:“正是基于上述分析,彭总下令部队停止追击。”

1 月 8 日,志愿军第五十军一个团南进到乌山,总部作战处据侦察情况获悉:敌军在乌山一带有伏兵,形成一个口袋。彭德怀当机立断,命令将五十军的这个团从乌山撤回,随即下令全线停止进攻,并令人民军第一军团、第二军团各抽一部兵力于水原、全良场里、利川、龙头里、横城、下安兴里及平昌以北地区进行防御,掩护主力在三八线以南附近休整。

据洪学智将军回忆,彭德怀下令停止追击以后,苏联大使就把这件事反映到斯大林那儿去了。彭德怀对此愤愤他说:“我是志愿军的司令员,我对人民负责,错了由我承担责任。”他给毛泽东主席发了电报,阐明自己的看法,毛主席把彭总的意见转给了斯大林。

斯大林很快回了电报,说彭德怀将军以那样劣势装备打败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军队,是当代天才的军事家,彭的意见是对的。另外还批评了拉佐瓦耶夫,不准他再乱发言,以后又把拉佐瓦耶夫调回国去了。

在第三次战役即将胜利结束的时候,彭德怀即主持召开志愿军党委会议,总结这次新年攻势的经验,确定下一步的战斗任务,通过了《休整时期工作指示》。会议在讨论休整时间时,有的同志从我军需要出发,主张三个月;多数同志则认为,三个月大长,恐怕敌情不会允许。最后一致同意暂定休整时间为两个月,由元月 15 日起至 3 月 15 日止。同时指出,敌人可能迅速再来进犯,各部队应随时准备作战。1 月 8 日,志愿军党委将《休整时期工作指示》电告各部队。

谁知就在这个“指示”发出的当天晚上,志愿军总部就接到朝鲜方面的通知,说金日成首相将于近日从平壤附近出发,前往君子里会见彭德怀司令员,商谈尔后作战问题。

1 月 10 日晚上,金日成首相在中国驻朝鲜使馆武官柴成文陪同下来到君子里,随同来的还有朝鲜外相朴宪永。看得出来,中朝军队连续三个战役的胜利使金日成和朴宪永感到振奋,欣慰之情溢于言表。他们一再对彭德怀司令员统帅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胜利表示祝贺和感谢,同时也对中国志愿军下一步的打算十分关注,特别是对停止追击“不太理解”。

彭德怀在木板屋里昏黄的瓦斯灯光下,详细地向金日成首相介绍了情况,讲到前三个战役的伤亡情况;讲到当前运输的困难,部队给养状况很差; 讲到敌军的布防情况和我方应避免把敌人压缩到釜山狭小的防御圈内,从而给以后歼敌造成困难等。“我所担心的是,部队如南进过远,会给后勤运输工作造成更大的压力,难以保证部队的补给。”彭德怀说,“而且,据我看, 敌人并未打算死守三八线,汉城也是自动放弃的。有许多迹象表明,李奇微是在有计划地后撤,企图诱我们南进,待我们部队疲劳、给养缺乏时,再来一次登陆夹击,我们不上其当!”

“苏联驻我国大使认为,我们不应该停止南进,而应该乘现在战场上有

利的形势,继续南进。”朝鲜外相朴宪永说,“苏联同志建议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克服困难,向南挺进,对敌人施加最大的军事压力,才能迫使敌人撤出朝鲜半岛。”

待朝鲜外相讲完,彭德怀抬起头来笑了笑说:“说起来容易哟,现在敌人还有 20 多万,而且他们的主力并未受到多大损失。我看,不再歼灭它七八万人,敌人是不会自动迟出朝鲜的。从歼敌考虑,南进过远,把敌人压到釜山,反不利于我分割歼敌。不知金首相意见如何?”

“彭司令员的意见是对的。”金日成说,“如果现在停止迫击,转人休整,不知需要多长时间?”

“说实话,第三次战役打得有些勉强,主要是从政治上考虑才仓促打这一仗的。突破三八线后,气温骤然下降,有的部队衣服单薄,整营整连的人因冻伤失去战斗力。战士们咬紧牙关,徒步追击敌人,夜晚作战,白天防空, 战士们太疲劳,加上后勤供应跟不上,再继续攻进,就成了强肾之未啦!” 说到这里,彭德怀看了看金日成又说,“所以我们考虑,应该让部队充分休整一下,好好进行下一战役的准备,我们的重点是春季攻势。”

“彭德怀同志的想法是好的。不过,我看部队休整时间不宜过长,有一个月即可以。时间若拖长了,河川与稻田地一化冰,部队运动就会增加困难。” 金日成说,“至于提前作战的运输补给困难,我们正与交通部门研究解决办法。”

“一个月恐怕时间太短了。”彭德怀说,“我们第一批入朝部队已连续作战三个月,减员过大;第二批参战部队最快也要三至四个月才能到齐,还要进行必要的战前训练和物资准备。目前,我们第一线作战部队的兵力与敌人相比,数量上已不占优势。”

彭德怀说完上述意见后,双方经过反复研究、交谈,最后取得二致意见。即下一次战役放在两个月后的春季进行。这一段时间抓紧整训部队。双方商定于 1 月 25 日在君子里召开中朝两军高级干部联席会议,主要是总结前三次战役的经验和讨论做好下次战役的准备。

彭德怀送走金日成、朴宪永后己是深夜,但毫无倦意。他戴上老花眼镜, 就着一盏瓦斯灯,批阅各种文电和报告。他一边阅看电文,脑子里不时掠过刚才同金日成、朴宪永谈话的情景。他心里有些担忧,问题不只是在领导同志之间出现了一些不同意见,应该引起注意的是,经过连续三个胜仗,部队普遍产生了轻敌与松懈情绪。多年的经验告诉彭德怀:胜利的同时,也往往潜在失败的因素。

必须抓紧时间对干部战上进行正面教育,电服各种消极有害的情绪。 与此同时,彭德怀还发现,最近北京报纸的宣传调于也升温了。他看到

1 月 5 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社论,题为《祝汉城光复》。文中写道: “汉城的光复,又一次证明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强大。美国绝对优势的空军、海军、坦克和大炮,在伟大的中朝人民面前,无论在进攻和防御中,都已证明无能为力。中朝人民军今天已经向全世界表明了自己是强大的和平力量。他们完全有力量消灭与赶走美国在朝鲜的侵略军,恢复朝鲜的和平。”社论最后提出:“向大田前进:向大丘前进!向釜山前进!把不肯撤出的美国侵略军赶下海去!”这张报纸还报道了首都人民为汉城光夏举行盛大游行的消息和照片。

看着这些报道和文章,彭德怀有些不悦他说:“大游行,庆祝汉城解放,

还喊口号,要把美国侵略者赶下大海去⋯⋯解放个汉城就这样搞,要是丢了汉城,可怎么向人民交待啊:”

“有些人只知道我们打了胜仗,不知道我们取胜的代价和困难。”彭德怀叹道,“毛主席多次告诫我们速胜的观点是有害的,要作艰苦斗争的准备, 怎么报纸也这样宣传呢?”

此时此刻的毛泽东和周恩来也没有入睡,他们正在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处理与朝鲜战争有关的事务。毛泽东坐在圈椅里抽着烟,两眼望着办公桌上的一份报告。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代总参谋长坐在一侧的沙发上。聂总正就加强广东、福建海防的事情向主席、总理汇报。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两眼因疲劳过度充满血丝。聂荣臻说:“据各方报告,1 月 8 日蒋介石派何应钦去东京密见麦克阿瑟,商谈制订反攻大陆的计划——准备用 20 至 25 万兵力进攻厦门、汕头,以配合朝鲜方面作战。据称,麦克阿瑟已告蒋介石,美国有可能在一月宣布结束对台湾进攻大陆的限制。”

“我看麦克阿瑟捉襟见时哆,居然又打蒋介石那些残兵败将的主意。” 毛泽东掸了掸烟灰说,“不过,也不得不防啊!”

“我们已电告陈毅和叶剑英向志,请他们考虑加强福建和广东的防务。” “好啊,”毛泽东点了点头说,“还要督促广东、福建两省的剿匪,务

必早日完成,不得迟误。”

有关华东和中南防务问题处理完后,三位领导人的话题·又转到朝鲜战场上。周恩来说:“对于 1 月 13 日联合国通过的停战委员会拟定的五步方案,我们应尽快作出反应,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并就此给苏联方面发个备忘录。我己指定外交部拟文,很快就可报来。”

毛泽东一面听着周恩来讲话,一面从圈椅上站起,思索了片刻,说:“美国要的是先停火,再谈判,为的什么?无非是停战对他有利。只要先停战, 美国就可能保存实力,还可以使李承晚保有若干地区和武装资本,而谈判嘛, 可以无限期地拖下去。”

“我们绝不上美国的当。”毛泽东说,“我们要拒绝先停战的谈判,并针锋相对地提出我们的主张:提议在同意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朝鲜内政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的基础上举行谈判,以结束朝鲜战争。”

“谈判内容还要包括美国第七舰队从台湾撤离和恢复我们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周恩来插话说。

“对!就是要将美国一军!”毛泽东说,“杜鲁门很可能不会同意我们的提议,否则他就太丢面子啦。如此说来,决定问题的还是战场上的军事形势。因此,必须督促中朝军队加紧整训,以强大的力量迎接春季作战。”

“德怀同志电告,他们已通令全军停止追击,转入休整,并准备于 1 月

25 日召开中朝两军干部会议,总结三次战役经验和讨论下一步行动。”周恩来说,“我军入朝两个多月,连续进行了三次战役,部队太疲劳了,减员也很多,的确需要充分休整,以利再战。”

“依我看,今后敌人统帅部方面对朝鲜的军事行动,无非有两种可能。” 毛泽东站起来说,“其一是,在中朝军队压迫下,略作抵抗即退出南朝鲜。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不大。其二是,双方进行反复较量,待我们打得他们无法再打下去了,方才退出朝鲜。如果是这样,我们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长期的艰苦的战斗准备。”

“当然,我们在精神上也作好另一种可能的准备,敌人不允许我们充分

的休整,即客观形势迫使我们在二月间就要打一仗。打了再休整,再去完成下一战的准备工作,这一点也要估计到。但是,如果不发生这种形势,那我们就以两个月至三个月时间充分地完成各项准备,以备明年春季再战。”

“主席,总理,”聂荣臻插话说,“最近,苏联军事顾问沙哈诺夫将军和我谈到,近日敌军侦察进攻很积极,而且美三师已增至防御线正面,有攻占我汉江南桥头堡的迹象⋯⋯而我中朝部队,主力过于靠北,只伸出少量部队在前,正面连不成防线,容易被敌人乘虚而入。他认为目前应加强正面防御,防敌攻占为好,不然,汉江南桥头堡被敌攻占,我春季攻势开始须要重新夺回,会增加尔后作战困难。”

毛泽东移动着高大的身躯,走到挂图前,看了好一阵说:“加强汉江正面防御,似可确保我三七线以北已攻占的地区,不过,我军作战历来不看重一城一地的得失,主要的在于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我看还是怎么有利于歼敌怎么办好。日前,我最担心的是把敌人压缩到釜山、大丘狭小防御圈内, 不利于我歼敌,而敌人此进则不足惧,这反而有利于我们运动歼敌。”

周恩来说:“我看,此事征求一下德怀同志的意见吧。请他考虑一下, 究竟怎么办好,由战地司令官综合情况拿出意见。”

“还有,最近收到志愿军党委打来的报告,准备开一个中朝联军干部会议,以总结经验、统一思想,他们希望有中央、东北局的同志出席,并请朝中央方面主要负责人出席。”周恩来讲到这里,看了看毛泽东,说:“请主席考虑,派谁去较为合适?”

“让高岗同志去参加,他既可以代表东北局,又可以代表中央方面嘛。” 毛泽东想了想说,“这是彭德怀的主意,金日成同志担心 部队休整时间过长,贻误战机。苏联驻朝大使对彭下令收兵休整又很有意见,他感到不好办,曾提出要与金日成一起到北京来商量下一步作战计划。现在时间很紧,不可能来北京,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会上讨论解决,无非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嘛! 这件事要征求金日成的意见,会议要请他参加主持。请恩来拟个给金日成的备忘录,我看后用电报发去征求金的同意。”

1 月 25 日,中朝两军高干会议如期在君子里一个矿洞里举行。参加会议的有金日成首相和劳动党中央政治局主要负责人,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和志愿军的其他领导人,有东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岗,有志愿军直属各部、各军的主要负责人,朝鲜人民军总部和各军团的主要负责人。到会正式代表 60 人,

列席者 62 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来朝参观的领导干部和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均参加了这次会议。

陈赓将军是从越南回来即来朝鲜的。

1950 年夏,他率部解放云南后,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和胡志明主席之邀, 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赴越,协助越南共产党和越人民军总部指挥越北边界战役,打破法军对中越边界的封锁,使越南抗法战争获得稳定而强大的后方。他刚从越北战场凯旋归来,征尘未拂,便奔赴朝鲜参加会议,并实地考察对美军作战的经验。

为了便于总结经验,互相学习,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混合编为六个组。25 日上午,大会首先由金抖奉致开幕词,彭德怀司令员作《三个战役的总结与今后任务》的报告。25 日下午至 26 日,朴宪永、邓华、杜平、解方、洪学智、韩先楚先后作了专题发言。27 日分组讨论。28 日金日成、高岗讲了话。29 日上午彭德怀司令员作了大会总结。

彭德怀在大会报告中首先指出了前三次战役的重大胜利。他说:“在三个战役中,我们歼灭了敌军七万余人(敌军非战斗减员如冻伤、病、逃等未计在内),收复和解放了朝鲜三分之二的领土。这个胜利奠定了取得更大胜利的基础,巩固了中国的国防,暴露了美帝国主义的弱点,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在远东的侵略计划,扩大了美帝国主义内部和帝国主义侵略阵营内部的争吵和分裂,鼓舞了全世界人民的反帝国主义斗争。因此这是一个伟大胜利。但是,美帝国主义现在还没有退出朝鲜,美国因为要维持其在远东和世界的政治地位,因为要保护他们在朝鲜所掠夺的财富,并且也因为他们还相信装备上的优势可以帮助他们守住朝鲜南部的阵地,所以他们是不会自动退出朝鲜的。我们还必须在各方面进行充分准备,才能消灭更多的敌人。”彭德怀指出:“在朝鲜反侵略战争中,我们的优势在我们的正义性和部

队的人数较多,敌人的优势在于其装备优良。我们在三次战役中完全没有飞机、坦克,极少大炮,几乎没有反坦克武器,运输工具很少和兵站机构极不健全;而敌人则有强大的空军、坦克部队、炮兵和运输力量。但是我们仍然得到了胜利。”

谈到胜利,彭德怀主要列举了如下的原因:

——我们的作战是正义的,它得到了朝鲜人民的全力支持,中国人民尤其东北人民的全力支持,友邦人民的援助和全世界人民的援助。没有这些支持和援助,战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我们的作战既然是正义的,是受到人民支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后勤工作人员、参谋机要人员、政治工作人员,就能够在作战中完全团结一致,上下友邻之间万众一心,就能够无比的英勇,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敢于进行近战、迂回、挺进,敢于以各种轻型武器来对付敌人的飞机、坦克、大炮。没有这种团结和英勇,战争的胜利也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优良的政治基础上,我们实行了正确的军事指导原则,即集中优势兵力,分割包围敌人,予以各个歼灭。三次战役的胜利,证明实行这个军事指导原则是完全必要的,否则胜利是不可能的。

彭德怀在报告中高瞻远瞩,除了指出前三次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总结了我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基本经验外,还分析了第一次战役我们不进行追击而采取诱敌深入,第二次战役进行相机追击,第三次战役虽然大胜但不进行猛烈追击反而停止进攻的原因。

他说:三次战役的经验证明,敌人的装备虽然占优势,我军依靠灵活的战役指挥和勇敢顽强的步兵作战相结合,是可以胜利的。在装备悬殊的条件下,我军应力求夜战(但在渗透敌人纵深或迂回敌后,或疏散的追击溃敌的条件下,白日作战仍是可能和必要的),力求大胆地迂回,包抄分割,勇敢渗入敌之纵深和后方。同时,组织精锐勇敢的小部队,袭击炮乓阵地和指挥所,混乱敌之部署,乘胜全面猛攻,使敌自顾不暇。

彭德怀强调指出:美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它政治地位和扩张野心,而且迷信其装备优势,是不会自动退出朝鲜的,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各种准备,给敌人以更大打击,才能取得朝鲜战争的胜利。他要求各部队要做好下一次战役的思想准备和物资准备,特别要搞好后勤保障。在朝鲜的作战中后勤工作特别繁重、复杂而艰巨,必须加强后勤工作的机构和干部,进一步克服困难, 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战争胜利。

最后,彭德怀又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强调了要进一步加强中朝两党两军的团结。原来的讲话稿写道:“中国人民志愿军努力向朝鲜劳动党和人民军学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作战有成绩,这是光荣的,也是应该的。因为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过去朝鲜有很多同志参加中国革命战争,为中国人民而流血,我们应当学习。”毛泽东最初看到这段文字后,稍感不足,特电告彭德怀,并亲笔增加了

如下文字:

“以金日成同志为首的朝鲜劳动党和人民军,在朝鲜五年来的斗争中有了伟大的成绩。他们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政权,建立了英勇的人民军,和苏联、中国及其他人民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现在又正在和美国侵略军及李承晚伪军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因此,一切在朝鲜的中国志愿军同志,必须认真地向朝鲜同志学习,全心全意地拥护朝鲜人民,拥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拥护朝鲜人民军,拥护朝鲜劳动党,拥护朝鲜人民领袖金日成同志。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的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其,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中国同志必须将朝鲜的事情看做自己的事情一样,教育指挥员、战斗员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如同我们在国内的看法和做法一佯, 这就是胜利的政治基础。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最后胜利就一定会得到。”

当彭德怀将军在会上诚挚而有力他讲完这段话时,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轰然而起,中朝指挥官相互握手致意,掌声撞击着每个人的心扉。

继彭德怀报告之后,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将军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发言中,着重讲了如何把各种与战争相抵触的思想,引导到积极作战,争取光荣的胜利上来。为此必须抓好两个环节。他说:一是不断宣传胜利,鼓舞士气,增强胜利信心,部队出国前由于对美军不摸底,有信心不足的问题。出国后,打了胜仗就高兴,打得不好,部队伤亡大,环境特别艰苦的就容易出现埋怨和失望情绪。政治工作必须在战争的全过程中反反复复地从战争全局、从政治意义上来宣传胜利,宣传战斗英雄和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及其战斗经验,以巩固与提高部队的战斗情绪。二是要注意克服速胜思想,树立持久作战、把战争打到底的思想。三战三捷后,部队普遍出现了快打、快胜、快回国的急躁思想。为此,志愿军政治部发布了政治动员令及各项政治工作指示,从敌情、我情和三次战役的经验,反复说明为什么战争是长期的,要求逐级进行传达讨论,克服各种缺乏长期作战准备的思想,把全军上下的思想都集中到持久作战上来,有决心打到底,有信心打到最后胜利。

大会第二天,志愿军洪学智副司令员就后勤工作作了专题发言。他首先回顾了三个月来的后勤工作情况。指出:志愿军后勤工作有很大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资供应不上,伤员抢救不及时,部队是在挨饿受冻的情况下打败敌人的,部队普遍反映有三怕:一怕没饭吃,二怕无于弹打,三怕负伤后抬不下来。主要是我军没有制空权,敌机轰炸使后勤工作遭到严重损失。

“前三次战役共损失 1200 多辆汽车,平均每天损失 30 辆。”洪学智说, “另外,后勤力量不足,机构不健全,也是不能保证战时供应的重要原因。美军 13 个后勤人员供应 1 个兵。志愿军则是 1 个后勤人员大体要供应 6 至

10 个兵。没有充分的物资,没有足够的道路和交通工具,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就谈不上后勤保证。”

洪学智副司令员强调搞好后勤工作,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后勤机构,必须

组织多线运输,必须做好物资储备,还必须加强对敌机的斗争。洪学智说, 在大兵团作战的情况下,不能光靠后勤供应,还要依靠就地借粮,取之于敌。他初步计算,下次战役需要 3400 辆汽车运输,现在仅有 1000 多辆,怎么办? 一是抢修铁路,加速火车运输;二是优先运输主要物资、必不可少的物资; 三是除增加几个汽车团,加强汽车运输外,还要组织人力、畜力、大车参加运输。

大会第四天,金日成首相报告朝鲜劳动党今后工作方针,高岗报告国内外形势,宋时轮报告第九兵团作战经验。大会第五天,上午作典型报告。人民军第五军团长方虎山报告人民军第六师作战经验。志愿军第三十八军一一三师副师长刘海清报告第二次战役中截断敌人的作战经验,第三十九军一一六师副师长张峰报告突破临清江战役经验。

高岗在讲话中除介绍了国内抗美援朝情况外,着重谈了后勤问题,他说: 我是一个志愿军的后勤工作人员,因为住在后方,对前方的情况不甚了解。关于战争准备问题,中心是把前方需要的物资运上来。历史上有好多部队由于供应不上而遭受挫败,为此,中共东北局已拿出六个委员,东北人民政府已拿出四个部长专门做后勤工作,以保证供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紧抢修铁路;必须赶修机场;必须从各方面以各种办法与敌人的空军作斗争; 必须增 4N 加汽车部队,改善管理,提高运输能力,按实际需要配备大车、手推车,弥补火车、汽车不足;必须加强后勤部门。

特别值得大家兴奋的是,在前方开中朝两军高干会议的同时,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也在东北召开后勤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共东北局副书记李富春,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后勤部长杨立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 炮兵司令员陈锡联,军委运输司令部司令员吕正操等高级将领,决心把抗美援朝的后勤工作推上新的阶段。周恩来在会上强调指出,后勤必须以新的指导思想,新的供应方法,新的工作制度和工作作风,适应这一新的重大变化和现代化战争的要求。

1 月 29 日大会进行总结。就在会议结束之前,敌人已开始向我发起新的

进攻。因此,彭德怀首先在会上传达了毛泽东主席 1 月 28 日给他的电报,电报说:“我军必须立即准备发起第四次战役,以歼灭两万至三万美、李军, 占领大田、安东之线以北地区为目标。我军没有补充,弹药也不足,确有很大困难,但集中主力向原州、荣州打下去,歼灭部分美军及四五个南朝鲜师的力量还是有的。请你在此次高干会上进行说明,将正在进行的中朝两军高干会议,应即作为动员进行第四次战役的会议。”

彭德怀号召全军指战员尽快投入新的战役的准备,并要求大家:

——在技术上,要具有攻坚爆炸准备,炮火打坦克,扫地雷,架桥修路, 粉碎敌人连续设防或掩护撤退时的任何阻碍。

——在战斗动作上,要熟练夜间作战,翻山涉水,敏捷动作。

——在战术上,要熟练组织步炮协同,集中兵力、火力连续突破敌阵, 夜间纵深发展,善于掌握指挥部队,机动打击敌人,敢于向敌后纵深穿插, 打乱敌人,消灭敌人。

一在战役上,要有突破敌阵、战役迂回、断敌退路、抢占重要港口、封闭敌人与最后消灭敌人于半岛上的足够力量,及忍受一切痛苦,克服一切困难,连续突破,连续追击,连续消灭敌人的政治思想与战役思想的深刻教育。

这次会议开得很好,教育意义很大,使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今后的

作战方针,消除了某些干部的急躁情绪和速胜思想,交流了经验,增强了团结,对争取下一次战役的胜利充满了信心。

且说在敌人方面,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连续进行了三大战役歼敌七万余人,麦克阿瑟更加急不可待,再次叫嚷对中国境内采取行动。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文分解。